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黑龍江省成為中國首個沿邊地區的自由貿易試驗區,自貿試驗區共含哈爾濱、黑河及綏芬河三個片區。自貿區環境下,口岸經濟發展獲得了新的優勢。中俄兩國政府之間關于毗鄰地區的區域發展政策成為推動中俄邊境口岸城市聯動發展的外在動力。文章以黑河市與布拉戈維申斯克市為例,分析其在物流、農業和金融方面的經濟聯動優先發展領域并提出發展建議。
[關鍵詞] 自由貿易試驗區;黑龍江省;對外貿易
[DOI]10.13939/j.cnki.zgsc.2021.36.041
2019年8月26日, 中國(黑龍江)自由貿易試驗區獲批,這是國家首次在沿邊地區設立自由貿易試驗區。自貿試驗區的實施范圍為119.85平方千米,涵蓋三個片區:哈爾濱片區79.86平方千米,黑河片區20平方千米,綏芬河片區19.99平方千米(含綏芬河綜合保稅區1.8平方千米)。黑龍江省自貿區的設立和發展,將全面落實中央關于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建成向北開放重要窗口的要求,著力深化產業結構調整,打造對俄羅斯及東北亞區域合作的中心樞紐。黑龍江省將獲得在貿易和投資等方面比世界貿易組織有關規定更加優惠的貿易安排,迎來在自貿區時代下的對外貿易發展新機遇。
1 政府宏觀層面推動黑龍江省對外貿易發展
2003年以來,中國政府對于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發展多次給出了實施意見,2008年12月,黑龍江省發布了《黑龍江省沿邊開放帶發展規劃》。2013年9月和10月由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分別提出建設“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合作倡議。依靠中國與有關國家既有的雙多邊機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區域合作平臺,黑龍江省在“一帶一路”倡議中,被界定為向北開放的窗口。同年,國務院正式批復了《黑龍江和內蒙古東北部地區沿邊開發開放規劃》,將黑龍江和內蒙古東北部地區沿邊開發開放上升為國家戰略。黑龍江省迎來了向俄羅斯及東北亞開放的新機遇。2015年,“哈綏符釜”(哈爾濱-綏芬河-符拉迪沃斯托克-釜山)陸海聯運的常態化運行,“龍江絲路帶”正式納入國家“一帶一路中蒙俄經濟走廊”。2017年,在《興邊富民行動“十三五”規劃》中提到:“依托區位優勢,充分發揮對外開放窗口作用,加快推動邊境地區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在加強與周邊國家的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方面發揮前沿作用。完善邊境地區地方政府對外合作機制。發展一批邊境中心城市,推動沿邊重點地區加快發展,強化對毗鄰地區產業的輻射帶動能力。促進邊境地區與周邊國家和地區的經貿、文化、科技交流與合作。” 2019年8月,中國(黑龍江)自由貿易試驗區獲批,其發展目標為經過3~5年改革探索,對標國際先進規則,形成更多有國際競爭力的制度創新成果,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努力建成營商環境優良、貿易投資便利、高端產業集聚、服務體系完善、監管安全高效的高標準高質量自由貿易園區。
從外部環境看,俄羅斯的經濟發展主要集中在其歐洲地區,但從經濟特別是產業的長遠發展看,遠東地區具有極大的潛力和優勢。俄羅斯開發遠東地區的力度不斷加大,態度日趨積極。遠東地區與黑龍江省有3040千米邊境線和23個對應開放的口岸。 2010年1月,俄羅斯遠東開發戰略進入最終實施階段。俄聯邦政府和國家杜馬通過了 19 項聯邦法律,為俄遠東開發創造特殊條件;聯邦政府發布了 72 項決定和命令,出臺了新的管理機制,遠東共建立 19個超前發展區,20個自治市(區)。 2015年10月,符拉迪沃斯托克自由港正式設立。2019年年底,有關布拉戈維申斯克“自由港”的申請將會審議完成。布拉戈維申斯克自由港制度對接黑河自貿試驗片區,憑借兩個邊境城市的獨特位置,有助于中俄兩國之間的進一步開放。
黑龍江省獲得了國家宏觀政策疊加利好發展的機遇期,與黑龍江省毗鄰的遠東地區也不斷輸送利好政策,作為中國向北開放窗口的黑龍江省要抓住中俄彼此開發開放的機會,加深交流合作,發展本地區經濟,加強地區之間乃至國家間的經濟聯系。
2 自由貿易區時代黑龍江省的沿邊口岸獲得發展優勢
自由貿易區的設立,可以使其區域內的投資、金融、經濟合作等方面獲得更進一步的自由和開放。沿邊口岸城市在自貿區環境下,能夠良好的實現與國際市場的對接,通過創新區域開發模式,擴大國際經濟合作領域與范圍,與周邊國家實現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
傳統口岸經濟只注重產品進出口以及產品的初級加工,主要提供三方面的服務,即通關、檢驗、裝卸、倉儲、配送的通關服務;礦產能源資源、進出口產品的粗加工和冶煉加工服務;以大宗商品和國際特色產品為主的口岸商貿服務。這種口岸經濟發展模式產業結構單一,服務功能輻射面窄,難以對地區經濟形成有效的支撐。在自由貿易區環境下,新口岸經濟將融合現代金融體系,重點發展其在國際保稅物流、大宗商品交易、供應鏈金融、經貿技術合作服務等方面的優勢,對區域經濟起到支撐和引領作用。
3 自貿區時代黑龍江省發展對外貿易的優先領域
第一,物流領域。黑龍江省與俄羅斯遠東地區毗鄰,因其地理位置的毗鄰和交通運輸的便利,物流領域的優先發展具有很強的迫切性和可行性。黑龍江省很早就開通了對俄口岸,是中俄邊境貿易、人員往來的主要集散地。截至2016年12月31日,黑龍江省共有對外開放口岸25個,其中邊境口岸18個,目前處于正常開放狀態的有15個,未開通的有3個。鐵路口岸1個,水運口岸10個,公路口岸4個。屬于國際常年開放狀態的口岸有9個,雙邊常年開放的口岸有4個,季節性開放的有2個。2019年5月31日,連接中國和俄羅斯的中俄合建首座跨境公路大橋——黑河—布拉戈維申斯克黑龍江(阿穆爾河)大橋順利合攏,2020年4月將通車投入使用。2019年6月,同江中俄跨江鐵路大橋中方部分已經建設完成,具備開通條件,等到俄方配套基礎設施和物流中心的建設完成即可實現全面通車,同江進入“大橋經濟時代”。2019年年底,布拉戈維申斯克市將被納入“符拉迪沃斯托克自由港”經濟區,成為遠東第二個“自由港”。黑河市已經確立為自由貿易試驗區片區,布拉戈維申斯克市正在積極修建跨境索道項目,大橋通車及索道投入使用后,中國東北地區和俄羅斯遠東地區間將開辟出一條國際運輸新通道,有力促進兩國互聯互通,便利雙方經貿和人員往來。
第二,農業領域。黑龍江省是中國主要的糧食產區,連續多年糧食總產量占全國第一。黑龍江省又是大豆主產區,大豆種植面積約占全國的60%。農業也是黑河市的重要產業,隨著中國人對健康理念意識的增強,綠色有機食品需求的不斷增大,黑河市積極尋求綠色食品營銷和市場體系建設。俄羅斯遠東地區有著豐富的農產品和農副產品,其食品安全和質量標準都遠遠優于中國國內。以大豆和牛奶為例,與黑龍江省相鄰的阿穆爾州有全俄大豆研究所,其研究品種超過5000個,生產了約80個大豆品種。阿穆爾州還擁有大量優質的奶資源。有數據調查顯示,2018年中國共進口264萬噸的牛奶,依舊是全球最大乳制品進口國。中國每年約生產3540萬噸牛奶而消費量達到了4500萬噸。預計到2023年之前,中國對牛奶的需求量可能會超過6000萬噸。黑河口岸背靠龐大的中國國內消費品市場,與有著優良農產品研究與供應地的布拉戈維申斯克市,優先建立農業領域的合作,是比較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的必然選擇。
第三,金融領域。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金融的運行不僅直接影響著經濟建設的進程,而且在很大程度上關系著社會發展的狀況。2003年3月,中國銀行黑河分行率先與俄羅斯遠東外貿銀行簽訂了《中俄雙方商業銀行間本幣結算協議》,標志著中俄本幣結算業務正式開通。2018年,俄羅斯購買中國商品使用人民幣結算比例高達15%。金融機構在經濟中可以充當信用中介,創造和供給貨幣,辦理支付清算,提供經濟和金融信息,提供經濟活動的安全保障體系。所以,中俄邊境口岸城市經濟要聯動發展,金融領域必須要優先合作。中俄地區間的合作離不開金融合作,也必須依托于金融合作,只有加快雙邊金融開放,優化中俄金融機構布局,深化中俄金融合作,才能夠為口岸聯動區域搭建良好的經濟運行平臺。
4 自貿區時代黑龍江省發展對外貿易的對策建議
第一,充分利用自貿區、自由港的便利優惠政策,借助中俄公路大橋、鐵路大橋、索道及水路運輸的便利,打造國際保稅物流基地、大宗商品交易平臺。在新口岸經濟下,國際保稅物流會提供保稅物流、倉儲加工、進口分撥、國際轉口貿易、展示及檢測等方面的服務。大宗商品交易服務會涉及交易結算、風險控制、實物交割、融資融貨、期現聯動、產品上市。
第二,積極促進中俄邊境口岸城市之間的農業合作研究與生產。極力打造中俄農業合作試驗區,成立中俄跨境綠色食品產業園區,在大豆、牛奶等市場需求潛力巨大的產品上,共同聯合進行研制、開發和生產,創建符合中俄農產品質量安全衛生標準及要求的特色品牌。
第三,圍繞中俄跨境合作新格局,積極尋求金融領域的合作突破。中俄邊境口岸城市應借助自貿區、自由港的發展契機,以服務區域經濟為目標,聯合成立信貸金融機構,在完善和健全兩國征信體系的基礎上,為區域內的企業提供優惠貸款,為區域內的家庭消費者提供小額信貸,促進本區域的市場需求,帶動區域經濟發展。
參考文獻:
[1] 宋曉松,李萍,宋魁.關于黑龍江自貿區發展的新思路[J].奮斗,2020(15):40-42.
[2] 宋成華,歐陽林瑤.淺析自貿區建設背景下黑龍江省對俄經貿合作的升級對策[J].商業經濟,2020(6):11-13.
[基金項目] 2020年度黑龍江省省屬高等學校基本科研業務費科研項目“‘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中國(黑龍江)自由貿易試驗區與區域經濟聯動發展研究”(項目編號:2020-KYYWF-0873)。
[作者簡介]李凌艷(1983—),女,黑龍江黑河人,碩士,黑河學院講師,研究方向:東北老工業基地和俄羅斯遠東開發區域聯動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