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凡 楊濤 趙濤 陳軍民 常麗娟
瑞陽蘋果是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經過數十年努力選育的國審新優品種,不但繼承了富士蘋果的優秀品質,而且延續了秦冠蘋果易管理、能豐產的特性,是近年來蘋果新品種中的優秀之品。2017年引入長武縣進行了規模化的栽培,5家園區栽植1000余畝,2019年陸續進入掛果期。從瑞陽蘋果在長武的表現來看,總體穩定,綜合品質優異,經濟效益高,值得大力推廣。2020年套袋瑞陽痘斑病發生比較普遍,通過調查、研究、分析,總結出了長武縣瑞陽蘋果痘斑病的發生原因,提出了防治措施。
1 瑞陽蘋果
瑞陽蘋果是由富士和秦冠雜交而成,具有早果、豐產、穩產的特點,果面光潔、細膩,果點小,顏色鮮紅,圓錐形果,平均單果質量282.3克,果肉細脆、多汁,風味酸甜、偏甜,香氣較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6.5%,可滴定酸含量0.22%,生育期180天,在渭北長武3月底萌芽,4月中旬開花,10月中旬成熟,耐貯藏,可套袋栽植(圖1),亦可免套袋栽植(圖2)。
2 痘斑病
蘋果痘斑病是一種營養失調的生理性病害,在果實接近成熟期時發病,病果上表現出累累痘斑,嚴重影響果實外觀和品質,造成商品率降低,經濟效益下滑,影響果農積極性。痘斑病(圖3)病斑圍繞果實皮孔發生和發展,初期斑點疏密不等,直徑約1厘米,斑點部位果皮變為褐色至暗褐色,周圍出現紫紅色暈圈,暈圈直徑約0.5厘米左右。其后,皮孔附近組織凹陷,形成直徑為1~2 毫米的暗褐色痘斑。削去果皮,可見痘斑下深達1 毫米左右的果肉變褐,呈海綿狀。每個病果上的痘斑數,因病情輕重而異,從數個到數百個,以陽面和果頂部較多,重病果病斑眾多,互相愈合,病斑部位的果皮顏色加深至暗紅或暗綠色,外觀極為難看。深層果肉也發生病變,最后表皮壞死、變褐、凹陷,失去商品性。此病常與苦痘病混合發生。
3 發生原因分析
3.1 易發病品種
果個越大,在生長過程中需鈣量越大。瑞陽蘋果,屬于大型果,加之樹勢較旺,養分需求量較高,容易造成生長與營養需求的失衡,引發缺鈣性生理病害。
3.2 補鈣次數少
根據常規經驗,果農常采用葉面補鈣,套袋前補鈣3次,除袋后補鈣1次,每生產50千克僅能補鈣大約0.1~0.15千克,補鈣量、補鈣次數明顯不足,不能滿足瑞陽蘋果的生長需鈣特點。瑞陽蘋果每生產50千克需鈣約0.3千克,在生產過程中應加大鈣肥的使用量,在生長期每隔15天噴施1次。
3.3 生長期降雨量大
2020年生長季,長武降水較多,達到了650毫米,比往年同期偏高100毫米,果實膨大速度加快,光合作用減弱,養分積累不足,病害較多,這也是痘斑病的一個主要原因。
3.4 花期受凍
2020年花期連續遭受3次嚴重凍害,影響了細胞分裂,樹體生長普遍偏弱,中心花普遍受凍,多以腋花和花芽質量差的花結果,質量不高,后期果實病害較重。
3.5 施肥不合理
施肥不合理、注重偏施氮肥,每生產50千克蘋果需純氮0.5千克,而在實際操作中,果農的氮肥施入量普遍偏高,達到了1.25~1.5千克,有機肥投入量少、甚至不施有機肥,造成氮鈣比失調的果園,發病普遍較重。
3.6 管理不夠精細
果園管理不精細、修剪過重、枝條旺長、早期落葉嚴重、留果不合理的果園,發病相對較重。
4 防治措施
4.1 合理負載
一般情況下,疏果定果可按間距法和葉果比法一次性完成。瑞陽屬大果型品種,疏果的間距一般為20厘米左右,葉果比40~50∶1。疏果時,盡量不留或少留腋花芽果,以中短枝果為主。原則上不留外圍梢頭果和背上果,多選留兩側平斜枝上的果。按照因樹定產、以產定果的原則,嚴格控制負載量。建議留果量:3年生矮化樹5~10個果/株, 4年生矮化樹30~40個果/株,5年生矮化樹60~80個果/株,6年生矮化樹100~120個果/株,7年生以上矮化樹150~200個果/株。小主枝平均單枝留果量在5~6個為好。初結果幼樹以中下部結果為主,上部應少留果。弱樹要少留果,旺樹可適當增加留果量。在肥水條件保證、管理水平高的前提下,7~8年后的盛果期樹,加強管理,每畝可留16 000~20 000個,畝產量控制在4000千克左右。
4.2 科學施肥
科學施肥,推廣果樹營養診斷施肥技術,根據土壤和葉片中的各元素余缺情況進行科學配肥,重施有機肥,減少氮肥施入量。根據我縣土壤養分情況,每生產50千克蘋果,施優質有機肥50~100千克,施純氮0.5千克,純磷0.4千克,純鉀0.6千克,純鈣0.3千克。有機肥對改良土壤、增強蓄水保墑能力、提高肥效、促進根系生長等有多重功效,每年9月份在根際區域應施入足量的優質農家肥(如畝施3~5噸羊糞)或優質商品有機肥。有灌溉條件結合灌水,果實生長期可追施水溶肥,配合施入鈣、鎂、鋅等中微量元素8~10次。沒有灌溉設施的果園,每20天左右可用施肥槍追肥1次,或結合降雨及時追肥。
4.3 重視生長期補鈣
增加鈣肥的施入量,春季萌芽前,結合春季追肥,進行根施補鈣,畝施硝酸鈣40~50千克,重視套袋前后果實生長期鈣的供給,糖醇鈣水溶液,吸收利用快,可通過果面直接吸收,也可通過葉脈運輸到果實中,是在果實套袋前后普遍使用的鈣肥。能提升糖度和硬度,增強耐貯性,預防缺鈣引起的生理病害。瑞陽坐果后至套袋前須噴施3次糖醇鈣,間隔15天噴1次;套袋后每隔15天噴1次糖醇鈣,去袋后噴1次糖醇鈣。標準的糖醇鈣應對水稀釋600~1000倍,晴天上午12點之前或下午4點以后噴施。
4.4 防好病蟲害
在防治好蟲害的同時,更要做好病害的防治工作。保護好葉片,保證光合作用的順利進行,保證果實生長所需養分。可落花后套袋前噴70%丙森鋅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或70%的甲基硫菌靈懸浮劑2000倍液,加2.5%高效氯氟氰菊酯2000倍液,或35%的吡蟲啉3000倍液;套袋后噴43%戊唑醇懸浮劑3000倍液,或50%異菌脲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或10%多抗霉素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加5.7%甲維鹽1000倍液,或3%阿維菌素3000倍液;7—8月噴1~2次波爾多液(1∶1∶200或1∶2∶200)保護葉片(雨多時用倍量式,干旱時用等量式)。
4.5 加強果園綜合管理
在科學施肥、有效防控病蟲的基礎上,要加強果園綜合管理,合理修剪,加強夏季管理,培養陽光樹形,改善通風透光條件,保持樹體健壯生長。據觀察,管理粗放的果園痘斑病重于管理精細的果園,要加強果園管理,保持樹體健康,樹勢中庸,增強樹體的抗病性。
(第一作者王凡聯系電話:13649129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