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春雪
(甘肅省永登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甘肅永登730300)
以日光溫室為依托進行紅提葡萄延遲栽培是永登縣獨創的一種葡萄栽培模式,為增加農民收入、增強縣域經濟起到助推作用。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紅提葡萄產業效益開始下降,針對這種情況,采取現場查看、農戶走訪、座談交流、市場調查、效益分析等方式進行了全面調查。總體來看,葡萄產業受市場等因素的影響,出現了規模縮小、品質下降、效益降低等產業下滑的態勢,在技術、資金、產業體系等方面存在著亟待解決的問題。因此,進一步做好葡萄產業發展工作十分必要。
20世紀90年代末,永登縣從東北引進紅提葡萄,與當時蓬勃興起的日光溫室有機結合進行反季節秋延后栽培,試驗種植取得成功后首先在城關鎮、柳樹鎮示范種植,而后在全縣8個鄉(鎮)23個村推廣種植。以城關、柳樹兩鄉(鎮)為主要規模化生產區,在清水溝滿秦公路兩側的淺山地帶發展,涵蓋城關鎮的滿城村、柳樹鄉的教場村、紅砂川村、清水村、韓家井村、康家井村。永登縣政府提出打造極具特色的葡萄溝,為引導農民增收致富和充分利用“三荒”(荒山、荒坡、荒溝)土地資源發揮了積極的示范帶動作用,形成了永登縣一項高投入、高產出、高效益的特色產業。
近年來,因產品質量下降、市場價格下滑、產業效益不佳、設施嚴重老化,紅提葡萄產業發展呈現滑坡趨勢,出現了改種蔬菜、管理粗放、甚至放棄種植的現象。據調查,永登縣原有紅提葡萄日光溫室2 290座,現有1 158座,占總棚數的50.6%,改種為蔬菜的有324座,占總棚數的14.1%,放棄管理的有808座,占總棚數的35.3%。特別是城關、柳樹兩鄉(鎮),原有紅提葡萄日光溫室1 928座,現種植1 032座,占總棚數的53.5%,改種蔬菜159座,占總棚數的8.2%,放棄管理737座,占總棚數的38.2%,產業發展遭遇嚴重危機。
2010年前全省日光溫室紅提葡萄種植規模0.08萬hm2,目前全省紅提葡萄種植規模已達0.33萬hm2,區域內生產總量過大,造成產品過剩、市場飽和。
隨著冷鏈物流行業的興起,露地葡萄通過冷藏保鮮做到了周年供應,反季節紅提葡萄的價格優勢受到了嚴重沖擊,永登縣紅提葡萄價格逐年下滑。2013年前一般一級品地頭價16元/kg左右,2015年降至10元/kg左右,2016年再降至8元/kg左右,2019年市場價格仍然維持在8元/kg左右的水平,永登縣紅提葡萄種植收入呈下降態勢。
由于永登縣日光溫室紅提葡萄種植起步較早,目前大部分樹齡均在15年以上,樹體老化、樹勢衰弱、已過盛果期,造成品質下降。部分種植戶一味地追求產量,單株上留的果穗太多、果穗上留的果粒太多,導致小粒多、著色不良、糖分積累不足,大大降低了產品品質。
永登縣種植紅提葡萄的日光溫室由于建造時間普遍較早,多為土墻鋼架結構,配套設施不全,經過十多年的風吹雨淋,大部分溫室出現了墻體脫落、后屋面坍塌、前屋面鋼架銹蝕、保溫覆蓋材料破損等現象。近年來種植紅提葡萄的經濟效益下降,部分種植戶收不抵支、入不敷出,因此改造提升設施的積極性不高,設施老化嚴重。
近年來,針對日光溫室紅提葡萄存在的突出技術問題,與甘肅農業大學加強合作,通過技術指導、技術培訓,重點從配方施肥、病蟲害防治、整枝修剪、果穗套袋、采收期推遲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有效提升了種植戶的種植水平,在穩定產量、提高品質方面提供了技術保障。
從2015年開始,連續在柳樹鎮韓家井村舉辦紅提葡萄產品推介會、采摘節,特邀中央、省、市新聞媒體記者和電商代表參加,集中采訪報道永登縣紅提葡萄發展狀況,對紅提葡萄的價格回升、效益增加起到了一定的宣傳推介效果。
自2016年開始,積極向市上相關部門爭取日光溫室改造提升項目,解決了部分基地的卷簾機安裝、保溫被使用、墻體維修加固、水肥一體化設施配套等問題。同時,動員種植戶每年完成500多座日光溫室的棚膜更換、骨架加固等改造任務。2020年利用扶貧資金在設施葡萄主產區柳樹鎮和城關鎮改造升級用于葡萄生產的日光溫室164座,并在柳樹鎮韓家井村和李家灣村新建大跨度、高起架為特征的日光溫室10座,作為葡萄新品種、新技術、新成果展示園區;從山東引進葡萄新品種陽光玫瑰共種植67棚,同時引進5個早熟葡萄品種進行提早生產。這些舉措的實施為穩定基地規模、促進產業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
充分發揮永登縣反季節紅提葡萄生長在高海拔冷涼地域環境、病蟲害輕、使用農藥少、生長周期長、糖分含量高、上市季節佳、貯存時間長、果粒鮮脆爽口的質量優勢,在注冊了“一月紅提”商標、進行了無公害產地及產品認證、制定了無公害紅提葡萄生產技術流程的基礎上,繼續做好生產基地和市場的對接,進一步拓展永登縣紅提葡萄的市場空間。由縣財政列出專項資金,每年選擇省外1~2個一線城市舉辦產品推介會、展銷會,拓展銷售市場。同時,借助電子商務平臺開展網絡宣傳和銷售,邀請各類新聞媒體對紅提葡萄進行宣傳報道,擴大市場效應。
鼓勵龍頭企業參與紅提葡萄產業發展,帶動農戶擴大生產經營規模,發揮紅提葡萄協會和各專業合作社的橋梁作用,成立紅提葡萄產業聯盟,建立行業價格保護機制,增強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同時,探索紅提葡萄農業價格保險運行模式,保障價格底線,維護農戶利益。
積極爭取項目資金,為部分建成的日光溫室紅提葡萄生產基地配備水利設施,解決用水困難。通過實施舊棚改造項目,將放棄使用的日光溫室恢復生產條件。整合農機購置補貼、農電線路改造、道路維修等資金,對種植戶安裝卷簾機、使用保溫被、改善水電路基礎設施給予扶持。同時,建議縣級財政每年預算設施葡萄產業發展資金,對產業發展的各個環節給予扶持,夯實產業發展基礎。
繼續加強與省市農業科研院校的合作,不斷引進新品種、新技術、新成果,通過試驗、示范、培訓、推廣,滲透于紅提葡萄生產各環節,形成新的生產力,提高設施葡萄的產量與質量。
永登縣設施葡萄產業的發展是縣委、縣政府、縣鄉兩級農業技術人員和廣大種植戶汗水和智慧的結晶,應不斷采取有效措施推動紅提葡萄產業健康、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