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共佳木斯市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辦公室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佳木斯市委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和省委關于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部署要求,立足大局大勢,圍繞主題主線,突出特色特點,精心謀劃布局,推動黨史學習教育高質量開展,全市黨史學習教育實現了良好開局,呈現了有力有序推進的良好態勢。
以提供強有力的組織保障為重點,堅決扛牢壓實政治責任,建強指揮體系,精心排兵布陣,加強科學指導,有力地推動黨史學習教育扎實開展。
建強組織領導。成立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抽調精干力量組建領導小組辦公室。制定印發《領導小組工作規則》《領導小組辦公室工作規則》,細化職責分工,壓實工作責任,保障規范運行。第一時間召開全市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2次召開市委常委會會議、2次召開領導小組會議、8次召開領導小組辦公室會議、9次召開成員單位聯席會、16次召開工作調度會,及時傳達上級精神,研究解決工作中出現的新問題、新情況,確保黨史學習教育高標準高質量起步開局。
做強頂層設計。精心研究制定《全市黨史學習教育實施方案》和《黨史學習教育學習研討活動方案》《“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方案》《市委常委班子黨史學習教育工作方案》《黨史學習教育典型培育宣傳推廣方案》等子方案,明確工作重點、推進措施、完成時限、責任分工。
加強工作指導。市級四個班子成員帶頭深入基層調研指導黨史學習教育,發現解決疑難問題。市委領導小組成員多次帶隊深入各縣(市)區和基層黨組織開展調研指導,確保學習教育方向不偏、內容不空、力度不減、取得成效。成立8個巡回指導組,召開巡回指導工作部署會議,印發巡回指導工作要點,開展巡回指導工作專題培訓。巡回指導組深入指導地區和單位61次,把方向、釋疑惑、提質量、促落實,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走心。
牢牢把握“六個進一步”的要求,堅持分類施教,采取潛心自學、體驗導學、專題研討、互動促學等形式,組織黨員干部系統學習黨的歷史,深刻領悟黨的創新理論,引導黨員干部和社會各界常學常新、常思常悟、常研常得。
以上率下全員學。以縣處級領導干部為重點,充分發揮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頭雁”作用,組織開展以“深學黨的歷史、感悟思想偉力”為主題的學習教育活動,構建“自學+研學”“實景+沉浸”“講授+體會”“學習+破題”的學習體系,市委常委班子成員率先垂范,帶動全市各級領導班子開展理論學習890次,累計參學8.1萬余人(次);組織市級四大班子領導干部和市直各部門主要領導干部開展為期三天的黨史學習教育專題讀書班,通過封閉自學、集中輔導、參觀學習、專題研討等方式,深化黨員干部對黨史的認識和理解,汲取智慧力量,激發干事創業熱情。
針對農村黨員,通過編印“口袋書”、開辦“農民夜校”、上情景黨課、送學上門等方式,保證文化偏低、年老體弱黨員學得懂、學得好,先后舉辦“農民夜校”16次,上情景黨課7次,義務送學8次。針對社區黨員,舉辦書記、委員領學班,利用“紅色講堂”、共享閱讀空間設立“初心自習室”,建立“紅色驛站”,為社區黨員和流動黨員集中學習提供場所。針對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黨員,設立“讀書角”,引導其利用上班前、午休時、下班后開展自學;播放影視專題片,通過組織集中觀看交流,增強黨員意識。針對機關事業單位黨員,通過舉辦讀書班、研討班,開展“周周講”“微黨課”等活動,引導其充分利用“學習強國”等學習平臺精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問答》《論中國共產黨歷史》等學習書目,推動黨史學習教育縱深拓展。針對青少年群體,組織開展了“黨史學習教育進校園”系列活動,采取“現場教學+線上直播”的方式,通過組織20萬師生共上一堂黨史課、開設“嵌入式微黨課”等形式,團結帶領廣大青年堅定不移跟黨走。
宣講闡發延展學。組建563支由黨員干部、專家學者等不同層面、不同身份人員構成的宣講隊伍及宣講小分隊,開展集中備課和宣講骨干專題培訓,確保宣講準確性、權威性。依托“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萬家”“三會一課”等載體,利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等陣地,采取“領導干部帶頭講、邀請專家重點講、支部書記輪流講”的方式,緊密聯系黨員干部生產生活實際和身邊發生的變化,開展有針對性的宣講1900余場,覆蓋28.1萬余人(次),有力地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入腦入心。
活化形式創新學。在豐富學習內容上,深入挖掘本地特色紅色文化資源,將文獻紀錄片《鐵血三江》《決戰黎明》和電視專題片《三江探秘》等一批反映佳木斯地區革命歷史的文藝作品納入學習內容。同時,組織全市廣大文藝工作者,堅持精品意識,集中優勢資源和力量,圍繞我市抗聯文化、知青文化、北大荒文化等,以“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為主題,創作推出一批歌曲、舞蹈、相聲、小品等有溫度、有情感、接地氣的文藝精品,重點打磨提升話劇《冷云》,創作話劇《大糧倉》,編纂《佳木斯通史》,創作革命歷史題材小說《突圍》,舉辦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書法展、美術展,激發干部群眾愛黨愛國、干事創業的熱情。
在靈活學習方式上,發揮互聯網傳播優勢,組織權威黨史研究專家錄制宣講視頻,制成網絡慕課,以H5、VR、微視頻等形式,通過“掌上佳木斯”“智慧佳木斯”等融媒體平臺,特別是快手、抖音等新媒體平臺廣泛傳播。在開辟第二課堂上,將黨史學習教育搬到市博物館、劉英俊紀念館、東北銀行錢幣展覽館、東北抗聯雕塑館等17個黨史學習教育“實景課堂”,組織開展專題活動,引導黨員干部在緬懷先烈中感悟崇高,在追尋奮斗足跡中鼓舞斗志。
從“三最”入手,按照“四個一批”的要求,注重引導黨員干部深化對黨的性質宗旨的認識,把學習成效轉化為責任擔當、務實作風和為民行動,真心實意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
領導帶頭親力親為辦實事。開展“學黨史強宗旨、走好群眾路線”實踐活動,市委常委帶頭深入生產生活一線和黨建聯系點開展專題調研。通過實地調研、“走流程”等形式,傾聽群眾訴求,發現和解決實際問題。各級領導干部通過深入走訪、搭建平臺、分類施策三項舉措,幫助企業破解發展難題,已解決企業訴求1.3萬余個,落實惠企政策4.4萬余條,為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投放資金30余億元,兌現減稅降費9600萬元。截至目前,全市縣處級以上領導干部開展“走流程”565次,發現并解決問題792個,其中市級黨政班子成員“走流程”15次,發現問題25個,解決問題21個。
突出重點難易結合辦實事。圍繞10個專項行動、7項重點任務,領導小組辦公室召開由25家牽頭單位參加的專項工作推進會,靶向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各部門把察民情訪民意作為“我為群眾辦實事”的第一步,采取請進來、走出去等方式,廣泛征求群眾意見建議,梳理問題、列出清單,并認真研究制定具體辦實事事項工作臺賬。實踐活動組經過5輪面對面反復商討,匯總17個重點辦實事事項,初步形成65項市級辦實事臺賬,按照“先易后難”原則,確定3月底、6月底和活動結束前三個時間節點,限時完成、分批推進,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
按照“啟動即開始”的要求,3月20日,第一批15件民生實事通過政府門戶網站、報紙、“兩微一端”等媒體向社會公示。截至目前,全部免除市戶籍人口殯葬基本服務費、全面取消市域內轉診限制2項實事已于4月底前完成,減少群眾殯葬支出共計86.5萬元,近1100戶家庭受益。各地在解決一批群眾急盼的大事基礎上,聚焦群眾身邊的煩心事,集中力量加以解決。富錦市聚力解決“小訴求、小案件、小矛盾、小隱患、小麻煩、小意見”等“六小”問題,幫助群眾實現“微心愿”。佳木斯市向陽區以“走辦提”為載體,通過走網格、走街路、走流程、走企業、走工地、走出去等形式,為基層群眾辦實事,切實提升工作能力。
志愿服務文明實踐辦實事。全市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緊貼群眾實際需求,結合黨建引領網格化基層治理和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創新“亮身份、當先鋒、做表率”載體,通過主題黨日、“雙報到、雙服務、雙評議”等有效形式,廣泛開展志愿服務活動。組織4萬余名在職黨員下沉網格,開展志愿服務活動6100余次。依托縣鄉村三級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組織開展文明宣傳、愛國衛生、便民利民、愛心送暖等主題志愿服務活動1706次,參與志愿人數達2.5萬余人次,發放宣傳單、明白卡2萬余張,清掃街面、清洗公共設施300余處,清理村屯路邊溝垃圾2.6萬余延長米,為廣大基層群眾解決實際問題800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