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婷婷 付婷婷 黃永川 張偉 唐明鳳



摘 要 以重慶蔬菜基地中辣椒樣品為研究對象,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測定其鉛、鎘含量,并對辣椒中鎘攝入風險進行了評估。結果表明,重慶基地生產的辣椒中鉛含量很低(<0.02 mg·kg-1),鎘含量水平為0.007~0.091 mg·kg-1。按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判定,有3份辣椒樣品中鎘含量超標。璧山、潼南、武隆等區(qū)縣辣椒中鎘平均含量處于較低水平(≤0.022 mg·kg-1)。健康風險評估結果表明,重慶居民每周食用辣椒的鎘攝入量為0.20~0.72 μg·kg-1 (按體重計),僅占鎘每周人體可耐受量的3.0%~10.7%,因此重慶居民食用本地辣椒導致的鎘攝入風險是可以接受的。
關鍵詞 辣椒;風險評估;重金屬;鉛;鎘;重慶
中圖分類號:F322 文獻標志碼:A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31.020
辣椒(Capsicum annuum L.),別名牛角椒、長辣椒、菜椒,是我國種植面積最大的蔬菜作物之一[1],其富含維生素C、粗纖維、鈣、鐵、胡蘿卜素等營養(yǎng)物質[2]。重慶屬于嗜辣區(qū)[3],辣椒是重慶居民餐桌上必不可少的蔬菜和調味品。重慶也是辣椒主產區(qū),辣椒常年種植面積約占重慶蔬菜種植面積的10%[4]。近年來,關于辣椒重金屬污染的報道及研究逐漸增多,多項研究表明,辣椒易于富集鎘、鉛等重金屬[5-8]。鉛、鎘中毒會危害人體各個系統,主要表現為神經系統損傷、腎功能障礙、心血管病變、貧血等[9]。鑒于鉛、鎘的毒性大,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對不同種類蔬菜中鉛、鎘含量有明確的限量要求。標準規(guī)定新鮮蔬菜中,鉛含量不超過0.1 mg·kg-1,鎘含量不超過0.05 mg·kg-1[10]。重慶是重要的辣椒主產區(qū),但目前對于本地生產辣椒的重金屬污染狀況鮮有報道。辣椒重金屬超標不僅會降低其營養(yǎng)品質,危害人體健康,還會對辣椒產業(yè)造成嚴重后果[11-12]。因此,本研究以重慶蔬菜基地中辣椒樣品為研究對象,測定其鉛、鎘含量,并評估辣椒中重金屬攝入風險,以期為重慶辣椒安全生產、風險管控提供科學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樣品
本研究課題組于2021年6—9月在重慶巴南、銅梁、長壽、潼南、璧山、南川、北碚、彭水、武隆共9個基地采集新鮮辣椒36份(每個基地采集2~7份)。將辣椒果實表面用自來水、一級水沖洗,晾干水分后,用料理機研磨成漿狀。
1.2 ?試驗儀器及試劑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Zeenit 700P,德國耶拿);超純水機(RDKJRES-02B,重慶潤達康健);石墨爐消解儀(GS-1,南京瑞尼克);電子天平(精密度0.000 1 g,MSE-124S-1CE-DU,Sartorius);硝酸(優(yōu)級純,成都市科龍化學品有限公司);過氧化氫(優(yōu)級純,成都市科龍化學品有限公司);鉛單元素標準溶液 (國家有色金屬及電子材料分析測試中心);鎘單元素標準溶液 (國家有色金屬及電子材料分析測試中心)。
1.3 ?檢測方法
稱取辣椒樣品約3 g至玻璃消解管(50 mL )中,加入硝酸5 mL、過氧化氫1 mL,蓋上瓶塞。在130 ℃條件下消解3 h后,揭開瓶塞,趕酸至瓶內溶液約1 mL。用一級水轉移至容量瓶(25 mL),定容,混勻備用。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上機測定。同時做空白樣品,并以國家標準物質綠茶(GBW10052)作為質控樣品,以確保檢測數據的準確性。
1.4 ?評價方法
參照《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污染物限量標準》(GB 2762-2017)對辣椒中鉛、鎘污染水平進行判定。
辣椒中重金屬健康風險評估采用下列公式計算[13]:
PWI=C×IR/bw (1)
(1)式中,PWI為每周重金屬攝入量(provisional weekly intakes),μg·kg-1(按體重計);C為辣椒果實中重金屬的含量,mg·kg-1;IR為攝入速率(intake rate),g/week;bw為人體平均體重(body weight),kg。
2 ?結果與分析
2.1 ?辣椒中重金屬含量分析
對辣椒樣品中的重金屬鉛、鎘含量整體檢測結果見表1。36份辣椒樣品中鉛含量均低于方法檢出限(0.02 mg·kg-1),說明樣品中鉛含量非常低。所有辣椒樣品中均檢出鎘,鎘含量水平處于0.007~0.091 mg·kg-1,最低值和最高值分別來自璧山和彭水。重慶市基地辣椒鉛、鎘含量水平整體低于貴陽市市郊、株洲市市售辣椒鉛、鎘含量水平[7] [-8]。辣椒果實中鉛、鎘含量水平存在較大差異,可能原因是辣椒對土壤中鎘的富集能力遠大于鉛[5][14]。
參考《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污染物限量標準》(GB 2762-2017)中對新鮮蔬菜的要求(鎘含量≤0.05 mg·kg-1),有3份辣椒樣品中鎘含量超標,超標率為8.3%,單個樣品最高超過標準允許值0.8倍。進一步調查超標辣椒樣品對應土壤中鎘污染狀況發(fā)現,其中1個采樣點位存在鎘含量超過《土壤環(huán)境質量 農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試行)》(GB 15618-2018)中土壤污染風險篩選值(0.30 mg·kg-1)的現象。土壤中重金屬來源主要是巖石及土壤的本底、污水灌溉、農業(yè)投入品的使用等[15]。在辣椒生產中應重視鎘污染現象,從農藝措施等方面加強管理,使用質量合格的商品化肥、有機肥、塑料薄膜等農業(yè)投入品。
各區(qū)縣辣椒中鎘的含量檢出情況見表2。36份辣椒樣品中鎘含量平均值為0.03 mg·kg-1。根據含量平均值,辣椒中鎘含量水平較高的區(qū)縣為彭水、長壽、銅梁,含量平均值分別為0.052、0.045、0.042 mg·kg-1;南川、巴南、北碚基地辣椒中鎘含量處于中等水平(0.027~0.034 mg·kg-1);璧山、潼南、武隆基地辣椒鎘含量處于較低水平(0.016~0.022 mg·kg-1)。需要注意的是,平均值僅僅反映該區(qū)縣辣椒中鎘含量的一般水平,無法體現該區(qū)縣所有樣品的完整情況。彭水、銅梁辣椒樣品中鎘含量的變異系數較高,分別為68.7%、84.8%,說明區(qū)縣內各采樣點的辣椒中鎘含量分布存在明顯差異。
2.2 ?辣椒中鎘的健康風險評估
重慶銅梁、彭水等區(qū)縣存在辣椒鎘超標現象,為了解其風險,對重慶居民食用本地辣椒進行健康風險評估。世界衛(wèi)生組織建議鎘的每周可耐受攝入量(provisional tolerable weekly intake,PTWI)為6.7~8.3 ?g·kg-1(按體重計)[16]。重慶居民年均鮮辣椒消費量為25 kg[17],每人每周消費鮮辣椒約為479 g。體重采用《中國人群暴露參數手冊(成人卷)》中的我國成年居民的體重分布中值60.6 kg。以各區(qū)縣辣椒鎘含量最大值進行計算,9個區(qū)縣的居民每周鎘攝入量為0.20~0.72 μg·kg-1(按體重計)(見表3),占鎘PTWI的3%~10.7%(以最小允許值6.7 μg·kg-1計算)。結果表明,重慶居民通過食用辣椒導致的鎘攝入風險在可接受范圍內。
3 ?小結與建議
重慶蔬菜基地中辣椒鉛含量很低,低于方法檢出限(0.02 mg·kg-1),鎘含量水平在 0.007~0.091 mg·kg-1,超標率為8.3%。除自然來源外,土壤中鎘的污染途徑主要來源于人為活動。菜農應樹立農產品安全意識,重視辣椒中鎘污染現象,科學合理使用肥料、塑料薄膜,避免使用污水灌溉,有條件的盡量選擇含鎘較低的土塊進行辣椒種植。
對辣椒中鎘的健康風險評估表明,重慶居民通過食用辣椒這一單一來源每周攝入量在0.20~0.72 μg·kg-1(按體重計),分別占鎘的PTWI的3%~10.7%,因此重慶居民食用本地辣椒導致的鎘攝入風險是可以接受的。
參考文獻:
[1] 王立浩,馬艷青,張寶璽.我國辣椒品種市場需求與育種趨勢[J].中國蔬菜,2019(8):1-4.
[2] 陳靜茹,王曉巍,頡建明,等.甘谷辣椒產地環(huán)境及產品品質分析與評價[J].食品與發(fā)酵工業(yè):1-8[2021-11-05]. https://doi.org/10.13995/j.cnki.11-1802/ts.02-8343.
[3] 鄒學校,馬艷青,戴雄澤,等.辣椒在中國的傳播與產業(yè)發(fā)展[J].園藝學報,2020,47(9):1715-1726.
[4] 黃任中,鐘建國,呂中華,等.重慶辣椒品種市場需求變化分析[J].南方農業(yè),2010,5(4):42-44.
[5] 王大州,林劍,王大霞,等.根際土-辣椒系統中重金屬的分布及食物安全風險評價[J].地球與環(huán)境,2014,42(4):546-549.
[6] 曾慶慶,付天嶺,鄒洪琴,等.貴州省某縣辣椒種植區(qū)土壤重金屬空間分布特征及來源解析[J].農業(yè)環(huán)境科學學報,2021,40(1):102-113.
[7] 李非里,劉叢強,楊元根,等.貴陽市郊菜園土-辣椒體系中重金屬的遷移特征[J].生態(tài)與農村環(huán)境學報,2007(4):52-56.
[8] 申磊,楚浩,劉小美,等.株洲市區(qū)市售辣椒鉛和鎘污染現狀評價[J].中國食品,2021(12):132-134.
[9] 郭篤發(fā).環(huán)境中鉛和鎘的來源及其對人和動物的危害[J].環(huán)境科學進展,1994(3):71-76.
[10] GB 2762-2017,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17.
[11] 張永志,鄭紀慈,徐明飛,等.鉛對茄果類蔬菜生長特性及其細胞組織超微結構的影響[J].農業(yè)環(huán)境科學學報,2008(2):482-487.
[12] 龍春麗,宋拉拉,胡明文,等.鎘脅迫對不同品種辣椒種子萌發(fā)及苗期抗性生理的影響[J].種子,2021,40(5):105-109.
[13] 劉玉瑩,屈嘉怡,曹嘉碩,等.蔬菜中重金屬風險評估的研究進展[J].上海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21,50(2):207-215.
[14] 張建,楊瑞東,陳蓉,等.貴州喀斯特地區(qū)土壤-辣椒體系重金屬元素的生物遷移積累特征[J].食品科學,2017,38(21):175-181.
[15] 龐榮麗,王瑞萍,謝漢忠,等.農業(yè)土壤中鎘污染現狀及污染途徑分析[J].天津農業(yè)科學,2016,22(12):87-91.
[16] WHO. Interationally Peer Reviewed Chemical Safety Information[EB/OL]. https://inchem.org/documents/jecfa/jecmono/v024je09.htm.
[17] ? 華龍網. 去年重慶人均消耗50斤辣椒 本地供給無法滿足[EB/OL] .https://news.qq.com/a/20120807/001029.htm.,2012-08-07.
(責任編輯:丁志祥)
收稿日期:2021-10-09
基金項目:重慶市自然科學基金(基礎研究與前沿探索專項)面上項目(cstc2019jcyj-msxmX0503);重慶市農業(yè)發(fā)展資金項目(NKY-2021AC014);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項目(GJFP2020001)。
作者簡介:曾婷婷(1990—),女,重慶豐都人,碩士,助理研究員,從事農產品質量安全研究與元素分析。
為通信作者,E-mail:tingting4a@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