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親年近70,今年出現聽力下降,聽聲音模糊不清,我們這邊的醫生檢查后,建議他佩戴助聽器。可斷斷續續使用了1個多月,父親感覺效果不好,跟自己以前的正常聽力還是相差很多,不想戴了。請問,為什么用了助聽器效果還是不好呢?要不要更換助聽器?
湖南長沙 劉智生
助聽器是一種幫助耳聾患者聽取聲音的裝置,通過這種裝置可以將聲音進行不同程度的放大。當患者不能通過藥物、手術等方法有效改善聽力,并接受醫生建議準備通過助聽器改善交流時,要選擇使用助聽器。
選擇助聽器要因人而異,應根據聽力損失的類型(傳導性聽力損失、感冒神經性聽力損失、混合型聽力損失)、程度(輕度、中度、重度、極重度)及患者實際需要選擇助聽器的線路和功率,從而使所選擇助聽器的電聲特性能達到較好的聽力補償,這是關鍵因素。條件許可的話,患者還應對助聽器外觀、擴展功能等方面進行選擇。目前,市面上的助聽器大致可分為盒式助聽器、耳背式助聽器和耳內式助聽器。
在臨床常常遇到一些患者由于不能正確使用助聽器,佩戴后很難適應,很快就放棄了。聽力障礙者初戴助聽器就像人們初戴眼鏡、假牙一樣,會有一個適應過程,短則兩三個月,長則一兩年。初戴助聽器時,音量調節鈕開小,然后漸漸增大,以便于適應;戴助聽器的時間從短到長,根據適應能力逐漸延長時間;初戴時要選擇安靜的室內,一兩個人面對面進行交談,再到鳥語花香的自然環境,最后可非常自如地到社交場合和公共場合。
還要強調,助聽器不能使聽力恢復正常,也不能完全補償聽力損失,即使最理想的助聽器,也難以徹底解決語言分辨率差的問題,在不好的聽力環境下也難以取得良好的助聽效果,故在選配助聽器時對其要有一個合適的期望值。
陸軍軍醫大學新橋醫院耳鼻咽喉科副主任 鄧安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