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忠仁
1925年5月,在國共合作背景下,廣東省農民協會成立。1926年1月,省農會決定在各地成立辦事處,領導所轄地區的農民運動。南路辦事處統轄包括茂名市、湛江市和廣西欽州地區的15個縣。南路辦事處當年2月設在吳川縣城梅菉,8月遷至高州城南街的南皋書院。從此,以高州城為中心茂(名)電(白)化(縣)信(宜)四縣,成為南路地區農民運動發展最迅猛、態勢最轟烈、持續最長久、成果最顯著的地方。從云開山深處,到南海之濱,農會組織遍及鄉村,農民運動如暴風驟雨,席卷廣袤大地,沖擊封建根基。
這場農運,為茂名地區革命斗爭歷史抹上濃重一筆,永載史冊。
烈火燎原
茂名地區的農民運動,是在“紅旗”—中共黨組織指引、領導下啟動和發展的。茂電化信一批在外求學的進步青年,接受先進思想,學習馬克思理論,尋求救國救民真理,有的加入了早期中共組織。1925年6月,中共電白縣黨支部在電城誕生,這是廣東南路地區第一個中共黨支部。1926年5月,茂名縣建立了黨支部,黨員40多人;7月,信宜建立了黨支部,黨員210多人;8月,化縣建立了黨支部,黨員22人。各縣中共組織的誕生,為開展農民運動起到了堅強的領導作用。
茂名地區農運烈火的燎原,重要因素是涌現了一批撒播火種的人。當時茂名地區的朱也赤、彭中英、邵貞昌、羅克明、陳業之等到廣州求學,先后加入了黨組織,他們受黨組織指派,回到家鄉發動群眾開展革命活動。1925年9月,茂名籍青年容杰庵、信宜籍青年梁本榮、廣西籍青年盧寶炫參加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第五期學習班(梁、盧在農講所加入了中共)學習結束后,他們分別被派回茂名、信宜、化縣開展農民運動。1925年5月廣東省召開第一次農民代表大會,成立廣東省農民協會。遂溪籍共產黨員黃學增被增選為省農會第一屆執委委員,翌年初被任命為廣東農民協會南路辦事處主任。南路辦事處初期駐吳川縣城梅菉,1926年秋遷至高州城南皋書院。南路辦事處參照廣州農講所形式舉辦了多期培訓班,培訓了一批農運干部和農運積極分子。這些人員回到各地后,成為獨當一面的農運骨干,播“火”刮“風”,很快掀起了農運高潮。
茂名地區農運星火逐步燃燒,從山區到沿海。1926年9月上旬,省農協南路辦事處在高州召開了南路農民代表會議。會議以后,農運聲勢更大。吳川縣振文一帶爆發取消“三捐”(蒜頭捐、蒜串捐、殼灰捐)事件,48鄉農民代表500多人到梅菉請愿,沿途增至2000多人。高州城爆發了有名的搗毀大利公司事件。茂名縣廣譚村惡霸楊芙生,在高州城開設了專收居民大糞的大利公司,以惡劣手段壟斷這個行業,低價入高價出,大桶進小桶出,售給農民時甚至混沖泥水作假。民眾多次向縣署投訴,官府置之不理。一天早上,城郊各農會組織了幾千農民進城,集會控訴大利公司惡行,并往縣署請愿。縣長拒不接見民眾,憤怒的農民們隨即沖向大利公司,將其砸個稀巴爛。
此后,茂名地區的農民運動勢如燎原之火,風煙滾滾。茂名縣建立了縣、區、鄉農民協會,會員發展至14萬多人,1926年11月14日召開了代表大會,出席大會正式代表600多人,全縣40多個鄉農協派來列席代表,南路農協辦事處主任黃學增、農民部長梁本榮等人到會并講話。大會選舉13人為區農協會委員,當晚召開萬人慶祝大會,第二天與會代表和附近5鄉會員數千人游行示威。化縣于1926年春在尖崗南鄉成立有334人參加的農會,接著有4個區的農會相繼成立,各區農會還成立農民自衛組織,區鄉公所的武器歸農會使用。當年11月召開化縣農民代表大會,成立化縣農民協會,全縣農會迅猛發展。電白縣農民運動始于1925年9月,當年11月進入公開發展時期,1926年春在電城召開了電白縣第一次農民代表大會,正式成立電白縣農民協會,大會決定迅速組織區鄉農協和農民自衛軍。信宜縣以懷鄉、思賀、城郊為中心建立農民協會,全縣農協會員發展至4萬余人。茂電化信各級農會成立后,頒布農會章程,在廣大農村廢除腐朽的鄉紳制度、宗族制度,實行“一切權力歸農會”,打倒貪官污吏,懲治土豪劣紳,實行減租減息,鏟除奴婢制度,禁止買賣婚姻,開辦平民學校,破除封建迷信,大力興修水利……暴風驟雨般的農民運動,蕩污滌垢,把舊制度打得落花流水,在當時廣東出現“鑒水那邊紅一角,農民運動勢吞鱷”的喜人局面。
殊死斗爭
紅旗卷起農奴戟,黑手高懸霸主鞭。農民運動的蓬勃興起,引來了黑惡勢力的殘酷鎮壓。
電白某鄉民團為維護征收鄉民捐稅,對農會極為仇視,散布“農會垮臺”的謠言,派團丁脅迫農會會員退會。地主惡霸不甘心失敗,糾集反動勢力,秘密組織“八堡會”,不時發生搗毀農會、吊打農民、焚燒農舍、勒收谷捐等惡行;土豪蔡某率領團丁圍攻旦場、樹仔農會,捕捉農會執委5人;第三區反動團局湊合兵丁30多人,圍攻儒寮鄉農協,打傷會員多人;土豪陳某糾集數十名亡命之徒,毆打農會會員陳亞慶;八區團董鄧某率士兵十多人搗毀井頭坡鄉農協;一邵姓反動劣紳拿出3000塊大洋作為破壞農運的經費,糾集地主,勾結國民黨頑固勢力,破壞各級農會,殘暴殺害農會干部和農協會員;1927年3月25日,電白縣第四次農民代表大會召開時,兩名邵姓反動地主組織流氓打手數十人,混進會場搗亂,打傷代表十多人。化縣反動縣長勾結土豪劣紳扶植舊“化縣農會”,每年撥給經費200余元,唆使其與真正農會對抗。茂名縣糾集反共勢力,組織“國民黨革命同志社”,以改選縣黨部、改組區分部為名,排擠共產黨人,企圖讓土豪劣紳奪取各級農會領導權。
1927年4月12日,蔣介石集團公開叛變革命,在上海大肆屠殺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4月15日,廣東軍閥全面實施“清黨”運動。茂電信化四縣的國民黨反動派,懸紅緝捕共產黨員和農會干部208人,瘋狂搜捕中共黨員和農會骨干。4月18日,反動軍警在高州城進行大搜捕,到各區鄉逮捕和殺害農會干部,幾天內逮捕省農代會代表揭祿卿等20多人。4月20日深夜,國民黨頑固派調動軍隊1000多人,會同反動民團,突襲該縣各級農會,逮捕120人,殺害了數十人。同月,化縣反動縣長楊錫祿糾合土豪劣紳官僚地主,瘋狂圍捕共產黨人和農會干部。信宜縣指令縣城駐軍逮捕共產黨員和農會領導,下令解散全縣各地農會。在這場白色恐怖中,電白縣邵貞昌、信宜縣梁本榮、茂名縣楊紹棟等農運領導人和一批農運骨干,相繼犧牲。一度熱火朝天的茂電化信農民運動,進入低潮。
驚雷碧血
1926年6月15日,中共廣東特委發布了第三號《通告》,號召各地黨組織“必須堅決地鼓動農民起來進行有計劃的暴動”。在中共南路特委領導下,中共茂信化三縣黨組織領導人民以武裝斗爭反擊國民黨反動派,舉行了一系列的武裝起義(暴動)。
一、信宜懷鄉起義。廣東農協南路辦事處解體后,南路黨組織決定成立南路農民革命委員會,原南路農協領導人朱也赤任主任,統一領導南路的革命武裝斗爭。1927年12月15日,朱也赤組織領導了震驚南路的信宜懷鄉起義,朱也赤任起義軍司令,羅克明任副司令兼信宜縣縣長。起義軍攻克懷鄉區署和團防局后,在區署大門掛“懷鄉區蘇維埃政府”的紅色橫額,在門旁掛起“廣東南路國民革命軍司令部”的牌子,處決了反動區長。粵西地區第一次宣告建立了中共領導的工農蘇維埃政府。起義的勝利震動了整個信宜縣。國民黨信宜縣縣長楊偉績氣急敗壞,糾集近2000人,由縣警大隊長吳洋標率領撲向懷鄉。12月19日,起義軍被敵警包圍,面對數倍的敵人,起義軍士氣高昂,憑險據守,巧妙周旋四天四夜,多次擊退敵人。23日夜,朱也赤率領起義隊伍乘隙突破重圍,轉移到云開深山分散隱蔽。懷鄉起義是在南昌起義、廣州起義影響下,我黨領導的南路地區最重大的武裝起義,對宣示我黨堅定走上武裝斗爭奪取政權道路具有重要意義。
二、茂名沙田暴動。1928年3月下旬,在共產黨員李雅度、李雅可、周君載領導下,舉行了沙田暴動。原決定于3月26日舉事,后因泄密,提前至21日夜間暴動。當夜集結基本隊員216人,步槍128支,高舉斧頭鐮刀大旗,佩帶暴動標志,手持火把,占領了周村堡,解除堡內地主武裝,燒毀地主田契,開倉分糧給貧苦農民。一天之內,隊伍由200多人擴大到1000多人。22日晚,又有2000多群眾拿著大刀禾叉加入到暴動隊伍。23日,農軍遭到鄉兵團丁伏擊,木棍大刀抵擋不了槍炮射擊。高州城第二批敵軍到達沙田后,大肆燒殺搶掠。25日,農軍主力分三批突圍,撤到六王嶺,轉戰3個月后失敗。沙田暴動失敗后,周君載母親被殺,李雅可下落不明,李雅度、黃應隆等19名起義骨干被敵人捕殺,先后犧牲了24人。
三、化縣五區暴動。根據省委指示,南路特委決定于1928年5月在化縣五區組織暴動。由于廣西石鍋肚山參加暴動的200多人未與五區農軍聯系,提前下山,半路遭受強敵圍攻而潰散,導致五區暴動流產。五區暴動受挫后,國民黨反動派一個月內圍攻20余村,瘋狂洗劫,農會領導人被迫遠走他鄉避難。
四、化縣夏收暴動。化縣五區暴動雖然流產,但省委認為化縣工作是有基礎的。南路特委在發布的《關于執行省委全省夏收暴動的通告》中指出:“南路黨以廉江、化縣為工作中心,發展雷茂電信工作。”經過短期準備,縣暴動委員會下令全縣農民自衛軍農歷七月初一向縣城集結,武裝攻打縣城。這次暴動,由于準備倉促,武器不良,缺乏組織指揮經驗,被守城敵軍打散,暴動失敗。暴動失敗后,敵人大舉反撲,封村圍捕大批黨員、農會干部和進步人士,有的慘遭殺害。盧寶炫帶領一些黨員和農運骨干轉入楊梅竹兒山堅持隱蔽斗爭,不久這支隊伍也被打散。盧寶炫也被捕犧牲。
南天烽火,動地驚雷;英雄壯舉,碧血紅花。在這個階段,南路革命杰出領導人黃學增、朱也赤、邵貞昌、梁本榮、盧寶炫等,相繼犧牲。茂化電信上世紀20年代中期的這場轟轟烈烈的農民運動和革命斗爭,在南粵革命史上不會因時間久遠而被人們遺忘。它是一筆豐厚的紅色精神遺產,永遠滋育茂名地區后人的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