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雅利 焦宏業 王 磊 史麗麗 范子洋 張利英 史明山
(邯鄲市農業科學院 河北 邯鄲 056001)
鮮食玉米是一種清香甜糯、營養價值高的鮮嫩玉米,近年來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喜愛。主要包括3 種類型:甜玉米、糯玉米和甜糯玉米,在乳熟末期或蠟熟初期采收,產值比普通玉米高出一倍多,經濟效益顯著,種植面積逐年擴大。河北省中南部氣候適宜,夏播玉米生長期雨熱同季,適合玉米生長,種植鮮食玉米市場前景廣闊。
目前市場上鮮食玉米品種繁多,需要綜合考慮很多因素:產量、農藝性狀、口感風味等。我們應該根據市場需求,盡量選擇在當地推廣面積較大、口碑較好的國審鮮食玉米品種種植。糯玉米以白色的糯性品質最好,比較優秀的糯玉米有中糯2 號、墾粘1 號、蘇玉糯5 號等;甜玉米品種有粵甜28、榮玉甜9 號、粵甜試3、雪甜7401 等,甜+糯玉米品種有農科玉368,南甜糯601、正韓彩甜糯628、京甜糯807、白甜糯1888、萬糯188 等等。
河北省中南部地區春季以4 月下旬至5 月上旬播種為宜,玉米發芽最適溫度為28 ℃~35 ℃,最低溫為8 ℃~10 ℃,一般以地表土層5~10 cm,溫度在10 ℃以上時播種。地溫低、墑情差應適當深播,覆土5~6 cm;反之則要適當淺播,覆土3~4 cm。沙土地要深些,粘土地則要淺一些。對于墑情較差的地塊,播種前應先造墑,施足底肥,然后及時播種。鮮食玉米應根據上市季節,采用分期播種的方法,最好是早中晚熟品種搭配,延長供給時間,滿足市場需求。
鮮食玉米種植要協調單株與群體關系,以獲得最佳的收獲穗數。種植密度與品種、土壤肥水而不同,早熟品種密植,晚熟品種稀植;地力肥沃的地塊密植、地力瘠薄的地塊稀植;植株繁茂、單株生產力強的品種稀植,植株矮小、早熟品種密植。一般種植密度為7 萬~8 萬株/hm2,株距與隨密度成反比。用寬窄行方式進行地膜覆蓋,寬行為70~80 cm,窄行為40~50 cm。確保播種質量,無缺苗斷壟現象。
鮮食玉米與其他類型玉米雜交時會出現串花粉現象,使嫩穗失去甜性,影響品質。因此需要隔離種植,防止串粉。隔離有空間隔離和時間隔離兩種。空間隔離,即其周邊300 m 以上的田塊不能種植其它類型玉米;時間隔離是將鮮食玉米和其它玉米錯期播種,花粉期相差半個月以上,春播間隔30 d,夏播間隔20 d。
玉米本身秸稈高大,生物產量高,需要肥水較多,因此,玉米豐產施足基肥至關重要。土壤肥力較差的地塊應施足有機肥,畝施優質有機肥4~ 5 m3,玉米專用復合肥50 kg 左右。氮磷鉀肥最好按一定比例配合好,氮肥總量不應低于50%。拔節后至大喇叭口期還應追施一次氮肥,一般追施尿素25 kg 左右。
春播鮮食玉米播種前應先造墑再播種,這樣做的好處是播種后地溫提升快,有利于出苗和生長。夏播如果墑情不好應及時澆蒙頭水,保證出苗整齊。對于病蟲害較重的地塊,苗出齊后及時噴高效氯氟氰菊酯防治地老虎。玉米播種后出苗前及時噴施苗前除草劑進行封閉除草,用莠去津類膠懸劑和乙草胺乳油(或異丙甲草胺)混合兌水在播后苗前土壤較濕潤時進行土壤噴霧。噴霧要均勻,不重噴、不漏噴。鮮食玉米應注意防治玉米螟,在大喇叭口期用1.5%的辛硫磷顆粒劑或呋喃丹顆粒劑,直接撒放于喇叭口內,穗期防治可用50%或80%的敵敵畏乳劑600~ 800 倍液,或用90%的敵百蟲800~1 000 倍液,或75%的辛硫磷乳劑1 000 倍液,噴霧于雌穗頂部。生長期間視情況澆水,苗期掌握適當蹲苗,后期一促到底,不能缺水。
鮮食玉米的適宜采收期比較短,最佳采收期為授粉后的22~25 d,即乳熟末期,籽粒胚乳尚處于濃漿狀態,此時的甜度與糯性剛剛好,應盡快采收上市。對于不能及時上市的鮮食玉米應盡快放入冷庫貯存,以延長保存時間。春播的鮮食玉米采收期相對較短,秋播鮮食玉米采收期可適當延長。鮮食玉米采收后應特別注意保鮮,一般帶苞葉采收,不能長時間堆放,運輸過程中注意降溫,盡可能延長保鮮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