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澤勁
9月14日,由畢節試驗區雜志社策劃編輯的紅色文化作品集《紅色畢節·初心故事》一書亮相第二十八屆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該書作為“慶祝建黨百年·紅色系列叢書”之一在博覽會“閱貴·閱多彩”貴州展區參展。
《紅色畢節·初心故事》一書由畢節試驗區雜志社進行策劃編輯, 2021年5月由貴州大學出版社公開出版。在舉國上下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的重要時刻,《紅色畢節·初心故事》的公開出版,為黨員干部提供了鮮活的黨史學習教材,有助于畢節紅色文化在更大的范圍內傳播,進一步傳承和弘揚畢節的紅色文化,從而堅定黨員干部的理想信念,意義重大。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黨史是最好的營養劑。畢節是紅色文化的熱土,畢節試驗區雜志社自覺承擔起黨刊“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充分發揮黨刊的政治教育功能和思想引領作用,自2007年9月創刊以來,就把挖掘、傳播畢節紅色文化作為黨刊人的一項重要職責和使命。《畢節試驗區》雜志持續開設“歷史文化·紅色記憶”欄目,刊發大量的革命歷史文化文章,使《畢節試驗區》雜志成為挖掘紅色文化、傳承紅色基因、培育理想信念的重要陣地,在挖掘、傳播畢節紅色文化方面做出了積極而富有成效的貢獻。
2021年2月3日至5日,習近平總書記到貴州看望慰問各族干部群眾。2月5日,在聽取貴州省委、省政府工作匯報時,總書記強調,當年長征時,紅軍在貴州活動時間最長、活動范圍最廣,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紅軍在貴州的活動中有著畢節的故事、畢節的篇章,舉世聞名的二萬五千里長征凝聚著畢節人民的貢獻與犧牲,畢節走出去的革命志士用信仰和青春的力量守護了新中國的誕生。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發揚紅色資源優勢,深入進行黨史、軍史、老區革命史優良傳統教育,把紅色基因代代傳下去”的重要指示精神,傳承發揚好貴州特別是畢節的紅色文化資源,迎接建黨100周年和為“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打下思想基礎,今年2月,畢節試驗區雜志社啟動了挖掘、整理畢節紅色文化資源并爭取作品集公開出版的工作。雜志社組織精干、高水平的編輯、設計團隊,對創刊13年來的紅色文化稿件進行了精心梳理,從數百篇作品中遴選出部分有代表性和高質量的作品,經過精心編輯,數易其稿,最后確定35篇作品入選,并在反復推敲、多方征求意見的基礎上將這本26萬多字的紅色文化作品集取名為《紅色畢節·初心故事》。書稿形成后,送省委黨史研究室進行審讀,經多次修改后獲其出具“可公開出版”的審讀意見。畢節試驗區雜志社多方聯系,爭取到貴州大學出版社公開出版《紅色畢節·初心故事》一書,中共貴州省黨史學會會長、中共貴州省委黨史研究室原主任耿曉紅老師感動于畢節試驗區雜志社多年來為挖掘畢節紅色文化付出的辛苦努力,百忙之中欣然為該書作序。
《紅色畢節·初心故事》一書包含“追尋光明”“長征記憶”“親歷與傳承”3個部分,共收錄23位作者的35篇文章。“追尋光明”部分展現了周素園、林青、吳亮平、秦天真、繆正元、徐健生、鄧止戈、熊蘊竹等革命先烈寵辱不驚、用熱血和斗志追尋革命的光明的感人故事;“長征記憶”部分通過王震、夏曦、錢壯飛、羅炳輝、吳正卿和紅軍在黔西北地區團結帶領群眾英勇善戰、擊垮敵人的故事,展示了革命者的革命精神偉力;“親歷與傳承”部分通過黨史專家、文化工作者、新聞記者對革命志士或其后代親屬的親身訪談,展現革命先烈的崇高品格和革命本色,展現黨史工作者為挖掘紅色文化資源而付出的辛勤努力,從而激勵我們前行。捧讀此書,能感受到革命志士用熱血和青春鑄就的信仰力量,能觸摸到畢節這塊紅色熱土上滾燙的紅色記憶,能碰撞出蕩滌心靈的火花、激發干事創業的激情和為人民群眾服務的信念和斗志。
畢節試驗區雜志社精心策劃編輯推出的畢節紅色文化作品集《紅色畢節·初心故事》,以獨特的方式慶祝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為開展好黨史學習教育提供了生動鮮活的黨史教材和難能可貴的精神食糧,以實際行動為群眾(讀者)辦實事。《紅色畢節·初心故事》一書的公開出版,為砥礪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賡續共產黨人的精神血脈,傳承弘揚革命先烈的偉大精神,凝聚起建設貫徹新發展理念示范區的強大合力,發揮了積極作用。該書一面世,就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和由衷點贊。畢節市委組織部把該書作為“全省干部培訓好教材”向省委組織部推薦。貴州工程應用技術學院、畢節市委黨校、畢節市林業局、畢節市婦聯、畢節市體育局、七星關區中等職業學校、畢節七中等學校和機關單位組織干部職工學習、研讀《紅色畢節·初心故事》,或作為培訓的重要教材,或作為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輔導讀物,用身邊的紅色文化資源滋養心靈、擦亮初心,高質量開展好黨史學習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