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旦國王侯賽因、朝鮮領導人金日成、中東雄獅阿薩德,這些曾在國際舞臺吒咤風云的政壇人物,大都是20世紀五六十年代民族獨立解放斗爭時期上臺,歷經滄桑和風雨后仍大權在握。他們去世后,都分別把權杖交給了兒子,在當今風云變幻的國際政壇上,這些第二代領軍人物是否已能滿載父輩的期望而展翅飛翔?

阿卜杜拉:有其父必有其子
1999年2月7日,約旦國王侯賽因患癌癥溘然長逝,由一周前剛被立為王儲的長子阿卜杜拉接掌王位。
侯賽因是世界上在位時間最長、最富有傳奇色彩的國王。1952年侯賽因開始執政,當時約旦政局危機重重,他雷厲風行地采取各種強硬措施,鞏固了國內的統治。此后,他又實行自由化經濟,鼓勵私人投資,挽救了處于崩潰邊緣的約旦經濟,一度被國際經濟界譽為“中東經濟奇跡”。在外交上,侯賽因致力于中東和平進程,在1994年與以色列簽署了著名的約以和約,為動蕩不安的中東地區注入了希望。這樣一位德高望重、聲譽卓著的老國王,使新國王面臨著極大的繼位壓力。
接過王位的阿卜杜拉,其實也接過了問題叢生的國內政務。約旦國土只有9.61萬平方公里,卻要養活450多萬的人口,其中70%是巴勒斯坦人。自然資源尤其是水資源奇缺,大部分食品需要從外國進口。自90年代以來,約旦經濟一直萎靡不振,外債高達700億美元,失業率則居高不下。在對外關系上,阿卜杜拉還要接替父親推進中東和平進程的重任。
在眾多的期望與壓力下,37歲的阿卜杜拉被“趕鴨子上架”,此前,他不過是一名職業軍人,從沒有過任何治國經驗。然而,在西方接受過教育的阿卜杜拉,并沒有亦步亦趨地遵從父親的治國理念,他傾向于開放、民主、國際慣例和市場經濟,上任伊始便宣布將把約旦建成自由經濟條件下的君主立憲國家。
為了懲治腐敗,阿卜杜拉經常喬裝打扮成平民或記者,以微服私訪方式深入到政府部門中了解情況,有些被揪出有腐敗行為的官員甚至不知自己何時露了馬腳。他還親自體驗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取得第一手材料以制定有利于他們的措施。在這一點上,老國王侯賽因由于鞏固權力時樹敵太多,經歷了多次暗殺、槍擊、投毒事件而死里逃生,心有余而力不足。
年輕的阿卜杜拉與父親最大的不同,體現在他對發展高科技產業的敏銳性。在王后拉尼婭的極力支持下,他決定把約旦建成中東的硅谷,雖然這一決定遭到國內保守勢力的反對,但阿卜杜拉依然力排眾議,甚至在中小學中普及計算機教育。此外,阿卜杜拉有著較為民主、開放的觀念,這一點在王后拉尼婭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拉尼婭是個現代化的王后,她的許多行為觀念與阿拉伯世界格格不入,如不戴面紗,在長袍下面穿著漂亮的晚禮服,經常隨國王出訪,批評法律及參與國內政治等,這些被視為阿拉伯婦女大忌的行為卻得到阿卜杜拉的極力支持。看來,這位新國王不僅沒有讓世人失望,在某些地方還甚至遠遠超過了父親。

金正日:揭神秘面紗 變魅力領袖
多年來,在西方傳媒的渲染下,朝鮮領導人金正日被描繪成充滿神秘色彩的統治者。大家只知道他瘋狂熱愛電影,收藏的上千套電影拷貝足以開設一家電影圖書館。當然,這只不過是西方媒體的偏頗報道,他的真實面目始終被一層神秘的面紗所掩蓋。
父親金日成病逝后,金正日接過棒后的朝鮮,自然災害頻生,國家經濟面臨嚴重困難,糧食供應不足,大大影響人民生活。在政治上,金正日也接過全球最孤立的政權,國民日常生活十分封閉,對外部世界幾乎一無所知,韓朝兩國之間的關系也劍拔弩張,為東亞地區的安全埋下隱患。
然而,繼承治國大業6年后的金正日,以朝鮮半島為外交舞臺,給世界帶來了諸多的驚喜。他歡迎韓國總統金大中到朝鮮,為兩國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一直處于敵對狀態的冷漠關系,帶來一次歷史性的突破。而他在這場戲里的演出揮灑自如,令西方人大跌眼鏡,刮目相看。
金日成在位時,也曾為結束朝鮮半島分裂的悲劇做出過不懈的努力,但始終沒有取得真正的突破。在這一點上,金正日的步子比父親跨得要大。去年6月,金正日宣布6月份“雙金會面”,這一消息令全世界為之震驚。韓朝峰會上,金正日對金大中以長輩之禮相待,顯現出的親切幽默以及熱情的微笑,更將過去西方媒體對他的負面報道一掃而光。接下來,金正日在國際舞臺上展開一系列的外交活動,成為國際媒體追蹤的亮點,他的政治魅力也發揮得淋漓盡致。這一切讓美國總統克林頓再也耐不住寂寞,感受到自己在朝鮮半島上將喪失主導地位的危機,不得不改變姿態加快和朝鮮的對話。10月下旬,美國國務卿奧爾布賴特專機抵達平壤,展開了朝美之間的破冰之旅。今年年初,金正日將親臨漢城訪問,他的個人風頭和外交成就將達到前所未有的“高潮”。
向世界敞開大門,使金正日不僅贏得經濟援助,提高了朝鮮在國際上的地位, 約旦國王侯賽因、朝鮮領導人金日成、中東雄獅阿薩德,這些曾在國際舞臺吒咤風云的政壇人物,大都是20世紀五六十年代民族獨立解放斗爭時期上臺,歷經滄桑和風雨后仍大權在握。他們去世后,都分別把權杖交給了兒子,在當今風云變幻的國際政壇上,這些第二代領軍人物是否已能滿載父輩的期望而展翅飛翔?自己也大展政治魅力,成為全球焦點。

巴沙爾:青出于藍而勝于藍
在眾多的第二代領導人中,敘利亞現任總統巴沙爾起初是最不情愿承繼父業的一個。他本想做一個富足的眼科醫生,平靜地度過一生,但這一切因哥哥巴希爾(阿薩德原定的接班人)出車禍去世而結束。在巴希爾去世后,阿薩德便把在倫敦學醫的巴沙爾召回身邊,著手培養這位未來的接班人。
在阿薩德的精心栽培下,巴沙爾逐漸在中東政治舞臺上嶄露頭角,并且在國內嚴厲打擊走私和反腐敗過程中樹立了威望,贏得敘利亞人的尊重。去年6月10日,素有“鐵腕雄獅”之稱的阿薩德突然撒手人寰,34歲的巴沙爾第二天便被推舉為總統候選人,敘利亞人民議會還因此修改敘利亞憲法第83條關于總統年齡的條款,為巴沙爾上臺鋪平了道路。
在敘利亞人心目中,前總統阿薩德是一位杰出的領袖,是阿拉伯人的驕傲。而對于新總統巴沙爾,人們則希望他能像父親一樣長袖善舞,擔當起治國的重任。實際上,接受過西方教育,精通英、法兩種語言和熱愛上網瀏覽的巴沙爾,與憑著軍方力量奪取政權的父親有著截然不同的政治魅力。他在未上臺之前,即表明其政策路線與父親有別。在某種程度上,阿薩德實行的是獨裁統治,而巴沙爾則表示:“我不會一個人獨攬大權,相信需要有開放渠道,接受來自各方面的意見和觀點。”這表明巴沙爾已朝民主政治邁進一大步。此外,知識分子出身的巴沙爾深切認識到科技在未來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十分重視推廣計算機的應用與普及,并極力敦促敘利亞人發展網絡事業。這種緊跟潮流的做法,顯現出巴沙爾作為新一代領導人所具有的現代氣息。去年10月1日,巴沙爾對埃及進行訪問,是他當上總統后首次在地區政治舞臺上展現風采,這表明巴沙爾已完全控制國內政局,他將如父親一樣繼續在中東地區事務中發揮重要作用。G(雨 樺)
《海外星云》(2001年01期)
海外星云 2001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