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遠忠 潘志連 盛海軍
(浙江天駿紡織有限公司,浙江金華,320014)
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噴氣織機功能越來越齊全,速度也越來越高。JAT?810型噴氣織機最高運轉速度可達1000 r/min,750 r/min~850 r/min的速度可連續正常生產。我們公司有JAT?810?230型噴氣織機200多臺,從2013年投產以來在技術上進行了不斷探索與創新,先后開發了高質量的純棉及混紡細號高密系列織物、長絲與短纖紗系列交織物、包芯紗系列彈力織物等。本文從以下5方面總結我們的生產技術管理經驗,供同行參考。
由于噴氣織機處于高速運轉狀態,高質量紗線才能適應1600 m/min~1800 m/min的引緯線速度。要選擇具有較高管理水平和先進裝備且產品質量穩定的企業生產的外購紗線。外購紗線在使用前需對其主要質量指標進行檢測分析,指標均符合生產品種要求才能正式投入生產使用。
對經紗和緯紗的質量有不同的側重要求。為降低經紗斷頭,其強力及強力不勻率作為重點,細節、粗節、弱捻及大結頭也要重點把關。緯紗重點控制毛羽數,保證表面光潔,減少引緯斷頭。
細號高密防羽絨布等品種多使用7.3 tex~9.7 tex紗,為保證其單紗強力,需要選用精梳、緊密紡或賽絡紡工藝的紗。經過精梳工藝后大部分短絨被清除,不但紗線強力顯著提高,毛羽減少,且紗線的棉結與紗疵也顯著減少,較適宜于做高檔面料用紗。多次檢測也表明,賽絡紡紗或集聚賽絡紡紗的強力比常規紗高10%以上,3 mm毛羽低70%左右。此外,紗線中添加一定比例的長絨棉也可以提高紗線質量,明顯提高織機效率。以JC 7.3×(JC 9.8+C 19.0)535×484199平紋品種為例,經紗使用70%長絨棉+30%細絨棉與全部使用細絨棉,單紗斷裂強力從134 cN提高到170 cN,緯紗10萬米緯斷頭從9.5根降低到1.5根,緯紗10萬米經斷頭從5.6根降低到1.2根,織機效率從72.4%提高到95%。可以看出,改善效果十分明顯。
選用彈力包芯紗生產彈力織物時,要優選芯絲與外包纖維,保證二者良好的互配,避免包覆不良出現裸絲,造成疵布。為保證包覆效果,生產18.3 tex以下的彈力包芯紗宜選44.4 dtex氨綸絲,生產18.3 tex~36.0 tex的彈力包芯紗宜選77.7 dtex氨綸絲。此外,要保證彈力包芯紗彈力適中,彈性伸長不宜過大,不同彈力織物其彈性及彈性伸長率要求各異,要根據織物的不同彈性要求選用芯絲[1?2]。
對于外購紗線,除了要求紗線強力、毛羽、紗疵及各項不勻率等質量指標外,還要重視筒紗外觀質量和捻接質量。筒紗外觀要層次清晰,無重疊現象。筒紗的捻接質量不良也會增加整經時經紗斷頭,影響織機效率與布面質量。我們要求筒紗捻接長度在18 mm~25 mm之間,捻接處粗度不超過原紗直徑的1.2倍,結頭強力達到原紗強力的85%以上,捻接強力合格率在95%以上。
我們公司有進口整經機與國產整經機各2臺。進口卡爾邁耶整經機設備先進,而且筒子架的張力分布均勻,能適應高速平穩運轉,制動性優良,多用于生產細號高密高檔品種。國產AS?GA228型整經機多用于加工總經根數較少的中細號品種。
整經機的上機工藝。首先要合理設計整經牽引卷繞速度,應根據使用紗線材質(如純棉紗、混紡紗、包芯紗、化纖紗)、紗線號數、整軸總經根數,將其控制在整經機設計速度的85%以內??栠~耶整經機設計最高速度可達1000 m/min,我們實際生產時控制在850 m/min左右。國產整經機設計最高速度800 m/min,實際使用時控制在600 m/min~650 m/min之間。整經機的運轉速度越高,紗線與各導紗件的摩擦越劇烈,容易導致紗線伸長增加和張力變化,使紗線毛羽顯著增加。此外,整經機運轉速度越高,剎車制動距離越長,易使紗頭卷入軸內,故合理設計整經速度可確保斷頭自停裝置和剎車制動裝置靈活有效,制動距離不宜超過4 m。
筒紗排列方式及換筒方法。筒紗在筒子架上所處位置不同,紗線張力和生產時的摩擦阻力不同,其規律是:前排筒紗的張力小于中排和后排,中層筒紗的張力小于上層和下層。因此,要保證紗線張力均勻,需調整張力盤上紗線引出角度和張力盤質量,使單紗之間的張力差異不大于2 cN,張力不勻率小于1.4%,且單紗張力設定要小于紗線強力的9%以內。采用復式筒子架換筒時存在缺陷,即工作筒紗用完瞬間跳到預備筒紗時,經紗張力的突變容易造成斷頭,且工作筒紗大小不同易造成經紗張力不勻。因此我們采用集體換筒子架,在一個片區中筒子大小一致,有利于紗線張力均勻。另外,經軸的卷繞長度設計要與筒紗計算長度相匹配,以減少筒腳紗的浪費。
整經擋車工在接頭和換筒操作中要做到結頭小、兩翼長度不超過5 mm,并要打標準的織布結。要規范操作規程,及時巡回查看筒子架上張力器的完好情況,避免因張力器故障而引起漿紗“浪紗”,隨時注意筘幅與經軸的匹配情況,防止經軸嵌邊和堆邊,及時清潔紗架及機頭飛花。
目前國內織造企業使用的整經設備主要有進口與國產兩類,在技術性能上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在選定設備后,應根據設備性能而針對性地維護與保養。有的共性維修項目是必不可少的,如整經架上的張力器要經常維修與調整,經軸與輥筒間的壓力要保持一致,防止卷繞密度差異,對除塵設備的完好和執行效能要及時檢查維護等。
通過采取上述多項工作,可以使整經機保持良好的運轉狀態,達到張力、排列、卷繞均勻,經軸好軸率可達98%以上,為后道漿紗工序提供優良的經軸。
選好漿紗設備,優化漿紗工藝與漿料配方是生產好漿軸的重要保證。漿紗是噴氣織機生產優質面料的關鍵工序。如果漿紗工序出現質量問題,會影響噴氣織機生產的坯布質量,嚴重時甚至會造成用戶不認可的疵布,給企業帶來經濟損失。
我們公司有兩臺卡爾邁耶高速雙漿槽漿紗機。該漿紗機經軸架的張力能根據經軸大小自動調整,能自動控制漿槽漿液溫度、濃度等。因配置了兩個漿槽,可根據生產品種需要實現分批(或分層)上漿,減少紗線上漿時的覆蓋系數,有利于減少后續分絞時產生的毛羽。該漿紗機設計最高速度在100 m/min~120 m/min,為了確保漿紗被覆與滲透良好,實際速度控制在85 m/min以下。
漿料配方是否合理直接關系織機斷頭和織機效率。目前多數企業采用的是“高濃度,低黏度”漿料配方。我們公司也曾選用過PVA1799與PVA205為主的混合漿料,上機織造后發現黏并較多,停經片間易積聚棉球,個別處開口不清,跳花及“阻斷”增加,織機效率降低。分析原因認為,以PVA為主體的混合漿料雖能獲得較為堅韌的漿膜,但漿液黏度高,漿紗被覆過大而滲透不足,分絞困難,漿紗后毛羽增多,其配方不盡合理。為此,經調研后我們選用DF868組合漿料,其配方為:DF868漿料75 kg,原淀粉50 kg,改性劑50 g,調漿體積850 L,含固率12.5%[3?4]。
DF868組合漿料的漿膜增韌性好,其斷裂強度是普通變性淀粉漿料的10倍以上,尤其是對棉纖維的黏附力較強,且漿料配伍只有2種,可避免配伍種類多而影響漿紗質量。DF868組合漿料配方和優良的上漿工藝配合效果較好,其3 mm毛羽降低率89%,增強率32.74%,減伸率9.25%,退漿率13.9%,回潮率7.2%,十萬米經停0.4次,十萬米緯停1.3次,織機效率達到96.7%,效果十分明顯。
漿紗的目的是增強、增磨和毛羽貼伏。對于高速運轉的噴氣織機,提高紗線耐磨性和降低毛羽尤為重要,一般要求經紗上漿后毛羽降低率在70%~75%,減伸率小于30%,好軸率90%以上。實際生產中要控制好漿紗機車速、上漿率、漿液溫度、漿液濃度及壓漿輥壓力的穩定性。
各區的張力與伸長。漿紗中紗線承受的張力拉伸應在適當范圍。根據漿紗機特點及生產品種,漿紗總伸長率控制在0.8%~1.5%之間,伸長合格率不低于92%。此外,在漿紗過程中有經軸退繞區、經紗喂入區、濕區、分絞區及卷繞區等,其各自的張力與伸長控制是有差異的。尤其是分絞區的張力,為順利進行分紗,干分絞區經紗應有足夠的張力,但不宜超過1000 N,控制純棉紗的伸長,高速時0.9%,低速時0.7%。同時,為使織軸上經紗排列均勻、卷繞緊密和外觀成形良好,漿紗還應有一定的卷繞張力,一般在2200 N~2650 N。
漿紗回潮率。適當的漿紗回潮率能使紗線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柔軟性。根據我們多年的生產經驗,生產純棉織物時漿紗回潮率控制在7%~8%為宜,生產滌棉混紡織物時回潮率控制在3%~4%,回潮率合格率應達到85%以上。
漿紗工的技術培訓。提高漿紗擋車工與調漿工的素質和技能十分重要。漿紗工序的值車工與調漿工是技術性很強的工作,應具有較強的責任心和高素質,并要掌握本崗位的專業知識和操作技能,以確保生產的織軸質量適應高速噴氣織機的要求。
漿紗機及附屬設施的維修保養。漿紗工序的設備龐大且復雜,必須在節假日進行大修。在檢修時要特別注意機上關鍵點工藝的設備部件,為噴氣織機在高速運轉時提供良好的織軸。
為提高織軸質量,在整經工序采取集體換筒,合理地分段分層配置整經張力。經紗上漿以提高漿紗耐磨性和貼伏毛羽為主,采用濕分絞棒保證毛羽貼伏。
采用小開口大張力。開口動程小,綜框跳動幅度小,斷經顯著減少,也便于提高車速。適當增加上機張力,在打緯時經紗在綜眼內移動量與上機張力呈反比,上機張力小,經紗在綜眼內易磨損起毛,造成開口不清和斷緯,且因經紗過度磨損易使斷頭增加。因此適當增加上機張力可減少經紗起毛,提高開口清晰度,減少因絆緯而造成停車,且能改善經紗張力不勻,減少“三跳”織疵,提高織機效率和布面質量。生產中要根據品種在斷經和開口清晰間選擇合理的上機張力。
開口狀態。要根據不同織物,合理調整開口的幾何形狀,提高開口清晰度。對于高密織物應適當減少后部開口深度,使開口清晰。對于經密較大的織物,為使開口清晰,后梁停經架應向前移,其后梁高度也應降低。對于緯密較大的織物,后梁停經片架除應向前移外,還應向上抬,使上下層經紗張力差異加大,以確保打緯順利。純棉經紗與滌棉混紡經紗相比,斷裂伸長率小,為減少純棉織物經紗斷頭,其后梁停經架位置偏后為宜。生產斜紋、緞紋織物時最好采用踏盤全開口,并保持開口的清晰度和穩定性。對于布面豐滿度無特殊要求的織物,應盡量降低后梁高度,減少上下層經紗的張力差異,保持開口清晰。
合理選擇引緯工藝參數。噴氣織機引緯系統的故障主要是主輔噴嘴壓力的調整,輔助噴嘴的安裝位置和噴氣的配合。首先要檢查擋紗磁針的作用時間與主輔噴嘴噴氣時間的協調情況,并校正擋紗磁針與儲緯器鼓筒間距和位置;其次,校正輔噴嘴的噴射時間,尤其是生產緯彈織物時,將輔噴閉合時間適當延長5°~10°可減少緯縮而造成的停臺。合理設定主輔噴嘴的供氣壓力,在實際生產中一般通過改變主噴嘴壓力來調整引緯氣流速度。主噴嘴的壓力對緯紗的飛行速度影響較大,輔噴嘴的氣流只起維持緯紗飛行的作用,而加大輔助噴嘴的壓力可以提高氣流對緯紗的控制能力,控制緯紗紗頭的飛舞卷曲,減少緯紗在飛行中碰到經紗或機件而造成停臺的幾率。但如將主輔噴嘴壓力調得過高,會造成緯紗斷頭。一般情況下,輔噴嘴的供氣壓力比主噴嘴大0.15 MPa。在上機調整時可先將主噴嘴壓力略調高些,觀察緯紗的飛行狀態和緯紗到達對側布邊的時間,然后逐步降低主輔噴嘴的供氣壓力,使緯紗達到最佳工藝,避免氣流速度過大吹斷緯紗或氣流速度過小而造成緯縮。此外,要合理確定輔助噴嘴位置。輔助噴嘴間距小則氣流的引緯速度大,對緯紗的控制能力強,最后2組~3組輔噴開放間隔縮短可以減少由于緯縮引起的停臺,對緯紗是長絲及外表光滑的紗線要安裝尾吸,便于紗尾段的控制,減少緯縮和隱形緯縮。輔助噴嘴的安裝和噴射角的確定要用工具,避免憑經驗安裝出現偏差。
多年的生產實踐證明,適宜的車間溫濕度環境是穩定生產的重要條件,也是最大限度發揮員工勞動積極性的重要保障。車間一線員工在舒適的環境中勞動,心情舒暢,積極性提高,并能自覺遵守操作規程,遵守各項管理制度,有利于降低斷頭率。公司制定分季溫濕度控制標準及相關管理制度,冬季溫度控制在20℃~24℃,相對濕度66%~76%,夏季溫度不超過33℃,相對濕度66%~76%。為了使溫濕度嚴格控制在標準范圍內,我們專門配置分班調節人員及設備維修人員,保證空氣調節設備處于良好的運轉狀態。此外,按照狀態維護的方法,按規定時間加油并定期對關鍵部件(如儲緯器、鋼筘、主輔噴嘴等)保養和維修,按班巡回檢查,發現異常及時維修和更換,使設備始終處于良好的高速運轉狀態,并延長其使用壽命。
如何在噴氣織機高速運轉的條件下不斷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是紡織企業必須面對的技術問題。我們公司通過優選紗線原料,提高整經和漿紗質量,在織造工序做好工藝、設備、運轉操作,不僅從生產實踐中培養出了一支懂技術、肯吃苦、能實干的員工隊伍,也為企業創造了較好的經濟效益。生產的系列織物經緯向斷頭率較低,下機坯布疵點較少,織機效率達95%左右,下機一等品率達到93%以上,年產各類高檔面料2500多萬米,銷售產值近3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