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對種植土壤的要求
通常情況下,有機花生最適宜的種植土壤為酸性土。因此,在實際種植過程中,相關人員需合理控制土壤酸性,選擇土質疏松、排灌良好的酸性土,例如沙壤土、紅壤等。此外,在一些相對較為貧瘠的土壤中種植有機花生,相關人員需恢復土壤肥力,增施有機肥,不斷提高土壤肥力,避免在同一地塊中種植同樣的農作物,可采用輪作的方式。
1.2對生態地區的要求
要想充分發揮高產栽培技術的作用,就需提供優質的生態環境。在種植有機花生時,盡量選擇自然條件優良的生態地區。在有機花生播種時,需保證溫度保持在12℃左右,生長期溫度保持在20℃左右,這樣才能保證有機花生正常生長。
栽培有機花生時,盡量選擇遠離城市的地區,避免城市污染物影響種植土壤。需選擇河流上游種植花生,避免城市污水污染有機花生種植地[1]。
2.1選地與選種
在種植有機花生前,相關人員必須結合實際情況選擇恰當的花生品種,同時還需按照有機花生種植要求,檢測土壤濕潤度。通常需選擇微酸活性、土質疏松的土壤,嚴格按照農業生產相關標準挑選種植地。此外,在種植過程中,相關人員需根據種植地實際情況,保證科學選擇有機花生品種。
2.2種子處理
在選種后,需合理處理種子[2]。首先,相關人員需測試種子發芽率,選擇發芽率高于95%的種子進行播種。在播種前,相關人員需提前2周對種子進行帶殼晾曬,同時還需做好種子防潮工作,提高種子發芽率,避免種子爛根缺苗。在種子晾曬后,還需去殼篩選種子,同時選擇恰當的去殼時間。在正式播種前4~5 d需要去殼,淘汰小顆粒的種子,盡量選擇飽滿、粒大、整齊的種子。
2.3整地施肥
要想實現有機花生的高產,就需做好整地工作。在播種前,相關人員需將種植地耕翻高為5 cm、寬為2 m的溝,土壤中需保證水分均衡,切勿出現塊狀土塊,保持土質細膩、松軟。在實際種植過程中,還需適當加入鉀肥、有機肥,保證種植地肥力良好。
在種植前,相關人員需將藥劑與種子進行充分攪拌,之后再播種,這樣可以切實提高有機花生防蟲、防爛能力,保證種子營養充足。相關人員需準備好有機肥料,在恰當時機進行施肥,保證施肥均勻。每溝土壤需深耕25 cm以上,在耕種時施加有機肥。
2.4選擇恰當的播種方法與時間
通常情況下,種植地耕種需在4月中下旬進行,要選擇陽光充足的天氣進行耕種,土壤濕潤度需保持在60%左右;在土地溫度高于12℃時需要播種。在耕地時,每公頃需施加2 700 g磷礦粉,同時將播種深度控制在4~7 cm。
2.5田間管理
在完成有機花生播種后,相關人員需持續觀察花生出苗、發芽等情況,在齊苗后再進行查苗工作,如果發現缺苗就需及時補種,最大程度保證有機花生栽培密度合理。在種植花生時,需覆蓋好地膜,當90%花生都發芽后,相關人員就需割破地膜。在實際施肥過程中,相關人員需清除雜草,進行土壤翻耕,從根本上保證土壤濕潤度適宜。當50%幼苗出土后,植株上將會展開兩片真葉,種植人員需將土中的兩片真葉及時清理,盡快分化幼苗;在翻耕土壤過程中,要盡量避免土塊壓倒有機花生枝干,保證枝干順利生長。若存在弱苗、少苗、爛苗、病苗等情況,就需在第一時間拔出差苗,保證其他幼苗的健康成長。花生生長時期通常在夏季,此時多雨,田間非常容易出現積水的情況,相關人員需及時排水,避免出現嚴重的水澇;在干旱季節,相關人員需及時澆水,避免出現干旱的情況。
2.6病蟲害防治
在種植有機花生過程中,相關人員要做好花生病蟲害防治工作,例如適當推遲耕種時間,在蠐螬化蛹后再種植有機花生,降低病蟲害發生概率。在收獲花生或剛播種時,相關人員需撿取蠐螬,盡可能降低病蟲害密度,在種植地周圍種植蓖麻引誘金龜子,再將其集中起來后進行誘殺。藥物防治指在花生施肥、拌種過程中,充分利用肥料提高種子抗病蟲能力。在進行施肥和拌種的同時,每公頃土地可使用2 700 g白僵菌預防蠐螬。在耕地時,需將白僵菌與有機肥料混合起來,將其均勻撒在田地間。
參考文獻
[1]孫申安,張改芝,溫玉清.有機花生種植應用高產栽培技術的探討[J].新農民,2019(35):41-42.
[2]潘東升.有機花生種植應用高產栽培技術要點[J].農業與技術,2018,38(3):120.
(山東省膠州市農業農村局牟春梅,李曉敏,高興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