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穎 羅 萌 路玉祥
(周口市淮陽區自然資源局 河南 周口 466000)
美國白蛾原產于美國及北美等地,是一種世界性的檢疫性蟲害生物,也是我國唯一一種被農業、林業部門一同列為檢疫對象的有害生物。該蟲具有食性大而雜、代數多、繁殖能力強大、傳播途徑多而廣、發生危害重等特點。據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最新公告(2021年第7號)的美國白蛾疫區劃分消息,周口市的川匯、淮陽、項城、扶溝、沈丘、商水、西華、鄲城等8個區縣為美國白蛾疫區,近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危害發生。目前美國白蛾對周口市林業生態建設已構成潛在的威脅,已成為淮陽區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中的重點。
1.1 雄性。體長9~13.5mm,體白色,觸角鋸齒狀,普遍越冬代前翅有黑褐色斑點。
1.2 雌性。體長9.5~15mm,觸角像鋸齒,前足基部及腿節端部為桔色,前翅多數純白色,附節和脛節外側有黑點。
1.3 幼蟲。頭部被光澤,呈黑色,1~2齡體黃綠色,以后蟲齡體為黃或黑褐色,背部有1條深色背帶,被黑色毛瘤,毛瘤上長白色筆簇,體側有條黃線,兩側毛瘤橘黃色。
1.4 蛹。長8~15mm,呈暗紅棕色,除腹部節間外,其余均呈現凹點覆蓋。
1.5 卵。像小圓球型,直徑約0.5mm,產卵第1次時呈淡黃綠色。卵成塊單層結構排列整齊均勻,上有白色鱗毛。頂部表面有許多規則的小刻點,呈黑褐色。
在周口市1年發生3代,蛹在枯死樹皮下面、屋檐內、墻縫、地面枯枝落葉及地表土內過冬。每年5~9月份為危害期。美國白蛾有1代輕、2代重、3代更嚴重,代代疊加的發生規律。幼蟲食性雜、食量大,可危害作物、瓜果蔬菜和闊葉雜草以及300多種樹木。尤其喜食復葉槭、泡桐、法桐、白蠟、櫻花、紅葉李、海棠、桑樹、臭椿、垂柳、榆樹、楊樹等葉片。代數多、殖育能力強。每1代雌蛾產卵量平均為800個,最多可達2000個;春季1只雌蛾每年可產卵3000只,最多孵化達2億只幼蟲。被害狀易區別,成蟲對燈光、腥、香、臭味有較強的趨光、趨味性和感知性。幼蟲危害枝葉形成大小在30~300cm的白色網幕。生命力強、傳播途徑多。老熟幼蟲在不進食的情況下也可連續存活15d。人為遠距離流動攜帶傳播,是造成擴散蔓延的主要原因。
淮陽區森防工作在省、市森防站的正確領導下,貫徹落實“預防為主,科學防控,依法監管,強化責任”的森防方針,遵照“突出重點、區域管理、屬地治理、群防群治”的準則,預防和除治并行,全面有效地管控美國白蛾在淮陽區的發生和危害,鞏固該區造林綠化效果顯著,最大限度地保護了該區森林資源。
3.1 防控目標。按照周口市森防站關于加強美國白蛾三代檢測普查工作的通知,淮陽區森林保護管理站仔細排查,采取人工殺滅成蟲、飛機低空地面噴灑等綜合防治的方法,有效控制美國白蛾危害,防止害蟲發生發展,將白蛾危害水平降至最低。重點防控區及監測區加強預防和監測力度,加強檢疫,嚴防入侵。
3.2 監測普查。普查的重點范圍有:道路周邊的樹木、大型森林相關企業、木材加工廠、建設工地等人員聚集活動的場所,普查小分隊在事先設定的踏查路線和設立固定標準地的基礎上,以每個鄉鎮資源的多少設立2~3個監測區,每個監測區根據林分、樹齡等不同因子設立最小調查單元。在設立臨時標準地的基礎上根據林分情況進行認真普查和詳細記載。
3.3 防治措施
3.3.1 剪除網幕。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病蟲害防治條例》的要求,動員廣大群眾和各界人士,誰的樹誰拿錢、誰收益誰防治的準則限期除治,以鄉、村兩級組織為主要力量,組織老百姓行動起來,做到每鄉、每村、每戶、人人行動,每棵樹不留死角,剪除網幕并集中銷毀,只有這樣才能及時有效控制美國白蛾的危害蔓延。
3.3.2 成蟲誘殺。利用美國白蛾性誘捕器、頻振式殺蟲燈等誘殺成蟲。
3.3.3 噴藥防治。地面人工高壓器械樹冠噴藥除治。采取各種高壓噴霧器等地面人工噴灑農藥防治;推薦使用阿維滅幼脲4000倍液進行噴霧;4.5%高效氯氰菊酯兌水稀釋成1000倍溶液進行噴霧。組織專業隊高壓機械噴霧除治,車載式、機動噴霧器械均可,集中力量、集中時間、全面開展,區級自然資源部門給予技術指導,區、鄉各級政府組織社會人員參與,形成專業除治隊伍規模,全面開花,四處出擊,將美國白蛾消滅在萌生之地,阻止幼蟲化蛹越冬,為明年減少危害奠定基礎。
3.3.4 飛機防治。按照每年的美國白蛾和食葉害蟲發生發展趨勢,確定防治最佳時期,制訂飛機霧化噴淋防治林業有害生物實施預案,在對美國白蛾發生區域進行踏查的基礎上,設計飛行路線,選擇飛機起降點,以達到控制美國白蛾危害的目的。
3.3.5 其他防治。采取燃放白僵菌粉炮、燃放敵馬煙劑熏蒸防治等方法。
3.3.6 植物檢疫。阻隔檢疫性有害生物傳播,認真貫徹落實國家植物檢疫法規和有關條例。加大植物檢疫力度,逐步加快健全檢疫網絡,遏制疫情蔓延。
2020年,結合林業有害生物普查工作、美國白蛾的發生趨勢和危害情況,我們在3次美國白蛾的普查中發現,1代發生面積198畝、2代發生面積2464畝、3代發生面積7330畝,均為輕度發生。全區樹葉保存率在美國白蛾發生區達85%以上,其中主要景區、交通路線兩側、村莊周邊等重點區域林木樹葉達95%以上的保存率。無公害綜合防治率達到100%;測報系統重點進行防治區測報,準確率95%以上;監測的重點領域:監測精度達95%以上,生物無害防治率100%。美國白蛾發生區防治率100%、監測覆蓋率100%。縣財政投入58萬元防治資金,累計防治面積49992畝,7月份,化學飛機防治面積4萬畝、地面人工噴藥防治面積9992畝,人工剪網幕562個。為了降低越冬蟲口基數,淮陽區于9月1~10日對全縣主要道路、河道和美國白蛾重點發生區域又進行飛防50個架次,4萬畝。有效的控制了美國白蛾在淮陽區的擴散和蔓延(如表1)。淮陽區2020年美國白蛾的發生與危害相比2019年基本持平,南部鄉鎮魯臺、朱集、豆門、新站,中部的王店、劉振屯、大連、城關鎮、鄭集、白樓,以及北部各鄉鎮只有零星發生,均未發生危害。

表1 2020年全年美國白蛾防治工作歷
近年來,美國白蛾的危害盡管比較嚴重,只要高度重視,認真做好監測,采取得力的預防措施,一定能達到預期的防治效果,確保造林綠化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