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亓 利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這一百年來開辟的偉大道路、創造的偉大事業、取得的偉大成就,必將載入中華民族發展史冊、人類文明發展史冊!”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史,就是一部探路史、一部尋路史,而“走自己的路,是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立足點,更是黨百年奮斗得出的歷史結論。”建黨初期,我們付出血的代價悟出了要走自己的路的道理;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我們在曲折探索中奮起,再次做出了走自己的路的抉擇,并且取得了成功;今天,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以史為鑒、開創未來,必須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是錨定走自己的路的政治宣言。
建黨初期,我們黨經歷了從“走俄國人的路”到走自己的路的轉變和探索。毛澤東同志指出:“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十月革命幫助了全世界的也幫助了中國的先進分子,用無產階級的宇宙觀作為觀察國家命運的工具,重新考慮自己的問題。走俄國人的路——這就是結論?!薄白叨韲说穆贰笔亲呱鐣髁x道路的方向性選擇,這毫無疑問是正確的。但同時“走俄國人的路”也意味著走發動工人運動實現革命目標的具體道路的選擇,這導致黨成立之初,致力于組織領導工人運動,開展罷工斗爭。在大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了多次工人運動,擴大了在全國的影響力,但是卻沒有觸及到中國革命的基本問題,即土地問題。這也說明黨在建立之初對中國革命的性質和特點沒有客觀的判斷。大革命失敗后,我們黨才認識到這個問題,黨的六大科學分析了中國社會的性質,明確指出,中國仍然是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國家,中國革命現階段的性質是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必須發動農民,解決土地問題。毛澤東同志領導的秋收起義和建立井岡山根據地,點燃了工農武裝割據的星星之火,為中國革命探索出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這樣一條前人沒有走過的正確道路,并引領中國革命走向勝利,建立了新中國。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我們又經歷了從“以俄為師”到“以蘇為鑒”的轉變和探索。毛澤東同志在黨的八大致開幕詞時滿懷信心地說,我們“一定能夠一步一步地把我國建設成為一個偉大的社會主義工業化的國家?!苯涍^慎重思考,他提出要以蘇聯經驗教訓為借鑒,獨立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毛澤東同志明確提出:“最重要的是要獨立思考,把馬列主義的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具體實際相結合。民主革命時期,我們吃了大虧之后才成功地實現了這種結合,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F在是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我們要進行第二次結合,找出在中國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道路。”盡管這一時期的道路探索出現了曲折,但為在新的歷史時期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寶貴經驗、理論準備和物質基礎。因此,鄧小平同志在黨的十二大開幕詞中明確提出:“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同我國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這就是我們總結長期歷史經驗得出的基本結論?!眱纱无D變、兩次結合告訴我們,走自己的路,這是我們黨歷經磨難和探索而得出的結論。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黨和人民歷經千辛萬苦、付出巨大代價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來之不易。它是在改革開放40 多年的偉大實踐中得來的,是在新中國成立70 多年的持續探索中得來的,是在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偉大社會革命100 年的實踐中得來的,是在近代以來中華民族由衰到盛180 多年的歷史進程中得來的,是在世界社會主義500 多年波瀾壯闊的發展歷程中得來的,是在對中華文明5000 多年的傳承發展中得來的。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實現了黨和國家工作重心的轉移,開啟了改革開放新時期。以鄧小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和理論勇氣進行改革開放,成功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以后,以江澤民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蘇東劇變,世界社會主義遭受嚴重曲折的嚴峻考驗面前捍衛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成功地推進了21 世紀。黨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錦濤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堅持走科學發展道路,開始形成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體布局,著力推進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成功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堅持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接續奮斗,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發生歷史性變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續寫了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嶄新篇章。因此,必須一以貫之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方向。
從鄧小平同志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到今天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走自己的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展示了我們的道路自覺和道路自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創造了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獨特的文化傳統,獨特的歷史命運,獨特的國情,注定了中國必然走適合自己特點的現代化發展道路。1979 年,鄧小平同志在會見英中文化協會執委會代表團時,提出“中國式的四個現代化”的概念,指出:我們定的目標是在本世紀末實現“四個現代化”。我們的概念與西方不同,我姑且用個新說法,叫作“中國式的四個現代化”。1983 年會見北京科學技術政策討論會的外籍專家時,鄧小平同志再次明確表示:“我們搞的現代化,是中國式的現代化。我們建設的社會主義,是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p>
今天,我們可以告慰鄧小平同志的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不斷奮進中,我們創造了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這條現代化新道路體現在,我們超越了蘇聯模式,實現了從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到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從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開放的歷史性轉變;形成了對資本主義制度的比較優勢,在兩種社會制度的抗爭中逐步展現出社會主義的強大生命力和優越性。這條現代化新道路體現在,我國的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我們要在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實現現代化、使14 億多人口同時邁進現代化,這是“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大變革”;我國的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是在社會主義制度框架下實現的現代化,意味著打破了只有資本主義才能實現現代化的謬論,是體現社會主義本質的現代化,意味著為人類提供了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范式,這是“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大變革”;我國的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我們推動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協調發展,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我國的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我們不搞弱肉強食、不搞零和博弈、不搞侵略奴役,始終是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這表明中國式現代化在實現的目的、規模、方法、途徑等方面都具有獨特性。我們創造了人類文明的新形態,為人類解決共同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引領人類文明進步事業不可逆轉地走向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正確道路,為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選擇。所以我們莊嚴宣告,開創未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新的征程上,我們必須堅持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推進科技自立自強,保證人民當家作主,堅持依法治國,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協同推進人民富裕、國家強盛、中國美麗。
走自己的路,就要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1921 年中國共產黨誕生,這是開天辟地的大事變。之所以是開天辟地的大事變,就在于只有中國共產黨選擇的社會主義的奮斗目標和前進方向,深刻改變了近代以后中華民族發展的方向和進程,深刻改變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途和命運。100 年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進行的一切奮斗、一切犧牲、一切創造,歸結起來就是一個主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100 年來,中國共產黨創造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成就,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創造了根本社會條件;創造了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偉大成就,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創造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成就,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充滿新的活力的體制保證和快速發展的物質條件;創造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成就,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更為完善的制度保證、更為堅實的物質基礎、更為主動的精神力量。100 年來的實踐證明,只有社會主義能夠救中國,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能夠發展中國,只有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我們的必由之路。
走自己的路,就要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境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歸根到底是因為馬克思主義行。這是一個重大的判斷和理論創新,第一次闡述了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與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三者之間的關系。馬克思主義之所以來到中國,是因為馬克思主義的創立和拯救中華民族的歷史性課題都產生于十九世紀中葉,這是歷史的契合。但是,馬克思主義來到中國并不自然地就發揮作用。正如毛澤東同志所指出的:“馬克思列寧主義來到中國之所以發生這樣大的作用,是因為中國的社會條件有了這種需要,是因為同中國人民革命的實踐發生了聯系?!边@個聯系,就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我們黨的歷史,就是一部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就是一部不斷推進理論創新、進行理論創造的歷史?!白咦约旱穆贰笔俏覀兺七M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要著力點。在新時代,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要把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緊密聯系黨和國家事業發生的歷史性變革,緊密聯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新實際,緊密聯系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重大變化,緊密聯系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和各項任務,進一步感悟思想偉力,增強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全黨的政治自覺,把黨的創新理論轉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力量,不斷提高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能力。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境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還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這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大創新。馬克思曾說:“中國社會主義之于歐洲社會主義,也許就像中國哲學與黑格爾哲學一樣?!蓖瑯樱R克思主義傳入中國,并最終扎根中國大地、開花結果絕不是偶然的,而是同我國傳承了幾千年的優秀歷史文化和廣大人民日用而不覺的價值觀念相通的。我們要堅定文化自信,深入研究這一新征程上的偉大課題。
走自己的路,就要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創造制度優勢、體系治理的高效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是簡單延續我國歷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簡單套用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設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國家社會主義實踐的再版,也不是國外現代化發展的翻版,其背后密碼在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獨特優勢。制度優勢是一個國家的最大優勢,制度競爭是國家間最根本的競爭,新中國70 多年取得的歷史性成就,充分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保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具有深厚的歷史底蘊,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植根中國大地、具有深厚中華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擁護的制度和治理體系,是具有強大生命力和巨大優越性的制度和治理體系,是能夠持續推動擁有14 億多人口大國進步和發展、確保擁有5000 多年文明史的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制度和治理體系。我們要在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在開啟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建設的新征程中抓緊制定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急需的制度、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新期待必備的制度,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不斷自我完善和發展、永葆生機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