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曉林 懷化市建筑工程集團有限公司
隨著社會的發展,將進一步推進城鎮化進程,推動建筑業快速發展。人們對住宅建筑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尤其是現澆鋼筋混凝土樓面的質量問題,好的現澆鋼筋混凝土樓面為住宅建筑的防水效果和美觀提供了重要保證。住房建設和住房建設加強剛性,可以有效延長住房建設的使用壽命,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促進建筑業健康長期發展。
混凝土原材料的質量是鋼筋混凝土現澆樓蓋開裂的重要因素。例如:①水泥中含有氧化鎂、生石灰等;②水泥的不穩定等因素結合水和化學成分會引起化學反應后的膨脹現象,最終導致現澆鋼筋混凝土樓板出現裂縫。一旦砂粒含有較多的泥漿,混凝土干燥后可能會形成不規則的網狀裂縫。
可以看出,水泥、水分和外加劑的摻量偏差直接影響混凝土的強度。此外,混凝土的某些部位,如高粉砂層組成部分,由于抗拉強度低,混凝土收縮大,可能導致樓板開裂,甚至混凝土脫水。導致房屋表面出現裂縫。
在建筑施工過程中,一旦不考慮鋼筋保護或樓板上有負鋼筋,就會出現負鋼筋傾覆現象。模板支架基礎未按規范壓實,澆筑后支架受壓不均勻。當梁兩側樓面下沉不均勻時,這也會導致支座出現負彎矩,會出現橫向裂縫。另外,在混凝土施工過程中,由于澆筑技術和操作方法不當,不能連續澆筑,導致混凝土破碎或振動不足,也可能出現裂縫。混凝土初凝時間間隔過長,新舊混凝土界面處理不當也是產生裂縫的隱患之一[1]。
熱裂縫是現澆混凝土樓面的主要裂縫類型之一,主要由溫差引起。開裂的原因主要有兩個。
第一,在混凝土澆筑初期,混凝土內部產生大量的水化熱,混凝土本身的導熱系數較低,當混凝土內部和外部的大溫差引起的應力超過其混凝土拉應力時,混凝土就會開裂。
第二,在陽光和炎熱的天氣澆筑混凝土后,施工人員沒有及時對混凝土表面進行養護,導致混凝土表面的水分迅速蒸發,導致混凝土表面開裂。
混凝土表面過度滑脫會與二氧化碳發生化學反應,產生碳酸鈣。反過來,碳酸鈣的形成會減少建筑物表面碳酸水的體積,導致混凝土表面出現裂縫。房屋建設缺乏良好的維護也會導致混凝土表面出現裂縫。一方面,養護工作開始得太早會大大降低混凝土的粘結能力,另一方面,養護工作開始得太晚,會提前降低混凝土的強度。此外,混凝土不能承受由外部應力引起的拉力。
(1)混凝土在澆筑前溫度較高。澆筑時,表面溫度迅速下降,但內部仍然太熱,無法彌補表面的缺陷。然而,混凝土的干硬強度較低,因此很容易產生裂縫。
(2)混凝土板的抹面施工?;炷恋乃衷谑┕み^程中迅速減少,使混凝土的液體含量從外部減少,對樓面造成破壞。由水分蒸發引起的混凝土干旱裂縫通常是放射性的或深平行分布。
(3)沉降裂縫,混凝土體形成后,樓板下陷成碎片,鋼筋和混凝土材料剝離。此外,混凝土入模前滯放時間過長,從而導致混凝土板中不一致的沉積,造成強烈的局部硬化或裂縫,從而影響正常使用。
(4)建筑材料的化學過程也可能導致混凝土開裂;例如,堿與混凝土的化學性質會導致混凝土膨脹和開裂。由于氯會導致腐蝕,鋼材和鐵銹也會導致混凝土裂縫。
(5)在樓面前鋪設多個重疊和交叉的PVC 管。在具體施工中,為了方便管道的固定,施工人員將管道與鋼筋固定在樓面底部,可能會影響后期混凝土與鋼筋組合的效果。同時,樓面有效厚度降低,其抗拉強度降低。另外,在冬季施工中,由于溫度和空氣的影響,混凝土的加速收縮可能導致樓面內部產生較大的拉應力,最終導致電氣管道預埋部位出現裂縫[2]。
在建筑工程設計階段,應采取以下控制措施:①增加配筋率,增加樓面混凝土的極限拉應變。單向板必須在所有側面都配備負載鋼筋。同時使用小直徑鋼筋,以減少鋼筋之間的間隙,有效防止樓面開裂。②對于廣場地面應設置伸縮縫,伸縮縫通常寬10mm,相距14m。并填充柔軟的材料,可以有效地防止地板出現裂縫。③綁扎鋼筋時,必須合理設置,使負載鋼筋間距保持在合理的范圍,在混凝土最終凝固前必須使用平板振搗器進行來回磨壓。④樓板澆筑完成后,及時覆蓋養護。當混凝土強度未達到預定強度時,不能過早拆除模具。
目前,建筑結構越來越復雜,但樓面厚度普遍較低,混凝土的收縮變形是樓面裂縫的主要原因。因此,在選擇混凝土材料時,應優先選用粉煤灰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等低收縮材料。在保證混凝土強度的前提下,應適當減少水泥材料的使用,以減少水化熱造成的不利影響。在混凝土配合比中加入粉煤灰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強度和抗滲性,減少混凝土的收縮。根據當地資源和材料供應條件,結合技術要求,優選粗骨料。設計人員進行現場勘察,合理選擇設計方案、混凝土現場工藝、材料等級和質量,然后合理選擇水泥、混凝土的類型和強度等級。根據地材情況,砂石的選擇和添加應符合標準。因此,應控制混凝土骨料在水、空氣、室內外濕度中的堿活性[3]。
施工過程中的施工控制措施主要包括兩個方面:施工模式和施工控制措施。鋼板定位模型的整體質量直接影響到結構工程的質量,直接關系到支撐梁和模板的設置和澆筑,以及主體承重結構本身是否足夠穩定。
根據施工的實際情況,特別是對于混凝土澆筑量大的工程,支撐面施工荷載是非常大的。為避免低溫脫模和表面溫度急劇下降造成裂縫,混凝土只有在達到一定強度后才能脫模;另一方面,在預應力大面積樓板混凝土澆筑施工的情況下,澆筑后需要設置后澆帶,將板梁隔斷。減少對混凝土固化過程的收縮應力,并減少樓板結構成本。
為避免高溫應力開裂,采用后注塑膠帶可以完全分隔地板,寬度通??刂圃?200mm~1500mm之間。除滿足施工規范外,澆筑后的澆筑區域應預留足夠的預應力空間?;炷翍?2h 內澆灌或鋪砌養護。有緩凝劑或抗滲要求的混凝土應至少澆水14d;礦渣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及混合混凝土的貯存時間不得少于7d。對于建筑樓面來說,在屋頂的角落通常有45處傾斜裂縫,這不僅是由于溫度的原因,也是由于混凝土養護不足的原因。
由于水化熱和冷卻,收縮和拉應力大于混凝土抗拉強度。反之可以有效地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強度和極限抗拉強度,避免混凝土的干燥收縮裂縫。因此,建筑工程單位在施工過程中要對施工圖的全過程進行控制。當施工檢查不符合要求時,應加強現場監督管理,并及時提醒施工單位。并保證各施工工序的安全,防止混凝土板開裂[4]。
雖然采取了一系列的控制措施,但在各種因素的影響下,建筑物樓面仍可能出現裂縫,影響結構的承載力、安全性和美觀性。樓面裂縫的處理應根據具體情況不同,如裂縫的位置、大小、成因等;如有細小裂紋,應使用硅酮密封膠;對于寬度大于0.3mm 的裂縫,應在保護層上開一個寬度為20mm 的V 型槽,然后用環氧膠或其他化學漿料密封,有效防止檢查接點處鋼筋銹蝕;在樓面裂縫處粘貼350mm~400mm寬的纖維增強復合布,在不影響工程外觀的前提下提高樓面的抗裂性。
在一些結構混凝土的施工過程中,由于混凝土中水泥的穩定性差或各種外加劑的化學反應,使混凝土結構發生破壞性裂縫。在這一點上,所有相關的混凝土應被鑿除,并按規定重新澆筑。此外,由于設計錯誤或施工技術問題,一些建筑物出現破壞性裂縫。因此,應在明確改進方法和優化工作調整方案的基礎上,立即停止施工,確定裂縫產生的根本原因,并與相關設計人員和技術人員進行聯合評估,排除相關混凝土并重新澆筑[5]。
由于應力作用,混凝土中存在多種裂縫。修補時一定要根據裂縫的具體原因選擇合理的處理方法。例如,一些混凝土結構由于受力分布不均或荷載過大而出現裂縫,影響結構的安全。將V型切口沿裂縫切開并清理干凈,然后在切口內注入環氧樹脂,用碳纖維布和膠粘劑扁鋼加固混凝土結構。
無應力裂縫主要是由混凝土收縮、溫度變化和施工振動引起的?;炷恋仄罕砻媪芽p清理干凈后,可使用環氧樹脂溶液對裂縫進行密封,保護混凝土。對于寬度為0.05mm~0.2mm 的未處理裂縫,只需將水泥砂漿按1∶2 的比例混合,再進行表面重新處理即可。裂縫較大(大于0.2mm)時,應沿裂縫開V型槽,用環氧樹脂液打孔,拉平。環氧樹脂的注射方法也可以填充混凝土地坪裂縫,有助于改善結構對裂縫的受力狀態,提高其穩定性。
上述建筑工程樓面防裂措施在實際應用中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建筑裂縫很常見,但可以通過技術手段避免或減少。關鍵是工程建設各環節通力合作,設計時認真核對計算,合理布置鋼筋結構。在施工過程中,合理調整工期和施工程序,盡量減少樓面裂縫的發生。如果樓面出現裂縫,技術人員應安排施工人員及時處理裂縫,防止主體結構的膨脹和破壞,確保建設工程的安全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