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國梁

9月29日,《湖州市綠色金融促進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經浙江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一次會議批準通過,并將于2022年1月1日起實施。這是全國首部地市級綠色金融領域的創制性立法,標志著湖州市綠色金融改革創新工作邁出了新步伐,進入了新階段。
明確各方職責,凝聚改革創新合力
綠色金融涉及各行業各領域,事關經濟社會發展方式綠色轉型,必須依靠各方主體共同推進。
條例注重發揮各方主體在綠色金融改革創新中的作用,在《總則》一章作出如下規定:一是市、區縣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綠色金融改革創新工作的領導,建立領導協調機制;二是明確市金融工作部門作為政府牽頭部門,會同中央金融管理部門駐湖機構負責統籌、協調、指導綠色金融改革創新工作,并依法實施監督管理;三是各有關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共同做好相關工作;四是金融機構、地方金融組織應當按照“有利于節約資源、保護生態環境、應對氣候變化”的原則,提供金融產品和服務;五是研究機構、行業協會等相關社會組織,應當在綠色金融創新研究、政策建議、標準制定、交流合作和自律管理等方面發揮作用。
聚焦綠色發展,鼓勵產品服務創新
綠色金融的改革創新需要以產品與服務為載體。條例設立《產品與服務》專章,主要從兩個方面作了較為全面、系統的規定。
一方面,著眼于整體,明確產品與服務導向,鼓勵“加大對綠色農業、綠色工業、綠色服務業和科技創新等方面的支持力度,推動綠色產業鏈、創新鏈、供應鏈融合發展,促進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
另一方面,聚焦于局部,結合湖州市獲批國家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以來的探索實踐,分別對創新或支持綠色信貸、綠色債券、綠色企業上市融資、綠色保險等產品與服務做出倡導性規定,引導更多資源投入綠色行業和企業中,同時更有效抑制環境污染型和資源消耗型投資。
其中,有關綠色信貸,銀行業金融機構可以創新開發綠色信貸產品,降低綠色信貸融資成本,擴大綠色信貸規模,提供綠色信貸便利;有關綠色保險,保險業金融機構可以創新綠色保險產品,規范和優化保險服務,促進投保主體加強風險管理,同時《條例》還對環境污染責任保險的投保要求、保費補助、“保貸聯動”等內容作出規定。
創新碳金融發展,助力碳達峰碳中和
條例將“以金融促進降碳”的有關內容和要求上升為地方性法規,針對不同行業或者領域的碳減排作出了制度安排。
能源領域,鼓勵金融機構為溫室氣體重點排放單位節能降碳提供融資服務,要求生態環境部門支持銀行業金融機構核實重點排放單位碳排放情況,同時對企業向金融機構虛假披露碳排放情況設置了罰則。
工業領域,鼓勵新建項目開展碳排放評價,鼓勵金融機構在為新建項目提供融資服務時考慮其碳排放評價情況;要求經濟和信息化部門加強工業碳排放評價管理,及時公布評價結果。
建筑領域,鼓勵金融機構為綠色建筑項目提供融資及保險服務,支持建設單位投保綠色建筑性能責任保險。
交通領域,鼓勵金融機構為綠色低碳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提供中長期金融支持,推動汽車消費貸款綠色低碳化,并支持國家銀行保險監管部門駐湖機構創新車險監管模式。
農業領域,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創新農村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要求市、區縣人民政府完善抵押登記、抵押物處置等配套措施和管理機制,并對鼓勵和支持保險業金融機構開發綠色農業保險作出規定。
居民生活領域,鼓勵金融機構創新綠色金融產品,促進形成綠色、低碳、安全、文明的生活方式。
加強數字賦能,建立健全標準體系
為了解決綠色金融相關標準不完備、不統一的問題,《條例》專門進行了規范。
綠色金融改革創新離不開數字化改革的引領、撬動、賦能作用。《條例》按照基礎建設、場景應用、平臺支持的邏輯順序,開展了一系列制度設計。
首先是支持金融管理部門圍繞綠色金融統計分析、監測評價、信息披露、監管引導等方面,建設并完善綠色金融數字化應用系統。其次是要求市金融工作部門會同中央金融管理部門駐湖機構,圍繞金融業務、征信服務、碳賬戶等場景,創新綠色金融數字化應用。最后是加強企業和個人綠色金融服務平臺建設。
強化激勵保障,激發改革創新活力
綠色金融的改革創新,既需要市場主體的廣泛參與、共同推進,同時也離不開各級政府的實干擔當、促進引導。條例屬于促進類立法,尤為注重發揮政府的激勵保障作用。
從激勵的角度,條例要求市人民政府定期對金融機構綠色金融改革創新進行考評,根據結果給予褒揚激勵,并明確將結果作為市、區縣人民政府及其部門選擇合作金融機構的重要參考;條例規定,市、區縣人民政府應當支持金融機構按照綠色技術推廣目錄,完善綠色信貸授信、定價等機制,促進綠色技術創新和應用,并設立綠色產業發展引導基金,引導社會資本投入綠色產業發展;條例還對地方金融管理等部門宣傳、落實綠色金融激勵政策等作出了規定。
從保障的角度,條例要求市、區縣人民政府將綠色金融改革創新納入財政政策體系,以強化財力支持;要求加強對綠色金融人才的引進和培育并完善相關機制,以強化智力支持;要求市、區縣人民政府建立金融風險防范和化解工作機制,以強化風控支持;要求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采取相關措施,以強化司法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