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曌
摘要:本文基于分析民間舞技術技巧在民間舞蹈表演中的運用,首先分析出民 間舞技 術技巧,在民間舞蹈表演中處于核心的地位,能夠增強舞蹈表演藝術化,促使舞蹈藝術形象生動化,充分抒發出舞蹈的真摯性情感。其次分析出民間舞技術技巧,主要包括道具類和徒手類技術技巧兩種,達到情感、意境及形象與舞蹈表演形式的和諧統一,以此升華舞蹈的主旨與情感,引發觀眾共鳴,進一步提升民間舞蹈表演的感染力與藝術美感,從而呈現出一場完美的民間舞蹈表演。
關鍵詞:民間舞技術技巧? 民間舞蹈? 舞蹈表演
中圖分類號:J705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3359(2021)21-0084-03
在當前社會經濟飛快發展之下,人們的物質生活需求基本得以滿足,并且對精神及藝術的追求日益強烈。民間舞蹈是我國民間優秀藝術文化之一,并以人民群眾為表演主體,內容源于人民的生活,十分吸引人民群眾。但是,民間舞蹈表演需要一定的技巧、技術作為支撐,所以舞蹈者在表演中,需要靈活的運用民 間舞技 術技巧,以此為舞蹈表演增加光彩,注入靈魂,從而進一步提升民間舞蹈表演的感染力與吸引力,呈現出更加完美的民間舞蹈表演。
一、民間舞技術技巧在民間舞蹈表演中的定位
中國民間舞蹈是中華民族藝術的瑰寶,具有悠久的歷史文化,且題材十分廣泛、內容豐富,形式多種多樣,是根據各個民族的日常生活創作而成的,其中蘊含民族的民族民俗、祭祀等風格,具有十分鮮明的民族色彩。往往各個地區的各個民族,其生活習慣與文化習俗均不相同,所以這就造就了民間舞蹈的獨特魅力,同時由于不同情感的交融,讓民間舞蹈的形式更加多元。而民 間舞技 術技巧,包括舞蹈中的下腰、一字馬、翻跟頭等動作,以及借助一定道具完成的帽子舞、秧歌及腰鼓舞等技術這兩個方面。
可以說,民間舞蹈通常會汲取中華武術及戲曲藝術等精髓,進一步提升舞蹈的表現力與感染性,但這就需要民 間舞技 術技巧為基礎,以此結合豐富的藝術表現形式、道具與技巧等等,進一步突出民間舞的藝術美感,所以說,對于一場完整的民間舞蹈表演來說,民 間舞技 術技巧是民間舞表演的核心。
二、民間舞技術技巧在民間舞蹈表演中的重要意義
(一)增強舞蹈表演藝術化
民間舞蹈表演與民間舞技術技巧聯系緊密。其中,民間舞表演其實注重舞蹈藝術的呈現,追求完美的表演,所以運用民 間舞技 術技巧,能夠讓單純的表演更加藝術化。比如,秧歌舞,往往需要用到大紅綢,扇子舞會利用扇子,雖然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道具,但是通過民 間舞技 術技巧的展示,可以進一步增添其生動性、藝術性,促使民間舞真正的貼近生活、源于生活,展現其獨特的美感。因此,可以說,民 間舞技 術技巧可為民間舞的表演增添表現效果與感染力。
(二)舞蹈藝術形象生動化
另外,民間舞技術技巧的運用,可為觀眾營造出身臨其境的氛圍,充分突出民間舞的地域特色及民族的風格、韻味。比如,人們熟悉的孔雀舞,這是傣族的一種舞蹈,其中有一些移動平步、小跑以及左右的搖頭等動作,其實就是民 間舞技 術技巧的展現,舞者在表演時,看似一只美麗的孔雀。由此一來,想要讓觀眾對民間舞蹈表演的主題形成清晰的認識,并且反映出其真實的生活,并展現出超越生活之上的藝術感,表達其真摯的感情,就需要運用民間舞技術技巧,從而充分發揮出民間舞蹈的精髓與藝術魅力,讓觀眾切實感受到民間舞蹈的美。
(三)抒發舞蹈真摯性情感
舞蹈是一門抒情的藝術,通過舞蹈動作可折射出情感,表達其思想。因此,科學、靈活的運用民間舞技術技巧,能夠有效的抒發舞蹈表演中的真摯情感,促使舞蹈表演更加逼真。比如,漢族獨舞的《有喜》,通過對扇子的運用,不僅能夠反映出當地民間舞蹈的風格及地域特色,還能借助扇子成為情感的主要寄托點,當舞者靈活應用扇子時,快速的將觀眾代入到有喜的場景之中,并使用纏繞、甩動等一系列技巧,從而充分實現對舞蹈動作的闡述,確保民間舞蹈表演中的情感得以展現。
三、民間舞技術技巧的主要類型
民間舞蹈作為藝術百花園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汲取了優秀的傳統民族文化,并淋漓盡致的展現出民族特色與生活特色。因此,在民間舞蹈表演過程之中,其鮮明的風格、動律及特色的舞蹈語言,能夠將異彩紛呈的舞蹈動作展現給人們,表達出旺盛的生命力及激情,同時一定程度上表達與傳遞各族人民的情感、對生活的愿望。隨著時間的推移,民間舞不斷的發展,各族人民日益豐富其形式與動作,并結合戲曲、武術及雜技等技術技巧,融入地域特色、風格特征等,形成種類繁多的民間舞蹈技術技巧。所以從內容上看,民間舞技術技巧的類型,主要有道具類、徒手類技術技巧。
(一)道具類技術技巧
在民間舞蹈的表達過程中,多以借物傳情為主要手段,且這與人們的生活聯系密切,往往借助相關的道具,表達其思想感情。比如,像扇子、手絹等,在使用道具類的技術技巧之中,考察舞蹈演員手腕子的功夫,久而久之形成獨具特色的動作,或者像空中拋扇、具有代表性的東北秧歌,其中的定轉花、立轉花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展現出民間舞中道具舞蹈技術技巧的主要風格特征、特點。
(二)徒手類技術技巧
徒手類技術技巧,作為舞蹈民間舞技術技巧中的一個主要類型,融合戲曲、雜技等藝術技巧的內容,并結合區域與風格的特點,形成別具一格的舞蹈動作。比如,具有代表性的蒙古舞,其中的抖肩膀、維吾爾族中的轉脖子、漢族舞蹈中的翻騰等。所以其技術技巧在民間舞蹈表演中的應用,能夠促使舞蹈在風格、動律上發生變化,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展現出民族特有的風格特征。
四、民間舞技術技巧在民間舞蹈表演中運用的有效策略
(一)情感與形式的統一
在社會的不斷發展及人們思想水平的變化之下,其情感也是由最初的單一逐漸發展為如今的復雜、紛繁,蘊藏著深刻的哲理及隱秘的感情,人們之間相互關懷、關愛。而民間舞的表演,其實也蘊有不同程度的情感,想要讓觀眾產生共鳴及認可,就需要借助情感的依托,因此利用民 間舞技 術技巧可對民間舞蹈表演加以精巧的裝點,并融合表演劇情,充分激發起觀眾的潛在情感,以此完美的傳遞出舞蹈中的喜怒哀樂、愛恨情仇等情緒。比如,悲憤時的跪地旋轉、喜悅時的興奮跳躍等民間舞技術技巧動作的運用,都能進一步展現出舞蹈表演的中心思想感情。
比如,《江南扇舞》,這是我國華東地區的一種民間舞蹈。往往在表演時,舞者所展現的動作輕盈且唯美,可表達出江南女子的溫婉、羞澀的形象,并且舞蹈中的扇子通常為真絲折扇,這在我國古代是用于信息、信物的傳遞。所以可見,整個舞蹈所抒發的情感是江南女子對才子的愛慕之情卻無法言表,這就是形與情的完美統一。因此,當觀眾在欣賞舞蹈時,會因為舞蹈的動作、手舞的折扇,加之輕盈的舞步等,激發起觀眾的內在情感共鳴,以便其仿佛切實感受到江南的美,自身身處古老、神秘的深墻黑瓦中,體會江南女子的情感。情感與形式的統一,就是民間舞蹈表演與民間舞技術技巧的有機融合,以便舞者運用純熟的舞蹈技術、技巧,完美演繹出民間舞蹈,進一步提升舞蹈的藝術感與觀賞度,整體升華舞蹈的情感,讓觀眾真正融入舞蹈呈現的世界之中。
(二)意境與形式的統一
對于民間舞蹈表演來說,重點在于情感的傳遞,讓觀眾能夠完全投入到舞者所表演的舞蹈之中,產生身臨其境之感。可以說,民間舞蹈表演好比繪畫藝術,優秀的畫作可給觀賞者一種到此一游的感受,舞蹈也同樣如此,所以想要運用民間舞技術技巧,就需要舞者發揮想象去創造,徹底擺脫客觀存在的個體,要充分挖掘出舞蹈所表達的思想,以此來全面的呈現出舞蹈的意境,確保意與形的高度統一,達到完美契合的境界。
比如《翡翠鳥舞》,這是我國柳州武宣壯族當地盛行的一種民間舞蹈。翡翠鳥是一只有碧綠毛色、叫聲十分清脆,并且性情溫和的鳥,深受當地人的喜愛,且當地人認為其是吉祥的象征,所以當春節等重大節日,當地的人們便會跳翡翠鳥舞。其中,在舞蹈時男子會演繹翡翠鳥,一個人扮演老人。其鳥身使用竹篾來制作,毛色為綠稠,羽毛為綠絨絨的布料,舞者會鉆進道具內,雙手分別執鳥頭、眼睛、鳥嘴及翅膀的操縱桿,“老人”會帶領“鳥”,沿街到各家各戶進行拜年,也就是跳翡翠鳥舞,通過轉動鳥頭、張合眼睛等動作傳遞祝福,從而展現出鳥的飛翔、飲水及覓食、洗澡等等動作,舞蹈完畢后,“老人”便會拔出一根羽毛送給當家主人,意為祝福人丁興旺。從而,將翡翠鳥的動作與形態結合,并融入當地人民的智慧創造的結晶,具有濃厚的地域生活特色,進一步達到了意與形的契合,這雖與舞臺表演的形式不同,但卻能達到一種高度的藝術境界。
(三)形象與形式的統一
民間舞蹈表演不僅僅是舞蹈的一種類型,其實很多時候能夠用于情緒的宣泄、情感的書法,既是娛人式舞蹈,也是自娛自樂的舞蹈。由于舞蹈是從單純的情緒所脫離出來的形式,能夠給人美的感受,逐漸走向高層次的藝術境界,而民間舞蹈同樣如此。可以說,生動的舞蹈形象十分關鍵,尤其是一些典型的形象,往往在舞蹈中都蘊藏著情思。也就是說,通常美好的畫面及藝術境界都是生動的場面、優美的旋律及鮮活的人物所組成,從而達到人物與情境的有效交融,實現人物形象與形式的完美統一。
比如《巫舞》,這是朝鮮族的一種民間舞,具有形象化的舞蹈藝術,是對古代朝鮮族祭祀場景的呈現。在此其中,包括神游舞、請神舞、送神舞和逐貴舞等等類型,并且又分降神舞、世襲舞兩種,其表演形式多樣化,如紙錢舞、神劍舞及花舞等等,可以通過舞者的生動形象演繹,鮮活的表現出古代朝鮮族的祭祀場面,包括請神、送神等,促使觀眾仿佛真實的看到一場朝鮮族的祭祀活動。
再或者朝鮮族的《長白瀑布》,這就比較注重舞蹈結構的安排。通常根據不同圖形的高與低、集中與分散等變化形式,為觀眾呈現出多樣化的舞臺畫面,充分展現出舞蹈的風格與特色,促使舞蹈的畫面十分豐富、生動,造成強烈的視覺沖擊。同時,其舞蹈運用弧、圓等圖形,以及流動的線條,這與舞臺的結構相契合,可提升舞蹈表演的活力,讓觀眾仿佛處于連綿起伏的流動中,以便產生深層次的情感體驗。這整個舞蹈,主要為靜-動-動靜結合,并且利用快板及慢板、瀑布的道具,以及抖、拋等技巧,可展現出飛流直下的瀑布那壯觀的畫面,以及長白山的層巒疊嶂,仿佛躍然眼前一般,進而真正達到形象與形式的完美契合。
(四)舞蹈與文化的統一
在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之中,民間舞蹈占有一席之位,乃至是傳統文化飽和的主要部分之一,而做好傳統文化的傳承、傳播工作,也是當今社會的一個重要任務。尤其是很多地區的民間舞蹈,已經延伸為非物質文化遺產,被人們保護,因此,在民間舞蹈的表演過程之中,傳統文化的融入,不僅符合時代的發展要求,還有利于展現出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促使人們通過民間舞蹈進一步深刻認知傳統文化。
與此同時,民間舞蹈的精神文化是源遠流長,既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底蘊,又是歷史的見證,所涉及的內容較多,其區域性與地域性較強,各個地區的民間舞蹈均有其獨特的風格,都有屬于當地舞蹈的技術技巧,所以在民間舞蹈表演之中運用民間舞技術技巧,可以適當的融入其精神文化,促使民間舞蹈更加長遠的發展,并且深入人心。
五、結語
綜上所述,民間舞技術技巧在民間舞蹈表演中的運用,能夠有效的增強舞蹈表演的感染力與藝術美感,以此升華舞蹈的主旨與情感,引發觀眾共鳴。在民間舞蹈表演過程之中,靈活、恰當的運用民間舞技術技巧,充分展現出民間舞蹈的精髓,讓舞蹈的表演更加生動、形象,其傳遞的思想感情被觀眾所認可,從而呈現出一場完美的民間舞蹈表演,表達出各個民族舞蹈的風格與特色,真正實現情感、意境及形象與舞蹈表演形式的和諧統一,進而達到一種高度的藝術境界。
參考文獻:
[1]陸澤興.淺析民間舞技術技巧在民間舞蹈表演中的運用[J].赤子,2019(25):92.
[2]陳琳.民間舞技術技巧在民間舞蹈表演中的運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9(06):217-218.
[3]魏燕寧.淺析民間舞技術技巧在民間舞蹈表演中的運用[J].文藝生活·文藝理論,2019(06):80.
[4]林麗清.淺議民間舞技術技巧在民間舞表演中的運用[J].文藝生活·文藝理論,2019(02):88.
[5]平原,懷啟銘.淺析民族民間舞表演中技術技巧的重要作用[J].現代交際,2019(04):132,131.
[6]常珂.中國民族民間舞表演中情緒與情感關系的運用研究[J].文藝生活·文海藝苑,2019(10):82.
[7]杜國軍.民族舞蹈表演氣息的合理運用及重要性分析[J].戲劇之家,2020(03):105-105.
[8]瑞江宋.舞蹈表演教學中民族舞教學方式探析——以回族舞蹈為例[J].教學方法創新與實踐,2021(15):63.
[9]李軼.舞蹈技巧在舞蹈表演中的合理運用分析[J].國際教育論壇,2020(10):185.
[10]平措.論舞蹈技術技巧在舞蹈表演中的運用[J].中國文藝家,2019(10):162-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