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麗蘭 陳思婷 王玉萍 尹欣幸 孫程旭 黃英凱 范海闊



摘要:為給水果型椰子苗期的科學施肥管理提供指導,以海南省文椰“3號”葉片為研究對象,采用DRIS 指數法,對6個月椰子苗葉片的11種養分(氮、磷、鉀、鈣、鎂、鈉、銅、鋅、鐵、錳、硼)進行營養診斷。結果表明,枯萎椰子苗鉀、硼、鈣、鎂、氮相對缺乏,鋅、鈉、銅、磷、錳、鐵相對充足,椰子苗期(6個月)樹體需肥順序從高到低依次為鉀>硼>鈣>鎂>氮>鋅>鈉>銅>磷>錳>鐵。利用健康椰苗葉片養分濃度制定了相應的養分診斷標準,即各養分的適宜濃度范圍為氮含量16.680~20.070 g/kg,磷含量1.170~1.360 g/kg,鉀含量6.670~7.780 g/kg,鈣含量4.170~4.550 g/kg,鈉含量2.780~3.301 g/kg,鎂含量2.930~3.470 g/kg,鐵含量47.958~52.297 mg/kg,錳含量96.913~119.057 mg/kg,銅含量3.048~3.410 mg/kg,鋅含量10.367~12.701 mg/kg,硼含量22.724~27.610 mg/kg。從DRIS法診斷結果來看,椰苗葉片礦質營養元素含量與椰苗“枯萎現象”之間密切相關。
關鍵詞:椰子;苗;葉片;枯萎;健康;DRIS;相關分析
中圖分類號: S436.67+9?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2-1302(2021)22-0146-07
收稿日期:2021-05-24
基金項目:海南省重大科技計劃(編號:zdkj201902);國家熱帶植物種質資源庫椰子種質資源分庫(編號:NTPGRC2021-017)。
作者簡介:盧麗蘭(1981—),女,海南海口人,博士,副研究員,研究方向為熱帶油料作物栽培與植物營養。E-mail:lulilan1234@163.com。
通信作者:范海闊,博士,研究員,研究方向為熱帶油料作物種質資源學。E-mail:13637642459@163.com。
椰子(Cocos nucifera L.)是棕櫚科植物,是一種重要的熱帶油料作物和熱帶水果,椰子分為高種椰子和矮種椰子,高種椰子主要為油料加工產品原料,矮種椰子主要作水果。椰子主要產區為東部、東南部熱帶、亞熱帶地區,在我國主要分布在南部熱帶地區和諸島[1-2]。椰子以有性繁殖為主,以成熟種果繁育,然后移植田間。椰子在種果出芽到移植之間,需要育苗管理,是因為在育苗階段,椰子苗易出現發育不良、病害、生理缺陷等現象,特別是在矮種椰子苗期出現頻率高,癥狀明顯。與健康苗相比,枯萎椰子苗葉片出現缺素癥狀,然而對于苗期營養吸收狀況和需求規律尚不清楚。因為育苗和苗期疏于管理,問題苗大量出現。追求高質量椰子是繁育椰苗的目標,而椰子苗的生長狀況關系到整個椰子苗樹體營養的積累,因此良好的椰苗生長情況是確保高質量椰苗出圃的前提,椰苗生長質量對椰苗移植及其能否茁壯生長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有文獻報道不同施肥措施對幼齡和成齡椰子生長有著不同程度的影響[3-7]。因此,合理施肥和營養管理能夠促進幼齡和成齡椰子健康茁壯生長。
診斷施肥綜合法(DRIS)能夠應用營養均衡原理,同時,對植物葉片礦質元素的豐缺狀況診斷分析,還能獲得植物或作物對養分的需求順序[8-11]。目前,此方法已應用于蘋果、芒果、麻黃、桉樹、樟樹、杏、檳榔等作物的營養診斷研究[12-20],但在椰子或椰子苗葉片上的應用鮮有報道。 本研究針對文椰3號椰子幼齡苗存在的營養失衡和健康問題,采用DRIS法對黃化枯萎癥椰苗組和健康椰苗組進行葉片營養分析,以期為海南省水果型椰子幼苗的營養診斷、平衡施肥和營養管理提供參考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2020年6月在海南省文昌市的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椰子研究所國家種質資源圃,以6月文椰3號椰子苗為研究對象,分別對黃化枯萎癥苗和健康苗進行采樣。選定苗所處環境條件和管理一致(圖1)。
1.2 樣品的采集與測定
每組分別隨機采集30株葉片作為營養分析。將各樣地葉片分別洗凈、擦干,殺青,烘干,粉碎成混合樣待測。葉片氮(N)含量用堿解擴散法測定;磷(P)含量采用鉬銻抗比色法測定;鉀(K)含量采用AAS法測定;鈣(Ca)、鈉(Na)、鎂(Mg)、鐵(Fe)、錳(Mn)、銅(Cu)、鋅(Zn)的含量采用AAS法測定;硼(B)含量采用姜黃素法測定。測定方法參照土壤農化分析[21]測定。
1.3 椰子苗葉片營養診斷方法
本研究采用DRIS指數法對椰苗葉片進行營養診斷。數據應用Excel軟件進行相關分析和計算統計。
1.3.1 DRIS指數
DRIS指數表示椰苗對某種營養需求強度[22-23]。 負數表示樹體需要該種營養元素,負值越大表示樹體對某種營養的需求程度越高;正數表示該種營養元素在椰苗樹體內是充足或者過量的,正值越大,表示樹體中某種營養越過剩。DRIS指數的計算公式為
DRIS指數=[f(A/B)+f(A/C)+…-f(H/A)-f(I/A)…]/n。(1)
式中:n為偏函數的個數,A、B、C…為對應的養分濃度。f(A/B)表示(A/B)不健康偏離(A/B)正常的程度。其表達公式為
f(A/B)=[(A/B)不健康/(A/B)正常]-1]×1 000/CV,(A/B)不健康≥(A/B)正常;
f(A/B)=[1-(A/B)正常/(A/B)不健康]×1 000/CV,(A/B)不健康<(A/B)正常。(2)
式中:A/B代表椰苗葉片A、B 2種養分濃度比值;CV為(A/B)正常的變異系數。
1.3.2 葉片營養診斷臨界標準
本試驗參考唐健等的方法,將椰子苗營養診斷的標準濃度分為適應、過剩、偏高、平衡、偏低、缺乏6個臨界等級[24]。以健康組椰子苗葉片營養元素DRIS診斷平均值作為平衡指標,與標準差結合進行計算,葉片營養診斷等級濃度:平衡值±標準差=適宜濃度范圍;平衡值+4/3標準差=偏高值;平衡值+8/3標準差=過剩值;平衡值-4/3標準差=偏低值;平衡值-8/3 標準差=缺乏值。
2 結果與分析
2.1 椰子苗葉片營養元素含量狀況
根據椰子苗(6個月)生長狀況差異,將1 000株6個月椰子苗劃分為黃化枯萎癥椰苗組(300株)和健康椰苗(600株)組,分別從2組隨機取30株進行營養分析。由表1可知,黃化枯萎癥椰苗和健康椰苗同一時期的葉片中各礦質元素含量存在顯著差異(P<0.05),健康椰苗葉片N、P、K、Ca、Na、Mg、Fe、Mn、Cu、Zn、B的平均含量分別為(18.380±0.169) g/kg、(1.260±0.010) g/kg、(7.230±0.056) g/kg、(4.360±0.019) g/kg、(3.040±0.026) g/kg、(3.201±0.027) g/kg、(50.128±2.169) mg/kg、(107.985±11.072) mg/kg、(3.229±0.181) mg/kg、(11.534±1.167)mg/kg、(25.167±2.443) mg/kg。黃化枯萎癥椰苗葉片N、P、K、Ca、Na、Mg、Fe、Mn、Cu、Zn、B的平均含量分別為(13.280±0.190) g/kg、(1.120±0.009) g/kg、(4.870±0.057) g/kg、(3.120±0.013) g/kg、(2.410±0.031) g/kg、(2.310±0.033) g/kg、(45.888±2.237) mg/kg、(106.168±9.824) mg/kg、(2.605±0.176) mg/kg、(9.058±1.218) mg/kg、(17.088±1.745) mg/kg。由此可見,2組椰苗葉片的N、P、K、Ca、Mg、B元素含量差異明顯。健康椰苗葉片各礦質元素的變異系數范圍(4.3%~16.1%)較枯萎椰苗葉片(4.1%~17.3%)小,說明健康組椰苗葉片中各礦質元素含量較為平衡,但是2組變異系數都不大,說明不管是健康組,還是枯萎組,不同株之間的礦質營養元素含量差異不大,同時也說明了各組之間存在穩定差異。
2.2 椰苗葉片各礦質元素含量的相關性
健康組椰苗(6個月)葉片礦質元素含量相關性分析見表2。由表2可知,各元素間具有復雜的正負相關性,其中N含量與K、Ca、Cu、Fe的含量呈正相關,而與P、Na、Mg、Mn、Zn、B的含量呈負相關,說明平衡氮肥能夠促進椰苗對K、Ca、Cu、Fe等微量元素的吸收。 N含量與Mg含量極顯著負相關(P<0.01),P含量分別與Mn、Mg含量呈極顯著、顯著正相關。
2.3 椰子苗葉片營養的DRIS診斷
通過計算每組椰苗葉片各營養元素含量平均 值,將每組椰苗葉片營養含量用形式及各自的倒數110個(110個11個營養元素之間的比值形式及其倒數總和)表示,且計算它們標準差、方差、變異系數、方差比,并對其方差比進行顯著性檢驗,然后經F檢驗達顯著水平的表示形式作為DRIS參數(每對元素表示形式如N/P與P/N, 只選擇差異最顯著的作為重要參數)[8]。
在選定的55種養分表達形式的參數中,有1種表達形式結果為負值,有54種表達形式為正值(表3)。偏離程度函數定量說明黃化枯萎癥椰苗中各元素含量相互之間表現出相對欠缺的狀態。 由表4可知,椰苗樹體需肥順序(按DRIS診斷指數大小排序)為K(-1 790.30)>B(-1 289.33)>Ca(-1 265.09)>Mg(-975.14)>N(-797.47)>Zn(31.18)>Na(104.24)>Cu(381.96)>P(1 269.81)>Mn(2 150.76)>Fe(2 179.38)。“-”表示缺肥,“+” 表示過量,說明椰苗樹體K、B、Ca、Mg、N元素比較缺乏,Fe、Mn、P、Cu、Na、Zn元素相對充足。葉片DRIS診斷指數表明,葉片K、B、Ca、Mg、N診斷指數均小于0,處于缺乏狀態,它們是生物量生長的主要限制因子;而其他元素DRIS診斷指數均為正值,說明這些營養元素的供給相對充足。因此,應重視K、B、Ca、Mg、N元素的補充及各元素的比率平衡,加強這些元素的吸收和利用。
2.4 椰子苗葉片營養診斷臨界標準
根據營養元素含量各個平均值和標準差,對各個營養元素適宜濃度范圍進行分級計算。由表5可知,各養分的適宜濃度范圍為N含量16.680~20.070 g/kg,P含量1.170~1.360 g/kg,K含量6.670~7.780 g/kg,Ca含量4.170~4.550 g/kg,Na含量2.780~3.301 g/kg,Mg含量2.930~3.470 g/kg,Fe含量47.958~52.297 mg/kg, Mn含量96.913~119.057 mg/kg,Cu含量3.048~3.410 mg/kg,Zn含量10.367~12.701 mg/kg,B含量22.724~27.610 mg/kg。
3 討論與結論
對海南省水果型椰子文椰3號6個月椰苗健康組、黃化枯萎癥組葉片11種營養元素進行DRIS指數診斷。結果表明,相對健康組而言,枯萎病組葉片各元素含量偏低。K、B、Ca、Mg、N處于缺乏狀態,K、B、Ca含量失調最嚴重,椰苗出現葉黃、椰心枯萎、內卷、干枯生理癥狀。根據種果繁育根系和生長狀況來看(圖2),從椰果出芽到出苗發育階段,枯萎苗根系出現腐爛、病根、老化等現象,這導致根對于營養吸收受限,勢必影響椰苗對必需大量營養和微量元素吸收,因此引起種苗出現缺素和生理病癥等問題。
各元素相關性分析表明,各元素間具有復雜的正負相關性,其中N元素與K、Ca、Cu、Fe等元素含量呈正相關,而與P、Na、Mg、Mn、Zn、B元素含量呈負相關,說明平衡氮肥能夠促進椰苗對K、Ca、Cu、Fe等微量元素的吸收。 N元素與Mg元素之間呈極顯著負相關,P元素分別與Mn、Mg元素呈極顯著、顯著正相關。過去研究表明,蘋果葉片中的 Ca 與 Cu、P 與 Mn 均呈顯著正相關,K 與 Mg、Mn、 B、Ca、 Fe 均呈顯著負相關[25]。藍莓葉片中,K 與 B 呈顯著負相關,而 Ca 與 P、 Mg、Fe、Mn、B 之間,P與 Mg,Mg 與 Fe、Zn、B、Mn 之間,Fe 與 Mn、B 之間,以及 Mn 與 B 之間均呈顯著正相關[26]。荔枝葉片中,N與K 負相關,N與Ga、Mg之間呈正相關,K與Ga、Mg之間負相關[27]。由此可見, 不同植物或作物礦
質元素相關性具有相似,卻也有不同之處。椰苗葉片、成齡椰子葉片、不同品種椰子以及不同生長期椰子葉片中礦質元素含量的變化規律須進一步研究。
椰子苗期(6個月)樹體需肥順序從高到低依次為K>B>Ca>Mg>N>Zn>Na>Cu>P>Mn>Fe。利用健康椰苗葉片養分濃度制定了相應的養分診斷標準,即各養分的適宜濃度范圍為N含量16.680~20.070 g/kg,P含量1.170~1.360 g/kg,K含量6.670~7.780 g/kg,Ca含量4.170~4.550 g/kg,Na含量2.780~3.300 g/kg,Mg含量2.930~3.470 g/kg,Fe含量47.958~52.297 mg/kg,Mn含量96.913~119.057 mg/kg,Cu含量3.048~3.410 mg/kg,Zn含量10.367~12.701 mg/kg,B含量22.724~27.610 mg/kg。由此可見,如果某種元素診斷結果不在此范圍之類,表示該元素在樹體內過量或者缺乏。雖然椰子發育初期的營養靠種果提供,但是很多必要元素的濃度環境還是不能滿足種果繁育需求和吸收利用。在保證種苗健康生長條件下,注意一些失衡的元素的補充和調節,可以通過根澆和葉面肥補充相應缺乏的元素,以保證椰子種苗健康生長。
椰子種果繁育中,最初的營養成分由種果提供,但是種果營養濃度和環境影響種芽和種苗的吸收及利用,另外,種果在發芽和出苗過程中,根系的發育也會影響營養成分吸收。因此,在種苗發育過程中,要綜合考慮種苗發育和營養環境等問題,及時調節和管理。本研究僅給出了從出芽到出苗6個月的椰苗葉片的營養診斷結果,其科學性及在實際應用中的可能性存在不確定性。實際營養管理過程中植株各器官、內外養分元素供應之間存在的協同和拮抗作用須要作為研制椰苗營養管理的重要依據。今后將進一步以現有的診斷結果結合外界和自身種果養分含量與椰苗葉片營養指標的相關性設計不同的肥料配方進行施肥試驗,以期為幼齡椰樹專用肥的相關研究更好地提供支持。
參考文獻:
[1]陳良秋,萬 玲. 中國椰子史略[J]. 現代農業科技,2007(15):222-223,225.
[2]范海闊,弓淑芳. 世界主要椰子種質資源[M]. 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17.
[3]毛祖舜,邱維美,唐龍祥,等. 海南島馬哇幼齡椰樹氮、磷、鉀、鎂肥用量試驗[J]. 土壤肥料,1999(1):33-35.
[4]邱維美. 海南椰樹施肥效應與合理施肥[J]. 熱帶作物研究,1996,16(2):25-30.
[5]唐龍祥,邱 兵,毛祖舜. 海南椰子氮磷鉀鎂肥施用效應研究[J]. 土壤肥料,1997(5):35-36,39.
[6]唐龍祥,毛祖舜. 海南主要椰區椰樹營養狀況的調查與分析[J]. 熱帶作物科技,1991(1 ):48-49.
[7]李 艷,鄭亞軍,劉立云,等. 椰子果皮中營養元素的測定及其種間差異分析[J]. 熱帶作物學報,2009,30(8):1153-1156.
[8]Beaufils E R. Diagnosis and recommendation integrated system (DRIS)[J]. Soil Science Bulletin,1973(1):1-132.
[9]黃宗玉. 診斷施肥綜合法 (DRIS ) 的原理與應用問題[J]. 土壤學進展,1990,18(1):22-26.
[10]張國慶. 應用診斷施肥綜合法 (DRIS ) 進行甘蔗葉片營養診斷[J]. 土壤通報,1992,23(2):73-75.
[11]高春麗,馬振朝,王志慧,等. 河北省紅地球葡萄土壤與葉片營養診斷分析[J]. 江蘇農業科學,2021,49(6):114-119.
[12]馬海洋,張金水,林 文,等. 渭北旱塬紅富士蘋果不同時期葉片營養診斷[J].中國生態農業學報,2012,20(6):752-756.
[13]葉功富,高 偉,杜林梅,等. 基于DRIS法的短枝木麻黃苗期綜合營養診斷[J]. 植物科學學報,2013,31(2):136-142.
[14]劉紅霞,張會民,郭大勇,等. 豫西地區紅富士蘋果葉片營養診斷[J]. 植物營養與肥料學報,2009,15(2):457-462.
[15]劉雪鳳,李凱榮,時亞坤,等. 陜西富平杏葉片營養診斷研究[J]. 西北林學院學報,2011,26(5):127-130,169.
[16]張 龍,鄭永杰,伍艷芳,等. 基于 DRIS 法的樟樹人工林營養診斷[J]. 南方農業學報,2018,49(2):313-319.
[17]郭素娟,李廣會,熊 歡,等. “燕山早豐”板栗葉片 DRIS 營養診斷研究[J]. 植物營養與肥料學報,2014,20(3):709-717.
[18]康專苗,姚 智,白亭玉,等. DRIS 法在“帕拉英達” 杧果營養診斷上的應用[J]. 中國南方果樹,2018,47(3):80-83.
[19]臧國長,吳鵬飛,馬祥慶,等. 閩南尾巨桉人工林葉片營養的 DRIS 診斷[J]. 福建農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42(4):381-384.
[20]董志國,劉立云,陳東良,等. 應用診斷施肥綜合法(DRIS)對檳榔葉片進行營養診斷[J]. 熱帶作物學報,2010,31(3):361-364.
[21]鮑士旦. 土壤農化分析[M]. 3版. 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0.
[22]Walworth J L,Sumner M E. The diagnosis and recommendation integrated system (DRIS)[M]//Advances in Soil Science. New York:Springer,1987:149-188.
[23]Bhat M J. Diagnosis and recommendation integrated system(DRIS)—A review[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urrent Research,2010(10):84-97.
[24]唐 健,覃祚玉,鄧小軍,等. 廣西孟江油茶葉片營養DRIS診斷[J].福建林業科技,2015,42(1):11-15,42.
[25]王冬梅,劉 志,王穎達,等. 3個蘋果品種葉片礦質營養變化及其相關性研究[J]. 中國農學通報,2015,31(4):113-118.
[26]陳 強,劉 微,徐小兵,等. 4個藍莓品種果實發育期葉片礦質營養動態及其相關性[J]. 經濟林研究,2020,38(1):184-189.
[27]梁子俊.? 荔枝主要礦質營養元素含量及其相關性[J]. 福建果樹,1990(1):25-2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