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貓國家公園綿陽管理分局
綿陽是大熊貓野外種群數量最多、遺傳多樣性最豐富、棲息地質量最優的核心分布區,有野生大熊貓418只,數量位居全國第一,被譽為“野生大熊貓第一市”。國家公園面積4560 平方公里、占全國國家公園總面積的16.8%,涉及自然保護地5類13個,面積2183平方公里、占48%,新劃入2377 平方公里、占52%。國家公園涉及平武、北川、安州三個縣區30 個鄉鎮86 個村。有原住居民49717人(其中核心保護區727人)。國家公園內有小水電13 個,礦權53個,集體林1353平方公里(其中人工商品林833平方公里),占綿陽試點面積的29.7%。
綿陽市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以大熊貓野生種群及其棲息地保護為核心,加強原真性完整性保護。一是率先籌備,管理機構架構初步構建。綿陽歷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于2015年率先提出申建岷山大熊貓國家公園。2019年底,率先在涉及的三個縣區抽調干部組建籌備組。2020年3月,率先組建第一個市級管理分局,在三個縣區設置管理總站3個、基層管護站15個。高規格配備領導隊伍,任命分管副市長為局長,按正縣級配備專職副局長2名,按副縣級配備內設機構負責人7名,核定事業編制28個。引入高素質專業化人才,補充相關專業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3名。二是率先探索,科學保護生物多樣性成效初顯。實施重點區域大熊貓種群動態監測,安裝攝像頭164個,紅外線相機824臺,配置無人機7個,實現監測巡護全覆蓋。開展黃土梁生態廊道建設,探索建立縣級大熊貓保護科學決策咨詢委員會,實現大熊貓與棲息地的科學保護。深入開展森林草原防滅火專項整治,開展川甘兩省四縣聯合巡護行動,構建跨區域聯動保護長效機制。完成岷山永久性大樣地建設,成功入選中國生物多樣性監測網絡,成為大熊貓國家公園第一個永久性森林大樣地。中國大熊貓研究中心向北川授牌建立“岷山瀕危野生動植物保護生物學國家長期科研基地”。開展聯合執法,探索設立國家公園檢察院聯絡處6個、巡回法庭2個、公安警務點5個。先后發現雪豹、狼等大型食肉動物,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效明顯。三是率先融入,經濟協同發展效益初現。主動融入成渝雙城經濟圈建設,與重慶市縉云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達成框架合作,建立聯合保護與發展機制。率先在平武探索建立野生動物致害公眾責任險,入選“國家公園體制機制創新項目”,投保4年共100萬元,賠付90.58萬元,賠付率達129.4%,惠及20個鄉鎮2000 余戶群眾。采用“定制農業+生態補償”雙動力機制,助推生態旅游、綠色種養殖等特色產業,發展鄉村旅游接待戶200 余家、生態文化產品銷售點48家。中藥材、中蜂養殖、食用菌等綠色產業逐步形成,平武南五味子成為首個世界自然基金會“大熊貓友好型認證”產品。爭取市財政專項資金300萬元,編制了綿陽片區規劃建設項目庫,規劃生態系統保護類、科普教育和游覽服務設施類、綠色產業類等五大類161個項目,總投資703億元。四是率先試點,社區共建共管模式初建。率先試點打樁定界工作,設立國家公園界牌2個,界樁83個。率先在安州區試點推進移民搬遷62戶,兌現搬遷補償經費2000余萬元,“人退貓進”的良好態勢初步形成。對新劃入國家公園的集體林開展協議保護,協議簽訂率達95.7%。建立共管理事會,構建公園管理機構、地方政府、社會力量參與的共建共管共享機制;探索以社區為主導的生物多樣性保護模式,建立“平武關壩溝流域自然保護小區”;建立“平武縣老河溝自然保護中心”,為全國首個社會公益性組織管理的保護地;設立以大熊貓保護為主的全國首家公募基金“中國綠色碳匯基金會綿陽大熊貓碳匯專項基金”。引入北京山水自然保護中心等社會公益組織參與國家公園建設,籌集民間資金3000 余萬元投入保護事業。

巡護

大熊貓國家公園雪寶頂雪景

大熊貓國家公園綿陽管理分局與重慶縉云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簽訂合作協議
我市大熊貓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建設取得顯著成效,但國家公園建設涉及平武、北川、安州三縣區,新劃入國家公園面積占公園總面積的52%,涉及礦山、水電和林權等情況復雜,加之國家公園頂層設計和總體規劃未出臺,相關政策法規不明朗,護林防火通道等基礎設施建設滯后,國家公園建設任重道遠。
大熊貓國家公園已正式設立,作為新時代大熊貓守護人、生態文明踐行者,我們使命光榮、責任重大!下一步,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大熊貓國家公園四川省管理局的工作部署,加快推動大熊貓國家公園建設各項工作落實落地。
一是堅持科學保護,提升生物多樣性治理水平。扎實做好監測巡護、野生動物疫源疫病防控等基礎工作,修復破損的大熊貓棲息地,推進大熊貓走廊道建設。堅持底線思維,抓緊抓實森林草原防滅火常態化防控。
二是堅持產業主導,推進經濟社會協同發展。依托成蘭鐵路、九綿高速、廣平高速,打造生態經濟走廊綠色產業帶。發展地域生態特色產業,助力鄉村振興,打好生態牌。
三是堅持創新培優,打造綠色科技綿陽熊貓品牌。堅持科技賦能、創新創優,加強交流合作,深度融入科技城與軍民融合發展,加快建設大熊貓自然博物苑、自然教育先行試驗區、大熊貓城市公園,為中國科技城和現代化綿陽建設作出應有貢獻。

大熊貓國家公園平武縣王朗大草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