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彥
(甘肅省永昌縣清河水利管理處,甘肅永昌737206)
目前,我國水資源嚴重不足,且農業用水浪費情況嚴重,灌溉水利用率較低。提升灌溉水利用率和水分生產率,可保障糧食安全,促進水資源的可持續發展[1]。想要促進農業節水灌溉技術的進一步推廣,就應當轉變傳統的灌溉方式,根據不同區域的地理條件合理選擇節水灌溉技術。目前,較為典型的節水技術有噴灌、滴灌及微灌,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節水灌溉技術的全面發展能夠獲得更為理想的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在推廣節水灌溉技術的過程中,提升灌溉水利用率是關鍵,應當提高單位水的利用效率,從而提高作物產量。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同時也是一個極度缺水的國家,從不同地區耕地的需求量來看,東北、華北等多個地區都出現了嚴重缺水的問題[2]。由于缺水情況普遍,且灌溉面積大,灌溉用水難以滿足發展需求,嚴重影響了農業的進一步發展。為了提高水資源灌溉效率,應廣泛推廣農田水利節水灌溉技術。
近幾年雖制定了與節水相關的節能減排條例,但實踐效果并不理想,應進一步完善節水法律法規。
由于節水觀念缺失,農村地區仍然在運用傳統的灌溉方式,且沒有認識到面臨的水資源危機,因此推廣節水灌溉技術的難度較大。個別地方政府的節水意識薄弱,沒有積極主動的開展節水灌溉技術的宣傳工作,限制了農村節水灌溉技術的進一步推廣,導致節水灌溉工程的重要性被忽視,工程效益難以發揮。
節水灌溉工程項目開展過程中對技術有著較高的要求,為了進一步促進工程項目的順利開展應提高技術支持力度,尤其是在后期的運行過程中應開展相關技術培訓,從而做到可以為工程項目提供有效的技術服務。但由于節水灌溉技術的培訓力度不夠,嚴重影響了工程效益的發揮[3]。
水利專家及技術人員應當發揮自身的作用,提供具有針對性的指導。根據實際情況,綜合考慮土質及農作物種類選擇合適的灌溉技術。如密植型的農作物最好選擇噴灌技術,大田寬行種植的作物及大棚蔬菜應當選擇滴管或溝灌。節水灌溉技術的有效運用不僅可以獲得理想的投資效益,還可以實現水資源的有效利用,避免出現灌溉水資源浪費的情況。
首先,應當加大宣傳力度。在農村地區舉辦相關的宣傳活動,進一步提升群眾節水意識,并使其認識到水資源匱乏的危害,從而轉變傳統的用水觀念,應用科學合理的節水灌溉技術,在節省水資源的同時提升水資源利用率。其次,創建健全的節水規章制度。調整管理機制,合理控制成本,實現“以水養水”的良性循環,進一步提升水資源利用率。最后,創建水市場。在水市場的創建過程中應有效變革水價并確定水權,引導群眾不斷提升節約用水的意識,養成良好的用水習慣[3]。
目前,雖然農民的經濟收益不斷提高,但節水灌溉工程的創建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農民自行投資轉變灌溉方式難以實現,節水灌溉技術的推廣使用仍然需要國家的投資。灌溉條件不理想的區域,糧食生產成本高,應優先推廣節水灌溉技術,提升水利資源利用效率。
在水資源短缺的情況下應提升節水意識,結合實際情況合理確定農作物灌溉時間,不斷推廣和應用先進的農業灌溉技術,同時實現節水和農業豐收。不斷加強對農民的培訓力度,使其能夠科學務農。同時,要加大對節水灌溉技術的科研投入,促進節水灌溉技術更好發展,提升水資源利用率,從而為農業發展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