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蔣世友 安徽省合肥市生態環境局
環評報告技術評估方法是指環評報告技術評估單位針對所收到的環評報告,首先抽取評審專家,然后采用函審、盲審和會議評審等技術評審方法進行報告評審,并在報告評審意見和報告報批本基礎上,出具環評報告技術評估報告的方法。
環評報告技術評估方法主要適用于報送到各級生態環境部門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報告,包括報告書和報告表;涉及的生態環境部門包括國家生態環境部、各省的生態環境廳和各地市的生態環境局。環評報告技術評估方法實施的主體主要包括各級從事環評報告技術評估的評估單位,主要包括國家生態環境部的環境工作評估中心、各省環境工作評估中心、各地市環境工作評估中心和各地環境科學研究所,以及第三方環境保護單位。
常見環評報告技術評估方法主要有:函審評估、盲審評估、會議評估和綜合評估。具體實施時,評估單位根據建設項目特點和生態環境部門的要求選取相應的技術評估方法。
目前,全國各地環評報告評估單位針對不同的建設項目和環評報告,采用了不同的技術評估方法,其中環境影響較小的報告表類項目一般均采用函審評估或盲審評估,環境影響較大的報告書類項目一般均采用會議評估或綜合評估。
函審評估是指評估單位首先抽取評審專家,落實評審要求,然后將所收到的環評報告電子版發送評審專家,由評審專家進行報告審核并出具審核意見;評估單位再將評審意見轉發給環評單位,環評單位按意見修改報告后,報送報告報批本,評估單位最后出具技術評估報告。
函審評估具有方便、高效、快捷、實用和經濟的特點,但由于評審專家未進行現場踏勘,且未能與建設單位、環評單位等進行面對面交流,故對建設項目和報告編制情況了解的不透徹,可能會影響評審意見的針對性、有效性和可行性。
函審評估是目前使用最多的技術評估方法。
盲審評估是指評估單位首先抽取評審專家,落實評審要求,然后將去除了環評報告編制單位信息的環評報告電子版發送評審專家,由評審專家進行報告審核并出具審核意見。評估單位再將評審意見轉發給環評單位,環評單位按意見修改報告后,報送報告報批本,評估單位最后出具技術評估報告。
盲審評估與函審評估一樣,具有方便、高效、快捷、實用和經濟的特點,同時具有函審評估的缺點——評審意見的針對性、有效性和可行性受到影響。但由于所發的環評報告電子版中去除了環評編制單位信息,從而使評審專家可以更加公平、公正地進行報告審核,可以進一步提高評審意見的有效性。
會議評估是指評估單位首先抽取評審專家,落實評審要求,然后組織評審專家、建設單位、環評編制單位和相關生態環境部門等人員舉行現場會,對環評報告進行評審,并出具評審意見,再由環評單位按意見修改報告后,報送報告報批本,評估單位最后出具技術評估報告。
會議評估具有準確、有效、實用的特點,且評審專家能與建設單位、環評單位等進行面對面交流,故對建設項目和報告編制情況了解的較透徹,所出具評審意見的針對性、有效性和可行性較強;但由于需組織相關人員參會,并進行建設項目的現場踏勘,會場集合后開會,故評審過程耗時較長,所需費用較多。
綜合評估是指評估單位首先抽取評審專家,落實評審要求,然后將環評報告電子版發送評審專家,并請評審專家進行報告初審:函審或盲審并出具初審意見等;然后再組織專家等開評審會,出具評審意見轉發給環評單位;環評單位按意見修改報告后,報送報告報批本,評估單位最后出具技術評估報告。
綜合評估是將函審或盲審與會議評估結合起來,針對環評報告首先進行函審或盲審評估,然后再進行會議評估,其不但具有準確、有效、實用、高效的特點,而且所出具的評審意見具有針對性、有效性和可行性。但由于前期需評審專家進行函審或盲審,后期需組織相關人員參會,并進行建設項目的現場踏勘,會場集合后開會,故評審過程耗時較長,所需費用較多。
3.1.1 評審專家抽取
評審專家抽取是整個環評報告評估的關鍵。評審專家決定了一個建設項目環評報告評審的成敗,也同時決定了環評報告評估的成敗。因此,評審專家的抽取,是整個環評報告評估工作的前提,是決定性的因素。
一般情況下,作為受聘的評審專家,其必須滿足以下要求:①必須持有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證,且同時持有環境工程類高級工程師證。②必須公平、公正、認真、負責、耐心和熱心,且語言表達能力強,文字組織能力功底深厚。③必須熟悉環保方面相關的法律、法規、政策與技術方法等,且長期在一線從事環境影響評價和環境保護等相關工作,時間必須在5年以上。④必須對多個生產行業有所了解,且相關環境保護專業知識較全面,能夠勝任環境影響評價的多個環境要素的審核。
3.1.2 評審要求提出
一般情況下,所提的評審要求,其必須包括以下內容:①明確環評報告的紙質版與電子版報送要求。②制訂環評報告函審、盲審和初審時的報告評審考核表。③明確環評報告函審、盲審和初審時的時間要求。④明確環評報告會議評估、綜合評估的開會時間安排。⑤明確會議評估、綜合評估的參會人員要求。⑥明確環評單位按評審意見修改上報報告報批本的時間限制要求。⑦制訂針對于評審專家的評審工作考核打分表,用于對專家進行考核。
環評報告技術評估方法實施時,因涉及的行業、報告類別的不同,且因建設單位所在地區的不同,各地生態環境主管部門的要求不同,其評估方法實施的工作要點應用也不盡相同,故其評估方法實施工作要點的落實也不相同。常見的環評報告技術評估方法工作要點落實主要有:
3.2.1 評審專家抽取落實
目前,關于評審專家抽取的落實主要包括以下方式:
①建立環評專家庫,設定評審專家的入庫要求,將符合條件的專家納入專家庫中進行管理。目前,環評專家庫主要分為:生態環境部環評專家庫、各省生態環境廳環評專家庫和各地市生態環境局環評專家庫,形成了自上而下的環評專家庫系統。
②基于環評專家庫的專家搖號系統。目前,各評估單位均采用從專家庫中隨機搖號抽取專家的方式進行專家抽取,從而使每個建設項目的環評報告評審抽取的專家均不一樣,確保評估過程的公平、公正、有效。
③基于環評專家庫的專家的專業(行業)類別與專業領域劃分系統。基本不同的專家的專業(行業)方向和工作領域的不同,將其劃分成不同的專業類別和領域,以便于搖號時,設定相應的篩選條伯,抽取符合條件的專家。
④基于環評專家庫的專家打分系統。評估單位組織評估人員,針對評審專家參與的每個建設項目環評報告的評審工作過程進行打分,并將打分記錄到專家庫系統中,專家庫系統自動生成專家評審工作的績效分——平均分,每次搖號抽取專家時,對符合條件的專家按績效分排名先后進行抽取,從而將評估工作帶入良性循環。
⑤基于環評專家庫的專家表彰和退出機制。每年設定一定的表彰專家人數,對年底將績效平均分最高的專家進行表彰;每年設定一定的專家庫退出人數,年底將績效平均分最低的專家進行庫內清退,2年內不再抽取;對評審專家進行選優淘劣,確保專家隊伍的整體進步,進一步完善專家隊伍的建設。
3.2.2 評審要求提出落實
主要包括以下方式:①提出明確的環評報告的紙質版與電子版報送要求,以電子版的方式進行公示。②制訂出環評報告函審、盲審和初審時的報告評審考核表模板,并發送給評審專家,請評審專家按模板對報告進行考核。鼓勵專家對環評報告電子版進行加批注形式審核,并生成評審意見、具體審核意見的電子版,打包傳給評估單位;這樣不僅明確環評報告存在的具體問題,而且便于環評單位參照修改,再者便于評估單位對報告報批本進行參照復核。③與評審專家明確環評報告函審、盲審和初審時的時間要求,要求嚴格按時完成審核,并報送審核結果。④通知所有參會人員和單位本次環評報告評審會議的開會時間安排。⑤告知所有參會人員和單位本次環評報告評審會議參會人員的要求。⑥通知環評單位按評審意見修改后上報報告報批本的時間限制要求。
環評報告技術評估的合法、合規、有效、正確性,不但是確保建設項目環評審批質量的重要基礎,而且也是確保將來環評報告通過后期技術復核的有力保障,更是確保建設項目的建設符合環境保護要求的基礎性論證保證。
環評報告技術評估方法與工作要點,是環評報告技術評估的決定性因素。因此,廣大環評報告評估技術人員必須掌握常見評估方法,同時清楚工作要點,嚴格按評估方法與工作要點要求進行環評報告的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