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凱
摘要:當前有關單位不斷加強對消防安全的監督和管理。有關消防安全的法律體系及制度逐步完善,但目前已有的消防安全法律制度未能滿足時代發展的要求,無法全面地對消防安全進行監管,亦無法滿足公眾對消防安全保障的要求。筆者對消防安全問題進行深入調查研究,發現消防安全監管工作中的幾項不足,并提出若干針對性舉措,希望能促使消防安全管理工作進一步發展,提高消防安全水平,為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提供保障。
關鍵詞:消防監督;管理制度;完善路徑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完善了消防安全工作的標準,新增的法律條文主要針對消防安全的監督和管理兩方面,旨在加強此兩項工作執行的力度。例如提出開展消防安全監管工作時,必須查驗建筑設計中的消防設計方案是否達標,嚴格監督消防產品質量是否達標,如未達標需采取一定的措施進行管理等。此外,《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中新增對十五種違法行為的懲處措施,同時取消了一些懲處的前提條件,這意味著行政處罰適用范圍更為廣泛,監管力度加強。所以,為了滿足各項現實需要,加強了消防安全工作的監管力度,從而加強對公眾安全的保護,保障社會和諧穩定。但是實際情況而言,仍然存在諸多問題。本文在深入調研并詳盡分析后,結合現狀與實際提出一些可行的解決方案,供業界參考。
一、現有消防安全監管制度的問題
(一)有關部門輕視消防安全監管
在已頒布的有關消防安全工作的法律條文中,對城鄉各類單位的消防設計、消防站、消防用水、消防通信等方面作出了嚴格的規定。但是根據實際調研發現,部分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落后的地區消防安全理念也較為滯后,未充分意識到消防安全及消防配套設施的重要性,導致在開展各項建設時輕視對消防安全的布局及管控。例如在建筑設計方案中對消防布局及消防設備著墨甚少,無法給予該地區居民應有的安全保障,不能促進消防事業的進步。所以,各級政府應當采取較為嚴格的措施,例如采取適當的獎罰制度,加強對消防安全的監管,促使消防安全工作標準化、專業化[1]。
(二)社會單位的管理能力不足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規定,各級政府單位及有消防責任的社會單位均需重視其所擔負的消防義務。社會單位應當依據法律法規自行建立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加強職工對消防安全的重視程度。但是部分單位仍未有足夠的重視,嚴重者甚至違反了消防法律法規,原因在于弱化消防安全監管工作可以削減用工或消防設備的成本或提高工作效率。又因為此類的違法行為一般情況下不會受到嚴重的懲處,或者由于單位內部關于消防職責存在權責不明的情況,無法對具體的人進行處罰。所以,即使有些方面法律法規相對完善,但執行困難,導致未發揮出制度應有的價值。
(三)消防安全監管不力
有關法律明確指出需要加強消防安全監管程度,例如例行的消防安全檢查、完工建筑的審查、單位營業前的消防安全查驗、行政處罰、消防產品質量查驗、普及消防安全知識等。整體而言,消防安全工作涉及的內容及人員眾多且步驟較為繁雜。現實情況中,一些工作人員不具備消防安全意識或認識不夠全面,所以在執行消防安全監管工作時未按照有關條文或標準對所有檢查項目逐一查驗。此外,部分監察工作交由非全職人員負責,且兼職人員的專業門檻較低,沒有完備的專業知識體系和技能,無法全面、系統地對各單位的消防安全進行監管。此情況變相導致了監管工作未得到很好的落實。還有部分情況是因為不同的單位未加強消防安全監管力度,無法制定適當的消防安全監管方案,不能很好地消除存在的消防問題,僅僅重視其他工作的效率和質量,但是忽視了消防安全監管這一工作內容[2]。
(四)消防宣傳培訓制度存在不足
消防有關部門應當完善消防安全宣傳和培訓制度,重點教育消防單位人員和消防執法單位人員,首先重點培訓消防院校,其次組織有關專業人員定期進行培訓,最后讓部分人員在職接受消防培訓。據調查顯示,即使開展了消防安全培訓,但舉辦頻率低,學員吸收程度低,實際效果不理想,不能使學員全面認識消防安全及消防工作的重要程度。
二、優化消防安全監管的措施
(一)督促政府履行消防職能
為優化消防安全制度,增強消防安全水平,應當嚴格執行有關法律條文,將消防安全視為社會發展的一部分,提高財政收入,鼓勵消防技術和設備的研發并提高監管力度。此外,政府部門需優化有關消防安全工作的考核制度,擴大消防安全在領導干部考評內容中的占比,以此督促有關部門加強消防安全監管,使消防安全理念不斷深化,促進消防安全發展。還應當多開展消防培訓,培養人才,提高在崗員工專業能力,建立有效的消防安全體系是最終目標。
(二)監督有關部門履職
一方面政府嚴格履行其消防安全監管的職責,另一方面應當監督當地各單位履行消防義務,政府有關單位可以在考評項目中增加消防安全知識,以此增強安全意識以及對消防安全的重視。對社會單位而言,應當根據其實際情況設立消防條例,要求員工嚴格遵守,在進行營業活動時應當時刻注重消防安全[3]。
(三)落實社會單位的消防責任
第一,為提高消防安全監管水平必須加強監督,規范使用消防設備,強化消防安全理念,優化法律體系,推動消防責任落實到單位,社會單位承擔應負的法律責任,要求社會單位自主監管,及時解決問題,積極配合消防工作開展。第二,打造監管平臺,社會單位間相互監督,自主上傳消防數據,安排專職人員每日檢查消防工作。此外,消防站或派出所負責突襲檢查,督促不合格單位整改。第三,鼓勵公眾增強消防安全意識,保證有關措施的高效執行,加強消防服務能力。針對火災易發區可以提供保險服務,以此控制火災發生后帶來的損失。
(四)推動消防宣傳培訓常規化
第一,利用多種宣傳途徑,如開會、培訓、比賽等監督并引導社會風氣。采用多種方式傳播消防安全知識和技巧,深化消防安全理念,為消防安全工作打好群眾基礎。第二,鼓勵消防教育與培訓走進校園,培養消防專業人才。第三,由政府主導,加強消防安全監管力度,優化消防法律體系,重視是否切實執行法律法規,將消防知識融入學校課程中。第四,開展在崗職工再教育活動,增強在職員工的專業知識和職業技能。無論何種企業都應當不斷深化消防安全理念,注重消防工作的創新與發展。
(五)轉變消防監督管理模式
鼓勵社會單位發展“四個能力”,改變傳統的由消防單位承擔主要職責的消防格局。重視對消防設備的應用及管理,提倡有能力的社會單位做到自行監管,及時處理潛在問題,針對能力較差的社會單位應當加強監管。將消防監督管理市場化,推行火災公眾責任險,反向督促社會單位提高自身消防安全水平。支持消防中介機構發展,中介機構承包社會單位的消防安全及消防設備的管理,此外需確保社會單位自由選擇中介機構。
三、結語
綜上所述,現實生活中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存在諸多問題,為提高消防安全管理效率及水平,應當不斷完善消防法律體系,督促政府部門及社會單位承擔并履行其消防職責,及時發現并消除火災隱患。在此過程中可結合先進的消防技術及模式,采用新型的消防設備。同時,應當注重有關部門在職人員專業能力的培養及公眾消防安全意識的提高。通過以上多種措施,保證社會的生產安全和群眾的安全,推動社會進步。
參考文獻:
[1]王思琪.對完善消防監督管理制度的思考[J].消防界(電子版),2020,95(19):92.
[2]楊忠.科學有效的開展消防監督檢查工作辦法探究[J].今日消防,2020,5(03):80-81.
[3]張茗.新時期做好消防監督管理工作的路徑分析[J].建材與裝飾,2019(16):193-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