郭 稷 宋杰強 李 泓
(1 石家莊市林業行政綜合執法大隊 河北 石家莊 050000;2 石家莊市滹沱河城市森林公園管理處 河北石家莊 050000;3 石家莊市林果技術研究推廣中心 河北 石家莊 050000)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發生,不僅對野生動物交易監管工作提出了挑戰,還對危機發生后的社會大眾意識、野生動物保護的相關制度都產生了重要影響,嚴重阻礙著我國社會經濟發展進程。此次疫情的暴發給人類敲響了警鐘,我們應該提高對野生動物保護必要性的認識。當前我國已經進入社會主義新時期,深入開展野生動物保護工作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長期以來,人們為滿足日益刁鉆的口感體驗和對食物的獵奇心理,食用野生動物的人群逐年增多,更多的人只顧追求食用野生動物帶來的滿足感而忽略了由此引發的健康問題。此時,將禁食野生動物立法顯得尤為重要。2020年2月24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表決通過的《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已明確規定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動物。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期,還需進一步修改現行法律法規,建立常態化機制。
“三有”野生動物雖然不屬于珍貴、瀕危物種,但和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一樣,同樣對生物鏈和生態系統平衡有著重要的生態影響,同樣具有重要的科學、社會價值。目前的法律條款規定的野生動物并不包含所有的野生動物,保護界限不明晰,大眾普遍認為的野生動物就是“生存在野外的非家養動物”。然而其中的生存界限沒有明確區分是出生在野外環境還是出生后放歸在野外生活,或者從野外生存并通過繁殖獲得野生動物種源后飼養在家里的動物。在生態文明已經被確立為國家發展戰略的當下,理應重視所有動物物種,動物界的食物鏈是客觀存在的,一旦生態系統平衡遭遇破壞危機,勢必會影響野生動物的生存。因此,全面細化禁食野生動物的規定,既是人類生態文明進步的要求,也是解決野生動物保護管理工作問題的現實要求。
2.1 加強野生動物保護法的宣傳。全面宣傳《決定》《野生動物保護法》等政策法規,積極宣傳我國野生動物保護多年來所取得的成就,通過典型案例,客觀分析野生動物保護的現狀和所面臨的問題,全面深刻認識到保護野生動物的現實意義,以達到警示違法犯罪行為的目的,讓社會各界深刻認識到保護野生動物的重要性,全力營造社會關注和保護野生動物的良好氛圍,持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為野生動物保護事業發揮積極作用。
2.2 積極引導幫扶,鞏固禁食野生動物后續工作成果。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決定》后,全國各地區和有關部門積極貫徹落實。截至2020年年底,在養的8444.58萬只(條、頭)禁食野生動物全部完成處置,兌現了42424家養殖戶的補償工作,共兌付資金71.14億元(其中中央財政補助6億元)。為鞏固禁食野生動物工作成果,繼續發展地方經濟建設,要積極引導養殖戶開拓新的發展渠道,密切關注養殖企業轉型轉產和生活困難的養殖戶,做到持續走訪調查、分級引導和多政策幫扶。各級地方財政部門應繼續加大指導和支持力度,全面加強產業扶貧。要把野生動物保護依法納入地方經濟體制改革范疇,強化在保護中優化利用野生動物資源,引導養殖戶轉向新型林業經濟產業項目,優先吸納符合條件的養殖戶參加林業公益性崗位,有效抵制當地群眾因貧困造成的生態環境損害及非法獵捕、違禁銷售野生動物等違法犯罪行為。
2.3 完善法律法規體系,為野生動物保護提供法律保障。縱觀現行有關野生動物保護法律法規,與野生動物有關的《進出境動植物防疫法》《漁業法》《動物防疫法》《陸生野生動物保護條例》等法律法規,因其側重點不同,所以很難規范統一到以防控野生動物引發疫情為目的的立法層面。由此看來,野生動物保護法立法目的的明晰需多方研究考慮,僅僅一部《野生動物保護法》,是不足以將公共衛生安全和保障生命健康等內容全面涵蓋在立法宗旨中的。
為了維護立法體系的完整性和針對性,有必要專門立法或在《食品安全法》中專門就禁食野生動物進行規定。一是出臺以維護社會公共安全、發展健康中國為目的的公共衛生防御法,設立針對“野生動物公共衛生風險防御”的內容。二是做好現有法律法規的修訂和完善,將涉及食用野生動物的行為納入現行法律法規中,禁止將野生動物及其衍生品制成食品,明確禁食野生動物的概念和范圍,并由國務院負責制定專門禁食野生動物的行政法規。
當代中國,要把保護野生動物資源的理念貫穿于生態文明建設全過程,把握好正確的發展方向,處理好人類社會發展與野生動物保護之間的關系,堅持野生動物保護優先理念,堅決摒棄濫食野味的陋習,認真踐行《決定》精神,善待自然、善待野生動物,更好的維護生物多樣性和生態文明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