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桂龍
(豐寧滿族自治縣農業(yè)農村局 河北 豐寧 068350)
河北省西北部海拔在1200m以上的地區(qū),為蒙古高原的南端,統(tǒng)稱為壩上地區(qū),該地區(qū)夏季涼爽、晝夜溫差大,無霜期90~100d,無環(huán)境污染,是河北省重要的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在夏季的蔬菜供應上是首都北京名副其實的菜藍子。因此,抓好該地區(qū)蔬菜生產,提高蔬菜品質,對于保障首都北京的蔬菜供應和食品安全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
通過近幾年的品種試驗,選擇中國農科院蔬菜所培育的中甘21品種較好,該品種外葉嫩綠、蠟粉少,內心鮮黃、結球松軟、口感好,抗病性強,可適當密植,產量高。
甘藍屬種子春化型作物,苗期在2℃~10℃條件下經過10~15d即可通過春化,10℃~15℃時生長緩慢。因此,選擇適宜的播期,保證苗期溫度高于13℃是避免早薹、獲得高產的關鍵。根據多年試驗,壩上地區(qū)大棚育苗一般在4月20日~5月10日播種。
播種后,堅持小水勤澆,不要大水漫灌,保持土壤見干見濕。大棚溫度控制在15℃~25℃。棚內氣溫低于10℃時,要采取加溫措施,防止幼苗受到凍害。棚內氣溫高于30℃時,要及時加蓋遮陽簾和通風降溫。后期減少澆水,加大通風,加強煉苗。甘藍苗期一般為25~30d,苗期不可超過35d,要及時定植。
清除上年的地表作物殘茬,結合整地每畝施入腐熟的農家糞肥3000kg,64%美盛二銨(18-46-0)15kg、史丹利硫酸鉀型復合肥(15-15-15)20kg、過磷酸鈣15kg,以上肥料混勻后,均勻撒施,然后旋耕,耙平。在鋪膜前,如土壤墑情不好,應澆水1次,在播種前7d鋪完地膜,來提高地溫,以利于出苗。
甘藍一般采用地膜覆蓋栽培,用厚0.01mm、寬60cm的黑膜覆蓋栽培,鋪膜后,壟寬70cm,膜寬50cm,每膜栽植2行,行距40cm,株距30cm,交叉定植,每畝定植4500株。
在進行化學防治時,各農藥品種的使用要嚴格遵守農藥安全間隔期。
6.1 蟲害防治
6.1.1 農業(yè)防治。因地制宜選用抗病品種,實行輪作倒茬,加強中耕除草,清潔田園。進行農事操作時,盡量注意減少對葉片的傷害。
6.1.2 物理防治。在菜田掛黃板誘殺成蟲。
6.1.3 藥劑防治。①小菜蛾防治:以幼蟲咬食甘藍葉片為害,嚴重時可致甘藍絕收。田間發(fā)現(xiàn)小菜蛾成蟲后10d,植株心葉出現(xiàn)1齡幼蟲時為防治最佳時期;田間發(fā)現(xiàn)小菜蛾成蟲后15d,小菜蛾進入2齡期為防治關鍵時期。推薦使用甲維·蟲螨腈20g+2.5%功夫菊酯50g,或用唑蟲酰胺30g+3.2%阿維菌素50g,或用滅幼脲30g和阿維菌素50g兌水20kg葉面噴霧,以上3種配方要在蟲害發(fā)生初期噴施,輪換用藥,噴施時間以下午4:00以后效果最好,每12~18d噴施1次,防止害蟲產生抗藥性。②蚜蟲防治:蚜蟲一般在7月中旬開始發(fā)生為害,以幼蟲吸附在菜葉背面刺吸汁液為害。在蟲害發(fā)生初期用3%吡蟲啉乳油1000倍液+有機硅滲透劑10g,或啶蟲脒30g兌水15kg葉面噴霧,每5d噴1次,連噴2~3次。
6.2 病害防治。甘藍主要病害有霜霉病、軟腐病、黑斑病等。
6.2.1 農業(yè)防治。選用抗病品種,加強田間管理,培育壯苗。多施磷鉀肥,少施氮肥,提高抗病性。定植時畝留苗不超過4500株,提高通風透光性。
6.2.2 藥劑防治。①防治霜霉病:霜霉病一般在7~9月發(fā)病最為嚴重,初期在葉片背面出現(xiàn)不規(guī)則的水浸狀褪綠病斑,嚴重時整個葉片干枯,由下部葉片向上部葉片擴展,如控制不及時會造成絕收。推薦使用:在發(fā)病初期百泰20g(主要成分為吡唑醚菌酯和代森鏈),或易快凈10g(主要成分噁唑菌酮),也可用銀法利10g(主要成分氟吡菌胺),兌水15kg葉面均勻噴霧,每5d噴施1次,連噴2~3次。②防治黑斑病:黑斑病與霜霉病幾乎同時發(fā)生,病斑為圓形或橢圓形,有同心輪紋,呈黃褐色,由外部葉片向內部葉片擴展。推薦使用:在發(fā)病初期世高10g(主要成分為苯醚甲環(huán)唑),或多菌靈20g,兌水15kg葉面噴施,以上2種農藥要交替使用,每5d噴施1次,連噴2~3次。
甘藍一般在定植后50d即可采收。采收標準為:外葉嫩綠,結球緊實,葉球用手按能頂住手。收獲前7~10d應停止?jié)菜笆褂没瘜W藥劑。過早采收,結球松軟、產量低;過晚采收,容易裂球,降低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