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東祺
(隴西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建筑工程安全質量服務站,甘肅隴西748100)
生活污水是居民日常生活中排放的水,主要來源于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如住宅、機關、學校、醫院、商店、公共場所及工業企業衛生間等。生活污水又分為城鎮生活污水和農村生活污水。生活污水的直接排放將對附近的地表水、地下水、土壤等環境帶來影響。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城市和農村的現代化程度越來越高,生活污水的產生量也隨之增大,污水的收集和處置問題迫在眉睫。經調查,城鎮生活污水的收集率達90%以上,處置率達95%,但農村生活污水的收集率低,處置率也不高。因此,對農村生活污水的有效收集和合理處置成為改善農村生態環境問題的重中之重。
甘肅省位于我國西北部,水資源較貧乏,農村人口基數大。截至2018 年底,甘肅省農村人口1 407.64 萬人,為常住人口的53.61%。根據《甘肅省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和《甘肅省“十三五”環境保護規劃》中的相關規定,為防止生活污水對生態環境的污染以及提高污水的綜合利用率,提出到2020 年,甘肅省所有縣城和重點鎮具備污水收集處理能力,地級城市、縣城污水處理率分別達到95%、85%左右。綜合實施生活污水收集制度以及合理的治理措施,可有效保障甘肅農村人民的生活水平。
據調查,甘肅省農村大部分地區無完善的污水處理系統,少數已有污水處理系統的地區無完善的污水收集系統且污水處理系統已出現老化現象[1,2],同時農村地區相應的管理機制也不成熟。造成此類現象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甘肅省之前對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無明確的規定;二是甘肅省農村居民對生活污水污染生態環境問題的重視程度不夠,環保宣傳不到位。因此,甘肅省現階段農村生活污水排放方式較隨意,大部分隨地潑灑或直接就近排入河道。
現階段,甘肅省對于農村地區的生活污水處理問題,甘肅省生態環境廳和甘肅省市場監督管理局于2019 年8 月14 日正式聯合發布了《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水污染排放標準》(DB62/T4014-2019),于2019 年9 月1 日實施。該標準中明確規定甘肅省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適用的處理規模、服務范圍、排放控制要求、監測要求以及標準的實施與監督。
甘肅省農村生活污水主要來自廚房、洗衣機、淋浴、廁所、洗漱等與生活息息相關的活動產生的污水、少量的養殖污水以及其他污水等。
一是甘肅省農村村落分布較分散,尤其山區村落的住戶多為零散分布,污水集中收集處理難度大、費用高,后期的運行維護困難;二是甘肅省農村居民現仍以耕作為主,早晚的用水量大,其余時段的用水量較小;三是甘肅農村居民為改善生活質量,大多數年輕人選擇大城市及南方地區外出打工,尤以偏遠地區較為普遍,村莊中剩余的居民多為老人和小孩,導致節假日和春節期間用水量明顯增大,其余時期用水量較小;四是由于村民生活水平和習慣等差異,產生的生活污水水質存在一定的差異。但整體而言,農村生活污水中基本不包含有毒有害及重金屬,可生化性較好[3]。
生活污水處理技術可分為污水預處理技術、生物處理技術和生態處理技術3 種處理技術。
3.1.1 污水預處理技術 該技術是利用沉淀作用和厭氧發酵作用,對生活污水中懸浮物進行去除的處理技術,主要有化糞池、沼氣池等。該處理技術占地小、成本低、操作簡單、能耗低,適用于各地農村地區的生活污水處理,但應與其他污水處理技術綜合使用,處理后的尾水方可達標排放或回用。
3.1.2 生物處理技術 該處理技術簡稱廢水生化法,分為需氧和厭氧2 種生物處理技術,主要利用微生物的代謝作用去除廢水中有機物的處理技術,主要有厭氧生物膜反應器、生物接觸氧化、活性污泥、生物濾池、氧化溝等。該處理技術操作簡便、結構簡單,但處理成本高且后期維護費用大,適用于生活污水量較小、具有一定經濟承擔能力的農村地區。但因甘肅省冬季溫度較低,對微生物的活性影響較大,污水處理設施需有良好的保溫措施方可正常運營。
3.1.3 生態處理技術 該處理技術是目前較新的處理技術,是利用自然生態系統的自凈能力對污水進行處理的技術,主要有人工濕地、穩定塘、土地滲濾等[4,5]。該處理技術所需成本較低、操作簡便、占地大,適用于處理濃度不高的農村生活污水,比較適用于有富裕土地的農村地區。
以上分析的處理技術均為較常見的處理技術,較適合農村地區,可以廣泛應用于城鎮規劃范圍以外的地區。可根據甘肅省各農村地區的地勢、溫度、水質、水量等特點選擇適宜的處理技術,也可將各技術結合使用,以達到最佳處理效果。
據調查,甘肅省常用的污水處理技術為一體化MBR 污水處理技術、生物接觸氧化技術、氧化溝等。因甘肅省大部分農村地區地勢險峻,不易敷設污水收集管網,污水收集管網不完善;加之甘肅省地處北方,冬季室外溫度低、易結冰,因此低溫對污水處理設施的正常運行有一定影響。同時,甘肅省大部分農村地區因甘肅省水功能區劃、附近地表徑流無環境容量(季節性河流)或者附近無長流地表水等問題,導致冬季污水處理后的尾水無合理去向,也因冬季室外溫度較低不易暫存。目前以上問題還未找到適合的解決方法。
綜上所述,由于甘肅省農村地區經濟落后、居民分布較分散,要想有效改善農村生態環境,有效且合理地處置和利用農村生活污水是很有必要的。目前我國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技術相對較成熟,但因甘肅省農村地區自身的問題以及地域特點,農村生活污水處置仍存在較大困難。因此,甘肅省各地應因地制宜地選擇合理有效的處理技術,使生活污水經處置后達標排放。
4.2.1 加快相關政策落實情況 甘肅省各地區應盡快落實國家及地方關于農村生態環境污染問題有關政策、規劃和措施,為農村生活污水的收集和處置提供保障。
4.2.2 增強農村居民的環保意識 甘肅省各級政府應做好環保宣傳,加大對村民的環保宣傳力度(如創建環保宣傳公眾號、推送環保宣傳微信文章、當地電視媒體滾動播放、設置宣傳欄以及定期派環保專員進行現場科普等方式),讓農村居民能夠認識到生態環境污染帶來的危害。
4.2.3 因地制宜,合理選擇相應的處理技術 由于甘肅省農村人口基數大、分布較分散,各地區應按照當地實際情況選擇相應的污水處理技術,有效解決甘肅省農村生活污水收集和處置問題。
4.2.4 加大投資力度,制定有效的運行管理措施各地應統籌建立環保資金多元化投入機制,保障農村污水處理系統的正常運行和維護,經濟條件好的地區可以推行專業化運行維護,偏遠地區可以讓村民進行日常維護。
4.2.5 加大中水回用的力度 甘肅省在完善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系統的基礎上,還應加大中水回用的力度,以節約水資源,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減小新鮮水的消耗,有利于甘肅省水資源的可持續發展。
甘肅省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處于起步階段,各農村地區應結合各種處理技術,采取適合當地現狀及需求的處理技術。同時,在實踐中注重因地制宜、與時俱進,不斷結合新的處理技術,形成適宜甘肅省實際情況的生活污水處置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