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轉霞
(甘肅省秦安縣農業農村經濟服務中心,甘肅秦安741600)
花椒屬蕓香科落葉灌木或小喬木,為喜陽性樹種,適應性很強。秦安縣地處渭北黃土高原溝壑區,土層深厚,氣候溫和,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適宜于大紅袍、秦安一號、油椒等多種優良花椒品種的栽培。秦安縣由于獨特的自然條件和氣候特點,生產的花椒因色澤艷、顆粒大、麻味醇、質量好而廣受消費者青睞。近年來,秦安縣通過調整種植結構,花椒種植面積達1.17萬hm2,戶均種植0.2 hm2以上,總產量1.05萬t,產值12.6億元,農民人均花椒收入1萬元,對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貢獻率大。
為全面了解及掌握秦安縣花椒施肥現狀,以便發現花椒施肥中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地提出適合花椒豐產栽培的施肥建議,為秦安縣地方特色花椒產業發展提供理論依據,于2019年9月對秦安縣花椒主要種植鄉(鎮)開展了施肥情況調查,調查涵蓋秦安縣千戶鎮、王窯鎮、葉堡鎮、安伏鎮、郭嘉鎮等花椒主要種植鄉(鎮),每個鄉(鎮)隨機抽取2個村組,每個村組隨機抽取10戶花椒種植戶開展調查,共調查了100戶。調查內容涉及施肥時期、方式、施肥品種等45項內容。根據調查情況對相關數據進行了統計分析,對各項內容進行了綜合與分析,在此基礎上有針對性地提出了施肥建議。
基肥施肥時期是在花椒采摘結束后9月下旬到10月下旬期間,有90%的調查農戶在這一時間段施基肥,有10%的農戶不施基肥?;室缘追蕿橹?,統計花椒基肥氮肥(純量)306.15kg/hm2、P205307.2 kg/hm2、K20 159.45 kg/hm2、有機肥675 kg/hm2。在施用各類肥料構成中:施用各類單質肥的農戶占10%;施用復合肥料結合單質肥料的農戶占70%;施用各類復合肥的農戶占10%;不施基肥的農戶占10%。在花椒施基肥時施用各類農家肥的農戶為0,結合單質、復合肥料施用各類商品有機肥的農戶占所有調查農戶的25%。
追肥時期是在3月上旬到4月中旬、4月下旬到5月中下旬。在3月上旬到4月中旬追肥的農戶占60%,在4月下旬到5月中下旬追肥的只占6.7%,不追肥的農戶占33.3%。據統計,花椒在3月上旬到4月中旬追施氮肥(純量)267.15 kg/hm2、P205189.75 kg/hm2、K20 143.4 kg/hm2、有機肥600 kg/hm2。在施用各類肥料構成中:施用各類單質肥的農戶占15%;施用復合肥料結合單質肥料的農戶占40%;施用各類復合肥的農戶占5%。在花椒追肥時施用各類農家肥的農戶仍為0,結合單質、復合肥料施用各類商品有機肥的農戶占8.33%。據統計,在4月下旬到5月中旬追施氮肥(純量)154.5 kg/hm2、P20599 kg/hm2、K20 207 kg/hm2、有機肥0 kg/hm2,并且全部只施用各類復合肥,不施商品有機肥,也不施各類農家肥。
表現為農戶注重施化肥,尤其是大量元素氮肥、磷肥、鉀肥,不施或棄施農家肥。
首先,表現為缺乏基本的肥料產品相關知識,盲目購肥施肥。就連肥料產品也不能進行準確界定,單一用數量衡量施用肥料的多少。有些農戶不清楚一袋磷肥里面的有效成分高還是一袋二銨里面的有效成分高,甚至有的農戶不知道二胺里面有磷肥,對硫酸鉀型肥料、硝態氮型肥料、硝硫基肥料、氯化鉀型肥料等肥料知識更是知之甚微。其次,表現為不知道施肥基本理論,盲目施肥。肥料施肥“木桶短板”理論是農業種植施肥最為重要的理論,但大部分人不清楚。明明是缺乏微量元素,有些農戶將原因依然歸結為缺乏大量元素肥料,增加了大量元素肥料的施肥量,導致的結果是過量施用化肥帶來的土壤結構板結、透氣性差等問題。其實有些微量元素缺乏癥就“一杯”微量元素肥可以解決問題,而不是增施大量肥料。再次,表現為習慣性施肥,難以樹立先進、科學的施肥觀念。科學施肥技術近些年得到極快發展,新型肥料得到廣泛推廣和應用,水肥一體伴隨精細化農業發展愈來愈被重視,但是習慣性施肥意識依然普遍存在,片面習慣性夸大肥料對花椒的作用或習慣性堅持對肥料的認識,不按照花椒生長對肥料的需求規律施肥,很難接受科學施肥技術等。
主要表現:根據社會對有機肥料的推廣重視程度判斷有機肥對花椒生長的作用而盲目施用有機肥;對有機肥施用存在誤區,對市面售賣的各種有機肥料缺乏認知,盲目購買有機肥;對微生物有機肥缺乏認知,以盲目方式錯施菌肥等。
化肥是現代農業生產重要的投入品,化肥對產量的貢獻率曾高達56.81%[1],而過量施肥不僅造成資源浪費,并且造成了農業污染。有機肥替代化肥被一度提起,但大量研究表明:有機肥在一定程度只能替代50%化肥,具有保障作物產量、培肥地力、減輕環境污染、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功能。所以,應科學、合理的施用化肥和有機肥。
所有植物生長發育必需的元素有16種,N、P、K 3要素是作物生長大量需求的元素,而Ga、Mg、B、Mo、Zn、Fe、Mn等是作物生長必需的中微量元素,作物產量的高低受土壤中相對含量最低的養分所制約。也就是說,決定作物產量的是土壤中相對含量最少的養分,任何一個養分因子不足,都可成為影響作物生長的限制因子[2]。在施用大量元素肥料的同時,必須補充適合作物生長需要的一種或幾種中微量元素肥料。
新型肥料如專用配方肥、水溶肥料、商品有機肥及控緩釋肥等,與傳統肥料相比具有高效化、復合化、長效化等優點。根據自己經營椒園養分狀況和種植環境,科學合理購買和施用新型肥料尤為重要?;ń穼、P、K的需求比是1.05∶1.00∶7.44,花椒果實的要求則是1.00∶1.12∶8.48,說明花椒對大量營養元素的要求不同于其他樹種或作物[3]。必須結合秦安縣土壤養分整體特點(即缺氮、少磷、不缺鉀、有機質不足)和地域土壤養分測定情況,按照花椒生長發育需肥特點購肥、施肥,減少化肥浪費,降低成本,提高肥料利用率。
改變傳統施肥意識,根據自己經營椒園土壤養分狀況,按照土壤供肥能力和花椒生長發育本身需肥規律,有針對性地確定氮磷鉀和中微量元素的配方,并尋求購買類似比例的專用高效肥料,或通過購買的高效肥料和單質肥料配成預定的比例,按方配肥,做到土壤缺什么元素補充什么元素,自家椒園需要什么元素補充什么元素,需要多少補充多少,以平衡土壤養分,滿足椒園對各種養分的需求,達到提高產量、改善品質、減少肥料浪費和污染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