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一璞

善于總結歷史經驗是中國共產黨的優良傳統和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的顯著特點,更是百年大黨恰風華正茂的成功之道與青春密碼。每到重要歷史時刻和重大歷史關頭,中國共產黨都要回顧歷史、總結經驗,向歷史問計,從歷史中汲取繼續前進的智慧和力量。
2021年11月8-11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在北京舉行。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以下簡稱《決議》)。這是我們黨歷史上第三個歷史決議,具有重大的理論、現實與歷史意義。站在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的重大歷史關口,在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之時,《決議》不僅是一篇馬克思主義的綱領性文件,更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牢記初心使命、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宣言,是以史為鑒、開創未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行動指南。
“明鏡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強調,“我們要用歷史映照現實、遠觀未來,從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奮斗中看清楚過去我們為什么能夠成功、弄明白未來我們怎樣才能繼續成功”。這一重要觀點在《決議》中再次強調,并將其作為更加堅定、更加自覺地踐行初心使命,在新時代更好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依據。
“初心易得,始終難守”。百年奮斗的成就與經驗不僅奠定了我們繼續成功的基礎,更是保證我們繼續成功的指路明燈和推動我們繼續成功的不竭動力。
馬克思主義的綱領性文件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指出:“樹立大歷史觀,從歷史長河、時代大潮、全球風云中分析演變機理、探究歷史規律”,從而“進一步把握歷史發展規律和大勢,始終掌握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歷史主動”。大歷史觀是我們看待歷史、總結經驗、發現規律的根本遵循,其核心與精髓是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
《決議》對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的光輝歷程、輝煌成就、寶貴經驗的總結與梳理是堅持歷史唯物主義科學立場,堅持正確黨史觀,牢牢把握大歷史觀的生動例證,是一篇閃耀著科學智慧的馬克思主義的綱領性文件。《決議》以黨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面臨的主要任務為依據,闡述了黨在各個歷史階段的奮斗歷程、實踐探索、歷史成就與寶貴經驗。
《決議》堅持大歷史觀在于不僅聚焦于百年大黨的艱辛奮斗與光輝歷程,而且具有長遠的歷史視野和寬廣的世界胸懷,將新時代近十年的歷史放置于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征程之中來看待與考察,將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征程放置于181年的中國近現代史中、放置于500多年的社會主義史中、放置于5000多年中華民族發展史中看待與考察,從而牢牢把握住了“中國共產黨是什么、要干什么這個根本問題”,深刻闡發了為什么“始終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是中國共產黨的初心使命,清楚講明了為什么中國共產黨要“始終堅持共產主義理想和社會主義信念,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為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而不懈奮斗”。
《決議》從人民、道路、理論、文明形態和黨的建設等五大方面準確概括了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的歷史意義,既立足中華大地,又兼具世界眼光,既著眼于民之根本,又關懷人類前途命運,既強調理論的科學指導,又牢牢把握黨的建設與鍛造,深刻貫穿了百年黨史的主題主線、主流本質。
黨的百年奮斗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人民的前途命運,中國人民徹底擺脫了被欺負、被壓迫、被奴役的命運,成為國家、社會和自己命運的主人,中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斷變為現實;黨的百年奮斗開辟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道路,中國僅用幾十年時間就走完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工業化歷程,創造了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跡;黨的百年奮斗展示了馬克思主義的強大生命力,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和真理性在中國得到充分檢驗,馬克思主義的人民性和實踐性在中國得到充分貫徹,馬克思主義的開放性和時代性在中國得到充分彰顯;黨的百年奮斗深刻影響了世界歷史進程,黨領導人民成功走出了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黨的百年奮斗鍛造了走在時代前列的中國共產黨,形成了以偉大建黨精神為源頭的精神譜系,保持了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黨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不斷提高,中國共產黨無愧為偉大光榮正確的黨。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這五大意義的深刻概括“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中華民族的關系,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和馬克思主義、世界社會主義、人類社會發展的關系,貫通了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的歷史邏輯、理論邏輯、實踐邏輯”。而這五大意義之間亦具有嚴密科學的邏輯關系。人民立場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政治立場,因此開辟一條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正確道路是黨始終不變的初心使命。“時代是思想之母,實踐是理論之源”。偉大實踐呼喚科學理論,科學理論領航光輝歷程,黨的百年奮斗驗證了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開放性與時代性,同時也向世界證明現代化的路徑不是單一的,而是擁有多種可能性;人類文明發展不止于“歷史的終結”,而是呈現出多彩而豐富的文明形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就是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中國的事情要辦好首先中國共產黨的事情要辦好”,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是永葆黨的初心使命、走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發揮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科學指導力量、拓展國家現代化新道路和人類文明新形態的根本保障。
習近平總書記在關于《決議》的說明中強調,《決議》起草的要點在于與前兩個歷史決議主要總結的黨的歷史教訓、分清歷史是非不同,這次主要總結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這是因為,“從建黨到改革開放之初,黨的歷史上的重大是非問題,前兩個歷史決議基本都解決了,其基本論述和結論至今仍然適用”。而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在整體上發展順利,前進方向正確,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產生了深遠的世界影響。因此,總結寶貴經驗不僅是客觀需要,也具備主觀條件,極大有利于推動全黨增長智慧、增進團結、增加信心、增強斗志。《決議》深刻總結了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中“具有根本性和長遠指導意義的十條歷史經驗”,即堅持黨的領導,堅持人民至上,堅持理論創新,堅持獨立自主,堅持中國道路,堅持胸懷天下,堅持開拓創新,堅持敢于斗爭,堅持統一戰線,堅持自我革命。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這十條歷史經驗是系統完整、相互貫通的有機整體,揭示了黨和人民事業不斷成功的根本保證,揭示了黨始終立于不敗之地的力量源泉,揭示了黨始終掌握歷史主動的根本原因,揭示了黨永葆先進性和純潔性、始終走在時代前列的根本途徑”。這十大寶貴經驗是對百年奮斗光輝歷程的深刻總結中得出的、黨和人民共同創造的精神財富,不僅是對過去成功之道的回顧與總結,更需要在新時代實踐中不斷豐富與發展,成為護航我們黨和國家事業繼續成功的“傳家寶”。
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的政治宣言
1945年黨的六屆七中全會制定了《關于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迎來了中華民族站起來的偉大飛躍。1981年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制定了《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迎來了中華民族富起來的偉大飛躍。2021年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制定的《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迎來了中華民族強起來的偉大飛躍。每一次歷史決議都是在重大歷史關頭做出的,對推動黨和人民事業發展起到重要作用的政治宣言。
此次通過的《決議》是在黨和國家事業大大向前發展,黨的理論和實踐大大向前發展的歷史條件下,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對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做出的全面系統的總結。同時,《決議》做到了重點突出,聚焦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用較大篇幅總結黨的十八大以來的原創性思想、變革性實踐、突破性進展和標志性成果,尤其是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內涵、重大意義、原創性貢獻和歷史地位做出了新的豐富發展。
時代課題是歷史任務的具體展現,也是理論創新的驅動力。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十八大以來,國內外形勢變化和我國各項事業發展都給我們提出了一個重大時代課題,這就是必須從理論和實踐結合上系統回答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此次《決議》中,時代課題從一組拓展為三組,增加了“建設什么樣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什么樣的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怎樣建設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全面呈現了新時代新的歷史任務、新的歷史使命、新的奮斗目標,深刻表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強社會主義的夢,是強國夢,也是強黨夢。
《決議》在黨的十九大報告“八個明確”的基礎上,用“十個明確”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核心內容作了進一步概括,豐富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內涵。
《決議》一方面清晰梳理了黨的百年奮斗中創造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成就、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偉大成就、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成就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成就。另一方面聚焦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在黨的全面領導、全面從嚴治黨、經濟建設、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等十三個方面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發生的歷史性變革及新鮮經驗。
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及《決議》對時代課題的新發展,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內涵的新豐富,以及對各個歷史階段取得成就的概括與總結,始終貫穿著“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歸根到底是因為馬克思主義行”的內在邏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之所以能夠引領中國不斷發展進步,其根本在于既堅持了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又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和中國特色。《決議》指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是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進一步豐富了“兩個結合”的理論內涵,并從理論上確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又一次新的偉大飛躍的歷史地位,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大意義和原創性貢獻進行了豐富發展。
《決議》指出,“過去一百年,黨向人民、向歷史交出了一份優異的答卷。現在,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又踏上了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的趕考之路。”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始終牢記初心使命,以憂患意識警醒自身,面對時代的考卷,科學謹慎作答,誠懇接受人民的審閱。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們黨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在新的趕考之路上,我們既面臨難得的發展機遇,也面臨許多嚴峻復雜的風險和挑戰,會有更多想解決的難題和想辦成的大事。這就需要全黨牢記中國共產黨是什么、要干什么這個根本問題,把握歷史發展大勢,堅定理想信念,牢記初心使命,始終謙虛謹慎、不驕不躁、艱苦奮斗,不為任何風險所懼,不為任何干擾所惑。在邁進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新征程上,以史為鑒、開創未來,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