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雪
(甘肅省生態環境工程評估中心,甘肅蘭州730030)
流域是具有層次結構和整體功能的復合型系統,流域水循環是社會經濟發展的資源基礎。流域問題是限制社會經濟和環境協調發展的關鍵性因素,所以一定要加強流域水環境管理。
目前我國的流域水管理體制還存在一些問題,例如流域水資源管理行政機構數量較多,不同部門之間相對獨立,所負責的內容有所差異,如環境保護部門主要負責水環境保護以及治理,水利水電部門負責對水量水能進行控制,市政部門負責城市水道給排水等。這些部門的權責相互關聯,同時也相互獨立,從而造成每個部門都是從自身角度制定管理方案和機制,單一地對流域水實施規劃以及管理,很難使流域水資源的效能實現最大化[1],一旦發生某些事故也容易出現不同部門之間相互推諉的情況。
我國始終保持在經濟發展的同時加強環境保護,這是協調經濟和環境的重要立足點。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很難保證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有效協調,不同地區在經濟發展戰略制定過程中無法充分考慮環境發展要素,同時之前發展經濟對環境所造成的影響限制了當前經濟政策的制定以及實施,容易陷入惡性循環。
目前我國關于水資源以及環境保護方面的法律法規較多,但還缺少針對流域水環境管理方面的政策法規,同時也缺少權責分明的管理機構,從而造成流域水資源管理無法滿足發展需要。與此同時,現階段流域水環境管理更多以行政方式為主,管理手段較為落后[2]。流域水環境的總量控制以及防污治理不但需要財政支持,而且需要互聯網多媒體技術的支撐。只有遵守市場經濟發展原則,利用科學合理的方式建立完善的(涉及取、供、排、治)流域水應用體系,才可以減少流域水資源的浪費。
現階段社會公眾對水環境保護缺少足夠認識,很難形成比較有效的監督機制。污染之后再進行治理已經成為最為常態的發展模式,社會公眾對環境、社會、經濟之間的關聯認識不足。為了加快經濟發展,長時間過度開發水資源,給水資源生態系統造成了相應破壞。此外,在流域水環境管理過程中公眾更多站在了旁觀者的角度,并沒有參與其中,從而造成環境治理沒有得到相應監督,很難形成系統性的監督機制。
流域水環境管理改善是我國最為重要的戰略措施之一。“十三五”期間我國采取了關鍵技術規范化、產業化來加強水環境管理的推廣,支撐流域生態文明建設,確保了水生態環境的有效轉變。
我國具有非常發達的水系,氣候差異明顯,不同區域不能通過同樣的方式解決所有流域水環境問題,所以要加快推進地方立法,形成更加適合當地的水環境法規。利用法律約束來保證流域內政府機構、企業等履行自身職責,推動流域水生態環境的持續完善。針對某些流域較長、涉及跨省區域的情況,一定要有效協調跨地區流域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確定流域整體規劃目標,從而確保流域管理以及地方區域管理能夠有效結合、共同治理。
排污許可證主要指環境管理機構按照流域水環境容量和不同企業的排污情況,采取書面形式確定不同企業的具體排污要求。排污許可證制度的實施可以為不同類型企業排污以及環境部門檢查提供相應的參考標準。通過排污許可證制度的有效實施能夠推動污染物排放從目標重量控制轉變為容量總量控制,在對流域納污能力進行有效核算的基礎上,使污染物的排放總量、減排任務落實到每一個排污企業當中。同時,環保機構可以以排污許可證為標準,根據現場治理裝置運行情況以及具體監測數據實施復核,有效提升環境監督效率。
雖然現階段很多區域都建立了國控斷面水質自動監測系統,通過自動監測站實現水源監測,但仍無法滿足水環境管理方面的需要。因此,完善流域水環境監控網絡不但要在干流位置設置自動監測站,而且要在不同支流入河口以及生態敏感點裝設自動監測站。此外,通過地理信息以及遙感技術等進行聯網監測,同時將檢測結果利用電腦、手機等移動終端第一時間反饋給環境管理人員。隨著近些年技術水平的快速提升,水環境監控網絡有了較大發展,監測網絡不斷完善、監測設備不斷更新,所得到的監測數據也更加流暢,有效提升了水環境監控預警以及應急能力。
隨著計算機、物聯網等技術的快速發展,建立數字化、信息化水環境管理體系已成為水環境管理的新需要。在流域水環境管理中融入先進的網絡技術、信息集成技術、數據管理模擬技術等已成為后續發展的必然選擇。通過流域水環境管理信息平臺的建設和應用,能夠進一步提升流域水環境日常管理能力、突發事件預警能力以及應急響應速度,實現事前預警、事中決策、事后評價[3]。
為了有效解決流域行業重污染的問題,要加強先進污染治理技術的調查以及評估,通過創新發展來突破污染治理的核心關鍵技術,形成源頭控制、過程控制、末端治理的全過程水污染治理體系,最終形成較為完善的水污染控制技術體系。相關政府機構應建立水專項研發技術體系,積極推動新興環保產業的發展,最終形成設備先進、種類完善的環保產業體系,全方位支撐流域生態文明建設[4]。
近些年流域水環境受到工業發展的影響而遭到污染,應充分分析流域水環境的實際情況,在此基礎上不斷完善流域水環境管理體系,加快推進排污許可證制度,通過更加現代化的信息管理平臺來加強流域水環境治理,從而提升水環境管理水平,推動流域水環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