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超
森林種苗管理的主要任務是維護生態安全,保障森林產品的生產和供應。我們要認識到林木種苗在林業可持續發展中的重要性,以建設美麗中國為總目標,以增綠增質增效為主攻方向,加強林木種苗管理,切實發揮林木種苗在林業可持續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中的作用。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國林業種植中存在的問題,并就林業可持續發展建設中造林撫育工作的策略做了總結,以供參考。
為了使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同步,必須把工作重點放在林業管理上。在林業生產過程中,要合理應用造林和撫育技術,提升林業樹苗的成活率,推進林業建設發展[1]。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造林撫育技術應用的重要性及可持續發展背景下推進林業建設發展的有效措施。
1 ? ?我國林業發展現狀
由于我國地域遼闊,地質環境和氣候環境較為復雜,在林業建設與發展的過程中,不同的地理位置有著不同的林業資源分布。隨著我國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提出,在做好經濟建設的同時要保護好生態環境,重視林業建設工作,加強林業資源的保護。在林業建設中合理應用造林撫育技術,保證苗木的存活率,提升林業建設水平。當前我國部分地區的林業資源保護意識不足,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可能會破壞林業用地。另外,部分地區的林業工作人員技術水平有限,在林業種植和養護階段,不能給苗木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使得苗木長勢不佳。以上都是當前林業發展建設中亟待解決的問題,所以在開展林業生產工作時,要重視造林撫育技術的合理應用,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推進林業建設和發展,促進我國林業建設走上可持續發展之路。
2 ? ?林業種植中存在的問題
2.1 火災及病蟲害問題較嚴重
在森林保護和管理中,火災、病蟲害是影響樹木生長和森林人工林質量的重要因素。北方地區氣候比較干燥,導致森林火災發生率比較高。在林業種植過程中,一些人工林的品種比較單一,影響了森林系統的生物多樣性,導致林木對病蟲害的抵抗能力低,加大了病蟲害對林木產生的不利影響。一旦發生火災及病蟲害問題,會導致林木生長緩慢,甚至可能會使林木死亡,嚴重影響林業種植面積。
2.2 非法侵占林地問題
在林業種植管理過程中,一些不法分子為了獲取經濟利益會侵占林業種植用地。相關部門對非法占用林地行為不重視,沒有健全相關的法律法規,導致非法占用林地行為日益嚴重,嚴重影響林木種植面積及林業的可持續發展。
2.3 水土流失問題
通過合理地應用造林撫育技術,可以不斷擴大林業種植面積,從而優化林業生態環境,防止水土流失問題的出現。造林撫育技術能使林業苗木的根系深入土壤中,避免雨水對土壤的沖刷,保護生態環境。
3 ? ?林業可持續發展建設中造林撫育工作的策略
為了進一步促進林業建設和發展,促進林業生產走上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必須認識到造林在林業生產中的重要性。針對不同的苗木生長階段,選用不同的造林撫育技術,可以充分提升苗木的成活率,促進林業發展。
3.1 科學選擇造林時間
一般來說,春天是種植幼苗的最佳季節。但由于氣候條件復雜,造林時應考慮其他因素,物種特征和氣候條件影響造林時間。造林時間應根據實際情況選擇,以保證幼苗的存活率[2]。大多數情況下,造林宜選擇在冬末早春,較低的溫度和較低的植物水分需求可以減少造林過程中的水分損失。此外,在這個階段種植的幼苗在長出葉子之前會生根,這使得它們抗性更強。另外,幼苗的轉移和分配必須避免大風。
3.2 加強種苗培育監管,提高林木種苗質量
為確保林木種苗培育能夠達到良好的培育效果,需要一個完善且具有可行性的育種管理機制的支撐。基于此,林業部門要結合實際,重點加強綜合性的林木種苗監管,從而更好地將林木育苗管理舉措貫穿到在各個育種環節中,抓緊抓實抓細各項工作、推進常態化管理,最大限度保障林木種苗的培育效果。在林木育種操作實踐中,還要完善林木種苗的臺賬與登記數據,借助一系列的針對性改進舉措,大幅優化種苗培育管理的實效性,確保林木種苗培育工作得到全方位落實。現階段,在育種具體實踐過程中,首要目標是提升管理臺賬與數據的完善性,切實將各項內容納入管理體系。同時,林木育種責任人應積極體現職能優勢,以現行的行業監管法規為依據,全面實現林木種苗管理流程的細化與完善。以引種環節與采種環節為例,在開展相關工作前,要做好前期的育種基地考察,并結合基地的實際,科學合理的規劃林木種苗培育。
3.3 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戰略
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戰略中,森林資源保護部門充分結合林業資源分配,必須有秩序和及時地執行森林資源管理和保護森林資源的政策。出臺林業管理和保護優惠政策,進一步提高林業資源管理和保護人員的工資水平,可以嘗試使用“管理與保護-開發”的基本模型來具體實施。這樣不僅可以全面改善林業資源管理和保護人員的待遇,而且可以避免人才流失。該模型根據森林資源的實際變化制訂了動態的資金投入計劃,并增加了對基礎設施和設備管理與保護的投入,充分實現了林業資源保護的科學工作[3]。
3.4 加大造林撫育工作的資金投入
為了進一步促進我國林業建設工作的發展,政府相關部門要重視起來,在搞好經濟發展的同時,要促進林業生產走上可持續發展之路。要對現有的林業資源進行合理保護,并且對已經破壞的生態環境進行修復,合理地應用造林撫育技術加快林業建設,擴大我國的林業資源面積。要做好這些工作,就需要政府相關部門加大財政資金的投入,優化造林撫育技術,提升造林撫育工作人員的水平,并且從苗木的播種到后期的養護都需要專人負責,保證苗木的茁壯生長。
3.5 幼林撫育技術
幼苗階段應該做好森林管理工作,比如確定種子的間距,及時清理雜草,按時施肥、澆水等。在種植過程中,必須確保植株的根系伸展,控制澆水量,然后填充植株。可以按以下步驟來進行:首先,我們可以確定森林的種植密度。應清除生長緩慢的樹木,并保存生長良好的植物,以確保其均勻性。其次,必須清理林地,控制疾病和害蟲。雜草控制方法既有人工的,也有機械的,機械控制逐漸成為最常見的方法。最后,必須加強森林的施肥,以創造有利于生長的環境。面對低溫天氣,必須采取有效的防凍措施,防止樹木因寒冷而受損。植物本身對天氣的抵抗力相對較差,因此有必要在冬季引入防寒措施,比如加設風障、覆蓋塑料薄膜。另外,應當安排相關專業人士對于幼林進行管理,防止人畜踩踏危害,同時要注意做好防火工作,避免出現火災威脅[4]。
3.6 中齡林管理技術
林木進入成熟期及成熟期后,相關人員可以對苗木進行合理采伐,進而帶來一定的經濟效益。但在實踐中,必須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合理采伐。通過合理利用森林,可以實現林業的可持續發展。值得關注的一點就是,在這一階段要切實做好林木管理工作,雖然林木能夠帶來經濟效益,但是要控制采伐范圍、采伐數量等等,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強樹木保護,不要濫砍濫伐危害生態環境。另外,中齡林遇到明火特別容易產生火災,所以要做好看護工作,防止森林出現火災險情。
4 ? ?結語
綜上所述,林木種苗作為國家的重要自然資源,在維護國家生態安全中具有重要作用。育種科學發展的目的是鞏固植株基礎,加強對植株育種和栽培的控制,全面提高植株質量。我們要認識到林木種苗在推動林業可持續發展方面的重要性,立足于實際發揮政府主導作用,依法采種,科學培育,遵循規律,統籌兼顧,因地制宜地開展育林造林工作。
(本文作者:馬 ?超 ? 工作單位:遼寧省朝陽龍城區林果局)
參考文獻
[1] 劉瑞敏.探析森林培育技術的發展趨勢及管理措施[J].農村實用技術,2019(3):114.
[2] 由麗新.加強森林培育技術實現林業可持續發展[J].農家參謀,2019(4):113.
[3] 呂康樂.森林培育技術的發展趨勢及管理措施探究[J].現代園藝,2020,404(8):216-217.
[4] 王東.探究林業生產中的造林和撫育技術要點[J].科技資訊,2019,17(3):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