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事件:“跟著‘導師’能連接宇宙‘能量’,家庭、事業會一帆風順”“不吃藥、不打針病就能治好”……這樣神乎其神的宣傳,頻頻出現在所謂“心靈成長”培訓班上。近日,有媒體記者幾經周折,獲得了一次“百元試聽”機會。進入天津一家書店,幾十名學員正在接受名為“心靈成長”的在線培訓,屏幕上身著奇異服飾的“導師”侃侃而談。
遇到心理健康問題,主動向專業機構、專業人員尋求幫助,本是一件好事。然而,現實中,這個培訓機構披著“心靈成長”培訓的外衣,實則宣揚的是違背基本科學常識的理論。比如,讓學員集體拍大腿“搭建新的神經鏈”,以“提高人體的頻率、接受宇宙能量”,“當你的頻率和奇跡的頻率同頻時,疾病就會痊愈”。該組織還涉嫌對學員進行變相的精神控制,如通過引導學員分享苦惱、講述經歷、大聲誦讀“真言”和“咒語”,以及催眠等手段,給學員植入“服從”與“財富”等心理暗示,比如“妻子要臣服于丈夫”“你值得過富足美好的物質生活”等,放大了學員的“全能自戀”心理。
這類類似于心靈傳銷的“心靈課程”受歡迎,還是因為有市場需求。當下,社會發展迅速,知識更新快、價值多元化,生活節奏也隨之加快,背負的壓力也更大,一些人“心結”較多,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問題。加之一些不法心理培訓機構故意夸大宣傳,如有機構直接宣稱疾病的康復要靠提高頻率、接受宇宙能量,但當被問及如何理解頻率和能量,卻被告知“不要問,信就可以”。如此荒謬的課程就是赤裸裸的偽科學,再利用集體密閉的空間,以重復的動作和語言,令學員產生從眾心理,達到洗腦效果,為其騙取更多錢財做“功課”。
心理健康關乎幸福感,要擁有健康的心理,我們應當學會調節心態,學會自助,讓自己保持一個健康的心理狀態,即便要選擇心理輔導機構,也一定要通過正規渠道選擇規范的心理咨詢機構,對一些需要繳納大額會費的培訓機構尤須警惕,防止錢財落入不法口袋。同時政府部門也亟需補上群眾“心靈所需”,做好心理健康服務。既要利用圖書館、文化館等公共服務場所,多多開設相關心理講座、心理咨詢課程等,普及心理健康知識,拓展心理求助者疏導途徑,及時回應公眾心理需求,也要規范心理輔導機構管理,做好行業準入門檻把關、從業人員備案、明確培訓收費指導標準等工作,更重要的是盡快推進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規范化、常態化,從小呵護心靈“種子”強大,“根深”必然更能抵抗未來風雨洗禮。
心理健康需要個人良好心態,也需要健康行業引導,更需要全社會共同呵護,當我們每個人都崇德向善、友愛互助,當我們的社會博愛團結、情感與共,必將使每一個心靈更加堅強有力,使全社會健康的精神力量更加強大。(據《海南日報》、南方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