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進入新世紀,中國共產黨人對治國理政,對如何更好地為人民服務的思考從未停止。從“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到科學發展觀,再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幾代共產黨人完成了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構建,并不斷注入新鮮活力。本期,小編姐姐將帶領大家一起回顧新世紀在黨的思想引領下,我們的國家克服了哪些困難,又創造了哪些成就!
習近平總書記曾說:“社會主義是干出來的,新時代是奮斗出來的。”千千萬萬奮斗在各行各業的勞動者是中國發展的最重要推動者。如同大家的校服,每個行業都有專屬于自己的標志性服裝,看一看下面這些服裝,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這些職業以及他們背后的故事吧!
圖一是穿著醫用防護服的醫生。新冠肺炎疫情中,醫護人員奮戰一線,救治病患,而就在18年前的2003年,一種叫SARS的冠狀病毒在我國引發了非典疫情,醫護人員也同樣沖在最前線。非典爆發得突然,并隨著人口流動逐漸在全國蔓延,是新世紀以來國家面臨的第一次嚴峻挑戰。應對這種情況,時任國務院總理的溫家寶爺爺提出要嚴懲瞞報少報,保證信息公開透明,各地各行業的民眾也都加強防范,直到2003年7月,疫情基本被消滅。疫情結束,黨和政府大幅度增加衛生防疫經費投入,在全國建設各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圖二是身穿航天服的航天員。這位航天員叔叔叫楊利偉,2003年,他乘坐我國第一艘載人航天飛船神舟五號進入太空。神舟五號的成功發射真正實現了中華民族的飛天夢,是我國航天事業在21世紀的一座新的里程碑。新世紀以來,從神舟五號載人進入太空,再到北斗導航、“嫦娥”訪問月球、天問一號探測火星,在創新驅動發展的思想指引下,科研人員重視科技創新,打造核心技術,助推我國航天事業躋身世界前列。
圖三是身著軍裝的武警戰士,他們正在看地震中倒塌的樓房,這張圖拍攝于汶川大地震救援期間。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發生8.0級地震,受災總人口高達4625.6萬人,是建國以來災害損失最重、救災難度最大的一次地震。震后,各交通線路遭到嚴重破壞,且余震不斷,以解放軍、武警、消防員官兵為主力的各種救援力量借助各種方式進入災區實施救援,他們抬起巨石,扛起擔架,奔走現場,連日操勞卻仍堅持在崗。全國人民通過新聞獲知災區情況,紛紛捐款捐物,一時間,“眾志成城、抗震救災”的口號響遍大街小巷。
圖四是身穿志愿者服的北京奧運會志愿者。2008年8月8日至24日,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在北京舉辦,7萬余名志愿者身穿印有祥云圖案的青花色制服奔走在北京的大街小巷,幫助外國朋友指路、翻譯、解決各種問題,他們的熱情服務、真誠微笑,成為中國一張閃亮的名片。我國曾兩次申奧并最終獲得了北京奧運會的舉辦權,這不僅是展現我們國家綜合國力的機會,也是與世界各國友好往來的機會。北京奧運會的成功舉辦印證了我們的國家獲得了世界的認可。2022年,第24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將在北京和張家口舉行,屆時,中國將再次向世界一展大國風采。
圖五是身穿高鐵制服的乘務員。在高鐵上,我們總能看到溫聲細語的乘務員們,他們或是提示乘客到站,或是協助安全擺放行李。溫馨的服務、舒適的環境、超高的時速使得高鐵成為越來越多人出行的首選。坐中國高鐵感受中國速度,從時速350千米的“和諧號”到時速可達420千米的“復興號”,高鐵飛馳在我國的大江南北。據統計,我國高速鐵路運營里程已達3.79萬公里,居世界首位。現在,我們的國家已經系統掌握各種復雜地質及氣候條件下的高鐵建造成套技術,在追求高速的同時,保障乘客的高質量出行。
圖六有捧著玉米的基層干部,舉著麥子的致富先鋒,推著一車蘑菇的老教授,還有戴著眼鏡的鄉村教師……他們衣著各有不同,但臉上都帶著淳樸的笑容。這是電視劇《山海情》的海報,講述了一個脫貧攻堅的故事,劇中人物腳踏實地、辛勤勞動,最終搭上了共同富裕的列車。自建國以來,黨和國家致力于幫貧扶貧,2015年正式明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經過中央和地方各行各業民眾的共同努力,2021年2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莊嚴宣告:“我國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我國消除了絕對貧困,在世界脫貧史上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一艘紅船上的莊嚴宣告,開啟了中國共產黨波瀾壯闊的百年奮斗史。百年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每一步都走得艱難而又無比扎實。如今,站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面對眼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們的黨將如何不忘初心,繼續帶領中國人民共同奮斗,讓我們一起期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