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麗莎白·貝蒂

中國、日本、澳大利亞、韓國等共同加入了巨型自貿協定《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簽約國人口數占全球人口的1/3,GDP總值占全球GDP近30%。雖然協議體量甚大且雄心勃勃,但未來也要應對可能的變數。
對于律師來說,RCEP會帶來哪些方面的機遇?
如果企業想要最大化利用RCEP的條款,最好先向相關的法律咨詢專家尋求解釋。歐華律師事務所的新加坡分部合伙人和公司亞洲反壟斷與競爭部部長內森·布什先生表示,商法咨詢律師和其他貿易相關條例的咨詢律師可以幫助企業快速確認現在在RCEP和《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CPTPP)下的最優運營方案。
“他們同時也能引導公司重新審視自身供應鏈、分銷渠道、現行運營等,使之能在RCEP下更具政策優勢的行業內進行貿易。”布什說道。
安理國際律師事務所的新加坡合伙人佛朗索瓦·勒納爾和詹姆斯·米滕和高級經理徐在熙(Jaehee Suh)認為,RCEP能顯著推動區域內跨境法律服務的增長。
“貿易和市場準入的顯著開放和政府采購、數字貿易關系方面的新條款能為有關跨境交易和資本流動等方面的律師行業帶來更多業務。”三位律師說道。
RCEP也是東盟國家們首次承諾增加中央政府采購與跨境活動等方面的透明度和合作力度,因此與之相關的法律服務需求也會隨之增長。
三人提到,RCEP還提出要“保留國際貿易實踐中關于競爭法的最優制度,加大與競爭法相關的執法合作力度,包括合作處理一些實際操作中的反競爭法行為。”
他們還補充道,泛區域化的集中處理方式對競爭法相關事務來說會變得越來越重要。相應地,也會為法律事務所帶來更多的咨詢業務和糾紛協調業務。事務所在競爭法上,既能以當地法律為準給出建議,也能以對應RCEP規定提供咨詢。
RCEP中還有什么尚待補充的方面?
盡管有諸多好處,RCEP還有一些可能的短板。
“RCEP在服務貿易方面的關注度不如貨物貿易,有可能不會像歐盟那樣形成真正意義上的單一共同市場。”安理律師事務所的律師表示,“它在投資方面設計了諸多保護措施,但遺漏了‘投資者—國家方面的糾紛解決機制(ISDS)。”
律師們提到,如果缺少這方面機制,國外投資者在相應國家投資活動未能按照RCEP投資保護條款行事時,將無法直接向國家提出如仲裁等解決措施。
但這一短板也得到了充分的考量,各方正在共同討論改進方案。ISDS將在RCEP生效后兩年內添加至協定中。
“ISDS方面的條款一旦加入RCEP中,RCEP投資保護條款在投資者眼中的含金量將顯著提高。”三位律師說道。
內森·布什認為,比起CPTPP,RCEP主要被當做“集中削減關稅,開放不同司法體制下的市場,而成員國間又有不同的發展需求、經濟模式、政治體制”的更廣泛的自貿協定。
“CPTPP則被認為更有深度,其下關于正式糾紛解決機制的條款覆蓋面更廣,更具深度和效力。”布什說道,CPTPP規定了環境保護和勞工權利的可執行標準,并概述了國有企業的待遇。
RCEP會怎樣影響亞洲的企業?
據市場觀察員預測,RCEP能推動供應鏈的發展,增強各國經濟紐帶。但鑒于當前的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企業還須根據當前情況,實事求是,審慎地做出決策。
“剛剛走出疫情影響的公司需要仔細審視自己的供應鏈、分銷渠道、現行運營等,從而在RCEP中選擇更具政策優勢的行業進行運作。”布什再次強調道。
而對某些產業來說,削減關稅可能會牽扯到投資決策和產地規劃變動。布什補充說道:“這些關稅削減措施可能會重塑亞洲跨國公司的布局。”
安理的三位律師表示,貿易關系的緊張局勢和諸如新冠肺炎疫情等特殊局勢會向已經成型的國際供應鏈施壓,甚至造成供應鏈停擺:“這將讓企業有時不得不在當地進行采購,即使這些采購貨物不能滿足他們的數量或質量需求。”
“RCEP應當引導企業重構在亞洲的國際供應鏈格局,從而發揮各成員國的優勢(如原材料優勢、產品質量優勢、基礎設施優勢、供應速度優勢等),實現利益最大化。”三人建議道,“企業也要準備迎接區域內的新增投資,削減時間、費用等成本來進口原材料并將產品銷往RCEP各國各地。RCEP有望創造一個屬于亞洲的世紀。”
·來源:《亞洲法律》雜志
·編譯:謝宗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