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輝志
(甘肅省民樂縣大堵麻河管理處東干渠水管所,甘肅民樂734505)
在經濟不斷發展的同時我國生態環境遭到了一定破壞,其中水資源污染問題尤為嚴重,特別是在農業灌溉中,灌溉農作物通常都需要大量的水資源,灌溉過程很容易造成水資源的浪費。因此,要采取更有效的節水措施。實現生態節水必須明確可持續發展觀的價值取向,水資源的開發行為不僅關系到當前利益,而且關系到后期生態環境。通過應用節水措施,可以在保障農業產量的基礎上,有效利用水資源,避免水資源浪費,促進我國農業的持續穩定發展。
農田灌溉方式主要以溝渠灌溉為主,將水引入通向農田的溝渠進行灌溉,但這種傳統的灌溉方式效率低下,會造成水資源的浪費。渠道防滲技術通過使用防滲材料來鋪設溝渠,能夠在水資源運輸過程中減少滲漏,提高水資源利用率,進而達到節約水資源的目的。
該技術主要利用噴灑裝置將水噴灑到農作物上,水在噴灑過程中形成小水滴,均勻分布在田間。噴灌設備由進水管、抽水機、輸水管、配水管和噴頭(或噴嘴)等部分組成,可以是固定式、半固定式或移動式[1]。
一是現階段我國節水灌溉技術還處在發展階段,傳統的灌溉設備老化嚴重,無法滿足現代農業的灌溉需求,加劇了水資源的浪費。二是灌溉節水現場監督管理力度較弱。大多數農民從自身的經濟利益出發種植作物,節水意識不強。三是部分已建灌溉工程沒有完善的維保措施,在經年累月的使用下工程灌溉效率降低,造成了水資源的浪費。四是工程資金投入不足。一些節水灌溉工程缺少養護資金。雖然我國目前正積極推進節水灌溉工程,但各地地質條件不一,不同地區的節水灌溉工程適配工作的難度較大,再加上沒有配套的后期日常保護管理措施,導致灌溉過程中水資源浪費的現象越來越嚴重。
現階段我國農業節水技術的發展時間較短,與其他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著差距,節水效果不佳。為了避免干旱,許多農民開發更多的深井來灌溉以提高作物產量,導致節水灌溉工程節約的水被農民用來擴大灌溉面積,沒有取得明顯的節水效果。因此,要從根本上解決缺水問題,就必須從客觀角度分析農業節水灌溉問題。相關部門應制定更加完善的農業節水方案,積極推廣應用節水措施。
農田水利節水灌溉工程常出現各種問題,如沒有對工程進行日常維護、工程管理力度較弱,有些農民甚至不考慮水資源的實際情況,大肆灌溉,浪費水資源。因此,相關部門應加強對節水灌溉工程的監管,將所在地區的節水灌溉工程的保護責任進行劃分,落實到各個部門。環境保護監督管理部門在制定節水灌溉工程維護和管理對策后,應和其他相關部門形成聯動關系。通過各部門的相互協調,對節水灌溉工程進行日常維護和管理。如果節水設施發生故障,監理部門應對所在地區的安全生產開展實時監測,由管理部門根據相關監測情況制定并實施具體辦法[2]。
目前我國農業節水項目投資主要依靠集體投資、農民資金配置和國家補貼,但國家補貼較少,大部分由農民自己解決。我國大部分農業地區都不富裕,在農業節水工程上的預算較低,各級政府應完善配套支持政策,通過多種形式廣泛宣傳節水的意義和保護水源的重要性。
一是水資源優化配置應注重在農業發展中的應用。分析和綜合論證當地水資源實際情況,在有效控制水資源總量的基礎上,對水資源的進行優化配置,加強節水灌溉工程管理及隊伍建設。二是將區域發展與規模化發展相結合,提高高效節水灌溉的整體效益,并改善區域農產品種植結構。三是積極引進信息技術和計算機技術,促進農田水利工程高效節水灌溉系統的建設。可以應用攝影測量技術對作物種植結構進行預測和評價,通過3S 技術獲取農業灌溉面積和需水量,通過計算機技術對灌溉資源進行分析,在加強跟蹤管理的過程中,最大限度地滿足節水灌溉需求。通過定期檢測和實時監測,及時發現節水灌溉發展存在的問題,并反饋給管理人員,最大限度地提高節水灌溉工程的效益。
農業水資源作為農業生產不可缺少的生產要素,是實現我國農業發展的重要條件保障。但現代農業在發展的同時,漸漸出現了水資源短缺現象。因此,應積極發展節水灌溉工程,應用合適的節水技術,進而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