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星,龔祖華,柯卉,田敏
近年來,醫學物聯網技術突飛猛進,特別是生物傳感技術、柔性技術設備得到極大的發展,智慧門診、智慧病房、智慧管理[1-3]也陸續在各大醫院試行和推廣。物聯網等信息技術在院前急救、心臟病救治、病房智慧化管理等的應用,為減輕醫護人員工作負擔和推動醫院應急管理能力作出重要貢獻[4-7],并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中起到重要作用[8-10]。在此背景下,我科自2020年6月開始智慧化病房建設,2021年2月我院建成首個智慧化醫療系統。該系統在對病房的封閉式管理、患者行程管理、住院期間健康教育、護患及醫患溝通、陪護管理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介紹如下。
1.1一般資料 我院肝膽外科共2個病區及1個監護室。開放床位129張,護士52人,醫生22人。在該系統開始建設到投入使用前即2020年6月至2021年2月,我科室日均出院患者6例,收治患者6例,手術8臺,科室內轉床頻次8次。
1.2方法
1.2.1智慧化病房建設
引進某科技公司開發的智慧化系統,該系統可以根據醫療和護理流程為護理提供數據的自動化輸入和輸出,后臺自動調整,患者動態情況自動遠程監測。硬件部分:門禁識別系統、身份識別系統、患者電子一覽表系統、患者定位及呼叫手環、值班護士手表、患者床尾屏、主班護士反饋平板。軟件系統:醫護端手機隨醫呼App、患者端手機小程序、護士站患者一覽表系統、主班護士平板App系統5部分。肝膽外科的智慧化系統相關組成部分及主要功能包括以下幾方面。
1.2.1.1身份識別機 主要通過身份證加人臉識別的方式識別信息,身份證與人臉識別配對成功后,系統會顯示識別成功,同時將陪護或者患者的信息自動維護到系統內部。打開手機醫護版App后,護士可以根據醫生分配的床號、姓名等相關信息進行手動分配對應床號,系統會根據識別到的身份信息自動生成患者居住地等相關內容。
1.2.1.2智慧手環 有GPS定位功能和一鍵呼叫功能。GPS定位功能結合手機和電子一覽表App圖標對應患者顯示的圖標形狀和顏色變化,可知患者“在床”或“離床”“在病房”或“離開病房”有無“離開病房大于3 h”等信息。同時患者在病房的每個角落,都可以使用上面的一鍵按鈕對護士進行呼叫。
1.2.1.3電子一覽表 主要顯示每日患者的基本信息。醫護人員可以在上面查看科室患者收治情況、收治床位信息、疾病類型、護理級別。可以替代護士手寫一覽表功能,并根據醫囑、轉床情況自動在后臺更新。電子一覽屏有特殊事件區域,可以顯示患者是否有長時間外出、離床等信息。
1.2.1.4主班護士信息反饋平板 主要對患者第二次呼叫無應答的情況進行反饋,并可統計每日呼叫總量、應答次數、未應答次數。同時平板App系統也顯示所有患者與電子一覽表對應的一般信息情況。主班護士可對相關床位患者進行宣教、溝通,同時也可運用遠程門禁控制功能對可放行人員進行開門。
1.2.1.5智慧門禁 在職工通道、患者通道、貨梯通道、肝膽外科監護室大門、醫護休息室通道分別安裝,對已經錄入系統的醫護人員進行人臉識別開門,有腕帶的患者及家屬在自動體溫測量合格后醫護人員可以通過手機App、主班平板App、護士站門禁開門系統進行門禁控制。
1.2.1.6醫護手機端 為醫護人員提供移動辦公功能,與電子一覽表有相同的可視界面,除可移動觀察患者基本信息、提供手機遠程開門功能外,還可通過手機端與患者進行視頻和文字溝通,實現遠程查房、遠程問診及宣教功能。此外,還可以通過手機端查看護士排班情況,開展視頻會議、內部成員語音視頻通話功能。
1.2.1.7護士智能手表 主要功能是接收患者呼叫信息和查看時間,當責任護士收到患者呼叫信息后,智慧手表顯示呼叫患者床號信息同時振動或(和)響鈴,綠色按鈕響應患者呼叫,紅色按鈕拒聽患者呼叫并對患者呼叫進行二次推送。
1.2.1.8患者床尾屏 顯示患者基本信息,替代手寫患者床尾信息和自動更換患者床頭信息,由一塊平板電腦連接中央處理器,底端有一橙色醒目按鈕,用于患者或家屬進行一鍵呼叫。平板可以和醫護人員進行雙向語音、視頻和文字溝通,有首次入院須知、預約檢查注意事項、手術前后注意事項、飲食和康復指導等文字及視頻宣教信息,醫護人員和患者也可以對更新的宣教內容和通知進行推送。
1.2.2應用方法
1.2.2.1患者呼叫護士 患者可通過床尾屏或手腕帶及患者端手機小程序一鍵呼叫按鈕進行呼叫,系統能根據病房護士排班,智能分析出該患者的分管責任護士,并把此次呼叫信號優先推送給第一責任護士。責任護士通過手環振動或鈴聲感知呼叫信號,同時通過手表屏幕識別信號來源,并對該呼叫做出應答。患者可以根據床尾屏的語音信息推送獲取醫護人員已經接收到了呼叫信息,在趕來的途中。如果第一呼叫人在第一次呼叫沒有應答,系統自動進行第二次呼叫,并把第二次呼叫的信息推送到第二責任人及護士站公共顯示屏,主班護士在接收到無人應答,可以機動安排其他護士進行支援。患者手機端小程序和床尾屏還可與當班護士進行語音通話或短信互發。
1.2.2.2護士呼叫患者 護士手機端可以與患者床尾屏進行語音和視頻交流,如患者長時間沒有應答,則可以根據患者事先留下的電話號碼自動轉為電話呼叫。護士還可以通過手機端進行信息推送,告知患者相關事宜。
1.2.2.3門禁管理 智慧化門禁系統將病房貨梯門、職工通道門和患者門智慧管控。此外,在護士和醫生休息室的內走廊與外走廊共用通道進行雙門隔離, 通過人臉識別進入。將患者和陪護的基本信息通過身份證維護,并對相關檢查結果合格的患者進行特殊門禁通道授權,患者及陪護進出病房進行人臉識別,同時監測體溫。
1.2.2.4患者情況 動態管理系統除智能更新患者的床號、姓名、性別、疾病、入院日期、住院號、護理級別、進食情況、責任護士、管床醫生和教授信息等基本信息外,還可根據醫囑的變化自動變換護理級別、血栓跌倒高風險提示等;同時可以實現患者動態智慧化管理。醫護人員通過手機端 App、護士站患者信息的電子一覽表觀察基本動態,對患者的不同動態通過不同的圖標和顏色表示,護士可以得知患者是否在床、是否離床、是否離開病房、離開病區是否超過規定時間,是否有患者緊急呼叫。對擅自離開病房的患者,可以在護士站電子屏相關區域通過授權后進行患者活動軌跡回放,對于離開病區超過3 h的患者,系統自動發送消息勸歸患者并提示責任護士聯系該患者。
1.2.2.5健康教育管理系統 可以根據患者目前的治療進展及醫囑情況,自動推送下一步治療及檢測注意事項,為患者提供從入院到出院的全程護理服務,目前開通項目有①入院宣教及到點服藥提醒。將入院須知自行推送到患者床尾屏,患者閱讀簽字后可以進入主屏端,顯示患者身份等相關信息。肝膽外科患者經常口服抗病毒和利尿、護肝、利膽藥物,系統會自行對該口服藥的服用時間和方法進行到點提醒,同時告知藥物的用途、服藥方法、服藥禁忌等。②檢查須知告知說明。將科室常見的相關檢查要求和地點進行維護,醫生開具相關檢查后,系統會自動推送該檢查的時間、地點、注意事項等。③術前和術后宣教。醫生開具手術醫囑后,系統會根據相關的手術方式推送術前術后注意事項,該手術方式的視頻模擬。④科普內容推送及出院指導。系統定期對患者推送切實可行的科普內容。此外對于出院的患者提供出院流程指導和出院后的注意事項講解。
1.2.2.6娛樂功能 研究表明,住院患者會有抑郁、焦慮癥狀[11],音樂、游戲等方式可以緩解患者的不適心理[12]。智慧化系統加入相關游戲和音樂,供患者使用。
1.2.3升級方法 智慧化病房的各項功能逐級開放,首先開放智慧門禁功能和醫護手機端App,患者智慧手腕的定位功能;其次開放電子一覽表和患者床尾屏功能;最后開放護士智能手表、主班護士信息反饋平板和患者一鍵呼叫功能。由2名護士擔任聯絡員負責收集系統使用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并把問題反饋給公司信息聯絡員,公司根據收集到的要求在技術可行的范圍內進行升級。升級的方法是系統自動推送升級包,相關人員點擊確定升級即可。通過信息反饋,先后對門禁開放權限、身份證識別后自動填寫信息功能、核酸到期提醒功能、與護士站醫惠系統自動對接更新功能、患者呼叫護士邏輯進行升級,系統界面進行2次升級服務。
智慧化病房建設前,科室直接與護士相關的信息系統包括醫院信息系統(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移動手持電腦終端(PDA),基于PLC(Power Line Carrie)的病房呼叫系統,以及電子病歷 (Electronic Medic Record, EMR)系統。PDA主要為護士提供身份核對,醫囑核對和處理,護理記錄書寫、患者巡視、手術掃碼核對、藥物掃碼核對、醫囑掃碼執行、患者基本信息查看等功能,責任護士在上班時隨身攜帶靈活多用,是移動辦公系統的核心。電子病歷系統主要為護士提供病歷書寫,醫囑查詢、醫囑核對功能,醫院先后對其進行了升級。病房呼叫系統主要為護士推送患者呼叫鈴聲和呼叫床號信息,其實現方法是患者有呼叫需求時,按壓床頭呼叫按鈕,病房走廊LED顯示屏呈現呼叫者床號信息,同時播放鈴聲,護士按走廊或護士站的復位按鈕進行響應。病房呼叫系統升級相對滯后,為醫護人員提供便利的同時,也因聲音大、多個患者同時呼叫時護士應答不便,聽到響鈴后只能在患者病房外查看呼叫的床號,有一定的缺陷。
智慧化病房系統運行后,取消了基于PLC的病房呼叫系統,并與PDA系統、EMR系統進行無縫對接。醫護人員可以實時得知科室患者的收治情況,為醫生是否可以再安排收治患者提供參考,護士也可知道需要備床數量和當日工作量大致情況。此外還可得知值班醫護人員信息,有無長時間違規外出患者,當日患者呼叫總量和未應答呼叫次數,未應答呼叫的責任人,方便患者管理和責任追蹤。護士可以根據患者在App的狀態得知患者是否在病房、是否離床等信息,特別對于中夜班人員不足的時候,可較為迅速地知道科室患者的基本情況。由于隨身攜帶,一鍵接聽,護士可在病房的任何地方對患者呼叫做出應答。振動式和低音鈴聲可為患者提供更好的夜間睡眠環境。
智能化是人類發展的趨勢,醫療技術的智能化會優化患者診療流程。目前國內外對信息化建設從未停滯,對重癥患者異常情況預警和監測[13-14],患者定位監測系統建設[15],患者信息管理建設[16],都有不同模式。肝膽外科病房的智慧化系統從2020年開始引進,運用物聯網技術為患者、醫生、護士提供一個可以相互聯系的平臺,實現護士、醫生、患者的三方溝通信息共享。精準呼叫護士使患者呼叫后等待時間縮短, 同時降低了病房呼叫噪聲;取消了傳統手寫一覽表并實現在后臺自動轉床、轉科、換床、出院等信息記錄,減少護士的工作量;門禁識別系統及病房患者動態管理,有助于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常態化防控下對患者體溫監測和身份識別的要求;分階段及智能健康教育,為患者提供從入院到出院的全程護理服務。目前醫護人員和患者體驗感效果較好,該系統已經在我科室進行7次升級,后期會繼續補充科室相關功能的不足,繼續進行升級和維護。同時護理人員也應該做好接受新事物的準備,對系統遇到的問題和臨床工作中需要進行系統服務的問題進行反饋,讓智慧化病房更加智慧化、系統化和成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