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霆
(江西環境工程職業學院,江西 贛州 341000)
隨著經濟的迅速發展,鄉村振興背景下油茶作為提升鄉村經濟收入的重要一環越發受到贛州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關注,為推動油茶產業的快速發展實施了多項改革工程,以求進一步推動贛州經濟效益的提升。但是,現階段贛州市油茶產業發展仍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和制約,包括未建立家喻戶曉的油茶品牌,缺少宣傳與推廣等,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油茶產業的快速發展。因此,應創造出新穎別致又獨具贛州特色的油茶產業品牌,為油茶產業的品牌提升、轉型注入新鮮血液,這對于推動油茶產業進一步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油茶雖然栽培歷史悠久、食用健康,但很多人因為生產周期較長等因素的限制,忽視了油茶的發展潛力,更難想象依托油茶能創造出的龐大產業鏈和發展空間,導致部分地區油茶產業的發展仍處于自用油的初級階段,基本沒有產品深加工、規模化集約化經營的企業。贛州地域以山地、丘陵地貌為主,非常適合油茶的生長和栽培,加上受政府部門以及相關政策的扶持,已經逐漸成為江西省內最大的油茶產地之一,其年產量在江西境內名列前茅,并且現階段正全面實施油茶品牌建設與推廣,以期進一步促進贛州市油茶產業的發展。截至2020年,贛州市油茶林總面積已經達到288萬畝,其中高標準、規模化的新造高產油茶林面積達123萬畝,油茶產業綜合產值已經突破84億元。
在油茶產業發展中,樹立正確的品牌意識是企業得以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據相關數據顯示,贛州市大型的油茶加工龍頭企業已經有12家,大量的知名油茶品牌不斷涌現,例如:“贛南”、“百丈泉”等。但是目前仍有部分中、小型油茶加工企業缺少足夠的品牌意識,在品牌建設上缺少相關經驗與專業知識,存在根基不穩、初窺門徑等問題。例如:某油茶品牌定位為“高端”,但是從整體包裝到廣告宣傳、推廣,均呈現出低端、廉價的感受,與其品牌定位完全相反,不僅不會提升油茶品牌的知名度以及影響度,甚至還會使消費者產生一定的抵觸心理,影響油茶產業的進一步發展。
油茶產業屬于高回報、高投入以及高風險的產業,雖然能夠給企業以及地區帶來較高的經濟效益,但同時也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據專業人士預算,每公頃油茶新造林需要投資的金額為3萬元、每公頃低產油茶林改造撫育需要投資1.5萬元,然而油茶種植區域主要集中在偏遠山區,其區域經濟以及政府的資金扶持力度有限,使得一些中、小型油茶加工企業無法在品牌建設上投入大量的資金。同時,由于油茶加工企業缺少與油茶特性相適宜的先進加工設備與技術,尤其是高檔油茶產品的研發、茶粕以及果殼的深加工等,使得油茶果實的綜合利用效果較差,并且大多數小型的油茶加工企業生產規模小、產品品質不高,導致其生產加工收益較低,根本無法承受品牌建設的費用支出。
經專業科學檢測表明,茶油與橄欖油之間的成分十分相似,并且茶油不僅營養成分比例遠高于橄欖油,而且價格也僅是一般橄欖油的一半,但是受民族品牌意識較低、油茶產品宣傳推廣力度差以及油茶品牌建設不足等因素影響,廣大人民群眾對于油茶產品的理解與認識不夠廣泛,一些經濟條件好的消費者僅對橄欖油趨之若鶩,而忽視了品質較好且性價比高的油茶產品,進而導致油茶的整體銷量以及名氣均落后于橄欖油。另外,由于部分中、小油茶加工企業過于分散,無法將區域資源優勢集中整合與合理分配,導致區域各企業間無法形成協作關系以及規模效應,進而限制了油茶品牌實力的形成。
現階段,部分油茶企業在進行品牌建設時,過于傾向“一炮而紅”、“一鳴驚人”的品牌效應,忽視了油茶品牌的成長規律,常常采用一些“奇招”或者是通過立體交叉式、地毯式等廣告轟炸的方式,雖然能夠使企業茶油品牌獲得一定的美譽度以及知名度,但是卻無法從根本上提升茶樹品牌的銷售量。如果競爭對手加大宣傳力度,或者企業自身降低宣傳投入,其品牌市場占有率就會直線下降,由此可見,這種“揠苗助長”的品牌成長模式,不僅不會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以及市場占有率,反而會在一定程度降低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對企業的長期穩定發展十分不利。
油茶加工企業若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站穩腳跟,則需要不斷增強自身的品牌建設意識,積極學習與借鑒區域內龍頭企業的品牌建設模式以及宣傳推廣方式,并進行精細化的市場調研與品牌設計,進而最大程度確保品牌建設能夠與企業的實際特點以及未來發展趨勢相契合。同時,油茶企業在經過精細化的市場調研以后,可以充分了解消費者的個性化以及多元化的消費需求,并以此為依據制定出具有針對性的解決措施,并且企業可以通過優化產品設計、商標設計、包裝設計以及服務設計等品牌形象設計的方式,有效增強消費者的購買欲望,促進油茶產業的進一步發展。
缺少足夠的資金支持,是限制油茶產業發展的一個常見問題,需要油茶加工企業充分整合政府相關政策的扶持力量以及社會資源,建立多元化的資金投入機制。具體措施如下:第一,充分利用政府部門派發的專項油茶產業發展基金,將其靈活應用于油茶深加工的科研創新當中;第二,充分借助當地民族文化以及特色資源,打造與油茶產業相關的民族特色品牌,利用區域優勢提升品牌的影響力以及知名度;第三,拓寬融資渠道,通過宣傳推廣特色品牌的方式,有效吸引各種社會資本進行融資,既能夠加大品牌建設的資金投入力度,又能夠為社會資本帶來一定的經濟效益,進而擴大油茶品牌的市場占有率。
在“互聯網+”的時代背景下,現代化信息技術廣泛應用于各行各業,傳統的品牌宣傳以及推廣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現代化的傳播需求。因此,油茶加工企業應跟上時代發展的腳步,做到與時俱進,有效借助現代化信息平臺以及網絡資源進行油茶品牌推廣,例如:微博、微信公眾號、報紙、電視以及雜志等等,既能夠擴大品牌的知名度,又能夠有針對性地吸引目標客戶,進而全面提升企業的銷售數量。同時,企業可以通過參加招商活動、展銷會活動等方式,進一步擴大品牌的影響力以及市場占有率。另外,企業可以適當借助外部力量,與營銷機構建立合作關系,確保其能夠為企業提供新穎的品牌宣傳策劃方案以及個性化的營銷方式,進而幫助企業以最新的管理理念和營銷模式,獲得大量的品牌美譽度以及忠誠度。
油茶企業在進行品牌建設時應及時摒棄以往“走捷徑”的方式,嚴格遵循品牌的成長規律,并將工作重心集中在品牌的長久培植上,確保油茶品牌能夠擁有持久的競爭優勢。因此,油茶企業應認識到科技創新的重要性,明確質量是一切品牌建設的生命與根基,只有將二者進行有機結合,才能促使企業實現低耗、優質以及高效的生產模式,確保消費者能夠形成“始于宣傳、忠于質量”的消費忠誠度。另外,企業應樹立先進性的戰略目標,認識到油茶品牌建設是一個集加工、生產以及銷售于一體的過程,需要在產前、產中以及產后的各個方面均具有品牌意識,進而全面提升油茶產品的質量,增強油茶品牌的競爭優勢,推動油茶產業發展。
綜上所述,加強品牌建設不僅能夠有效提升油茶產品的銷售數量,提升贛州的整體經濟效益,還能夠增強油茶產業的市場影響力以及品牌知名度,對促進油茶產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但是,現階段贛州市油茶品牌建設中仍存在油茶加工企業品牌意識淡薄、品牌建設投資力度不足、民族特色品牌推介不力以及企業忽視品牌成長規律等問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油茶產業的進一步發展。因此,應積極強化企業品牌建設意識、建立多元化資金投入機制以及加大品牌形象宣傳力度,同時不斷培植品牌持久競爭優勢,推動油茶產業長久、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