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今年是中國—東盟建立對話關系30周年,面對中國和東盟互為第一大貿易伙伴、《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加快生效實施等重大機遇,太平洋建設堅定“走出去”步伐,進一步深化與東盟各國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與地區的交流與合作。
9月10日,太平洋建設董事局主席嚴昊在南寧同前來參加第18屆中國—東盟博覽會的越南駐華大使范星梅會談。
范星梅對集團為越南城市建設發展所作貢獻表示感謝。他表示,在此前的多次交流中,深切感受到世界500強企業博大精深的文化思想與雄厚的企業實力,促進了雙方友誼。當前,越南社會政治穩定,經濟發展活躍,中越兩國秉持團結合作精神,攜手開展疫情防控、推進經貿合作,雙邊貿易額實現高水平增長。希望太平洋建設依托越南各地地域特色,在更多領域開展投資與建設,引入更多的經濟動能,進一步提升雙方在基礎設施及科技領域的合作水平。大使館愿意在多方面協助推進合作進程,雙方密切聯系,長久攜手,共同助力越南各地城市建設邁上新臺階。
嚴昊指出,越南是集團重點戰略市場,蘊藏著巨大發展潛力,展現出美好發展前景。我們不僅要做好基礎設施的投資與建設,還要通過城市開發、產業導入等積極助推越南各地社會經濟發展。通過整合優勢資源,打造更多產城融合的典范工程,為越南社會經濟發展作出積極貢獻,實現發展共贏。
近年來,莊嚴智庫理事長、太平洋建設創始人嚴介和,太平洋建設董事局主席嚴昊,蘇商集團董事局主席嚴昕,分別拜訪了越南國家主席阮春福、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柬埔寨首相洪森、緬甸代總統吳敏瑞等東盟國家領導人及各國駐華大使,進行了多場次的會見會談,與東盟10國展開密集的考察交流和高層互訪;成功實施了收購馬來西亞G7牌照本土建筑企業、成立東盟總部等一系列重大戰略布局;與馬來西亞、越南、菲律賓、印度尼西亞、緬甸等國一系列起點高、模式新、社會綜合效益好的合作項目正在有序推進中。
在國際市場,太平洋建設充分發揮民營企業比較優勢,與央企互補合作又錯位競爭,以“國際化推動本土化”、以“本土化實現國際化”,通過與所在國本土企業合作等模式,逐步加大“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投資力度。
2020年疫情期間,太平洋建設及時行動,勇當中國—東盟協同抗“疫”的紐帶。在中國疫情最為險峻、醫療防護物資最緊缺的時候,企業及時行動,通過國際區域總部,特別是在東盟多國采購大量防疫物資,第一時間運回國內。隨著疫情全球快速蔓延,太平洋建設再次從國內采購大量防疫物資,并突破重重困難,將物資順利運送至東盟國家,與海外友人守望相助、同心戰“疫”。
在國際業務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等不利因素強烈沖擊的情況下,太平洋建設依然堅定不移踐行“一帶一路”倡議,疫情期間不裁員、不撤資,用“智慧、良心;吃苦、吃虧”的工匠精神不斷走實、走遠東盟“朋友圈”,贏得了國際合作方的高度認可和支持。
中國—東盟自貿區的建設是合作互利共贏的命運共同體,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的構建是一個長遠而復雜的過程,不僅依賴于國與國之間的戰略互信和經貿往來、人文交流,也需要無數太平洋建設這樣的民企不斷夯實合作的基礎。
嚴昊表示,太平洋建設勇當民企“走出去”的先行者和排頭兵,享受到“一帶一路”建設紅利的同時,也走出了一條國際化發展的“太平洋路徑”——進入國際市場,就是要上升到國家榮耀、民族尊嚴的高度,為榮譽而戰。先交朋友、后做業務;發揮優勢、贏得口碑;成就他人、成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