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 靜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鮮明提出“九個必須”的寶貴經驗和實踐要求。這“九個必須”揭示了過去我們為什么能夠成功、未來我們怎樣才能繼續成功的深刻道理。學習領悟和自覺踐行“九個必須”必將激勵全黨在新征程上更加堅定、更加自覺地牢記初心使命、開創美好未來。
“九個必須”源于我們黨百年波瀾壯闊的奮斗歷程,是我們黨在100 年不懈奮斗中獲得的寶貴經驗。以史為鑒、開創未來,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堅強領導。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歷史充分證明,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和人民選擇了中國共產黨。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黨和國家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運所系。以史為鑒、開創未來,必須團結帶領中國人民不斷為美好生活而奮斗。我們黨的百年歷史就是一部為民造福史。中國共產黨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與人民休戚與共、生死相依,沒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從來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團、任何權勢團體、任何特權階層的利益。以史為鑒、開創未來,必須繼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我們黨的百年歷史就是一部理論探索史。中國共產黨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堅持實事求是,從中國實際出發,洞察時代大勢,把握歷史主動,進行艱辛探索,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指導中國人民不斷推進偉大社會革命。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歸根到底是因為馬克思主義行。以史為鑒、開創未來,必須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我們黨的百年歷史就是一部不懈奮斗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黨和人民歷經千辛萬苦、付出巨大代價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道路。我們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動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協調發展,創造了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以史為鑒、開創未來,必須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我們黨的百年歷史就是一部勇于斗爭史。實現偉大夢想就要頑強拼搏、不懈奮斗。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同時必須準備付出更為艱巨、更為艱苦的努力。以史為鑒、開創未來,必須不斷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我們黨的百年歷史就是一部自身建設史。我們黨歷經千錘百煉而朝氣蓬勃,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們始終堅持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不斷應對好自身在各個歷史時期面臨的風險考驗,確保我們黨在世界形勢深刻變化的歷史進程中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在應對國內外各種風險挑戰的歷史進程中始終成為全國人民的主心骨。
“九個必須”凝聚著中國共產黨的百年歷史經驗,科學回答了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領導核心、執政宗旨、理論指導、戰略支撐、外部環境、力量源泉等諸多重大問題,具有很強的思想性、針對性和指導性。
其一,深化了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的認識。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指出,只有無產階級才可以承擔起推翻資本主義、建立社會主義這一歷史重任,同時強調無產階級必須要組織成為政黨,才能承擔起自身的這一歷史使命。1871年,馬克思進一步明確指出,“無產階級在反對有產階級聯合力量的斗爭中,只有把自身組織成為與有產階級建立的一切舊政黨不同的、相對立的政黨,才能作為一個階級來行動”,才能“保證社會革命獲得勝利和實現革命的最高目標——消滅階級”。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在這里極為清晰地表達了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那就是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換言之,無產階級政黨實現絕大多數人根本利益的基本路徑,就是要建立、完善和發展社會主義制度,這也就意味著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完善和發展都離不開共產黨的領導。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赝袊伯a黨百年波瀾壯闊的非凡歷程,我們確信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三最”的認識基于中國共產黨成為中國革命勝利、中國社會主義建設成就、改革開放取得成功和新時代偉大成就根本保證的歷史事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以史為鑒、開創未來,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堅強領導”,既是對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繼承,又是對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認識的不斷深化,對共產黨執政規律認識的不斷深化。
其二,深化了社會主義建設規律的認識。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明確提出“兩個必然”理論,提出了社會主義必然取代資本主義的歷史規律,但如何建設社會主義只能處于對未來社會的預想之中。蘇聯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實踐,為我們初步探索了在不發達國家如何建設社會主義的經驗和做法。幾代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國情緊密結合、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緊密結合,在積極借鑒人類文明優秀成果的基礎上,通過艱辛探索、不懈奮斗,獨立自主地開創了中國式現代化新路,這條道路最本質的特質就是具有中國特色、講述中國故事、提供中國方案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中國式現代化新路是根植于中國大地、反映中國人民意愿、適應中國和時代發展進步要求的科學社會主義,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中國式現代化新路是一條既順應世界歷史發展潮流又符合中國國情的現代化道路,為世界上廣大發展中國家提供了可以借鑒、可供選擇的中國智慧、中國方案。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以史為鑒、開創未來,必須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對我們黨百年奮斗特別是在社會主義建設中“走自己的路”的歷史經驗的總結;提出“創造了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是對社會主義建設規律的新概括,進一步提升了我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時代價值和世界意義的新認識,進一步提升了我們對有5000 多年文明史的中華民族對人類文明新貢獻的認識。
其三,深化了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耙允窞殍b、開創未來,必須不斷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對中國共產黨為世界謀大同的天下情懷的系統總結。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就始終關注人類前途命運,同世界上一切進步力量攜手推進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始終是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習近平總書記首次提出“全人類共同價值”的基本概念并對其內涵做了高度凝練,這是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豐富和拓展,“和平、發展”始終是全人類共同的期盼,把它與“公平、正義、民主、自由”并列納入全人類共同價值,反映了全世界人民熱愛和平、尋求發展的美好愿望和價值追求,在理論層面大大深化了我們對全人類共同價值的認識。
“九個必須”著眼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提出兩大方面的根本要求。
一是奮進新征程,對我們黨自身提出根本要求。一方面要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新的征程上,我們必須堅持黨的全面領導,不斷完善黨的領導,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牢記“國之大者”,不斷提高黨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水平,充分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另一方面要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勇于自我革命。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新的征程上,我們要牢記打鐵必須自身硬的道理,增強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的政治自覺,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繼續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不斷嚴密黨的組織體系,著力建設德才兼備的高素質干部隊伍,堅定不移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堅決清除一切損害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的因素,清除一切侵蝕黨的健康肌體的病毒,確保黨不變質、不變色、不變味,確保黨在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進程中始終成為堅強領導核心。
二是奮進新征程,對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提出根本要求。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新的征程上,我們必須緊緊依靠人民創造歷史,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站穩人民立場,貫徹黨的群眾路線,尊重人民首創精神,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維護社會公平正義,著力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和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推動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從黑龍江省情況看,必須堅持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緊扣“六個強省”“十個新突破”的發展戰略,扎實做好“三篇大文章”,實施“百千萬”工程,推動現代化新龍江建設取得新成效。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協同推進人民富裕、國家強盛、中國美麗。必須增強憂患意識、始終居安思危,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統籌發展和安全,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深刻認識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帶來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認識錯綜復雜的國際環境帶來的新矛盾新挑戰,振奮精神,樹立信心,弘揚龍江“四大精神”,傳承黑土地上的紅色基因,堅決扛起維護國家“五大安全”的政治責任,守好祖國的“北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