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金香

【摘 要】目的:探究無保護會陰技術對產婦及經產婦分娩產程及產后疼痛的影響。方法:選取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的產婦88例為對象,平均分成兩組,即參照組、研究組,各44例,參照組在入院后采用常規護理,研究組應用無保護會陰技術護理,對比護理效果。結果:研究組產婦第一產程、第二產程時間、胎兒窘迫率、新生兒窒息率、產后疼痛程度均優于參照組(P<0.05)。結論:產婦實施無保護會陰技術護理,護理效果顯著。
【關鍵詞】無保護會陰技術護理;產婦;產后疼痛;產程
Effects of unprotected perineal technique on labor processand postpartum pain in parturient and multipara
Zhang Jinxiang
Yinan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ShandongLinyi 2763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unprotected perineum technology on delivery process and postpartum pain.Methods:The 88pregnant women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namely reference group, research group,with44 casesin each group, thereference group after admission using routine nursing, and the study groupusingunprotected perineum nursing,the nursing effects were compared.Results: Thetime of the first labor period,thesecond labor time, fetal distress rate, neonatal asphyxia rate and the postpartum paininthe study group were better thanthose inthe reference group,P<0.05. Conclus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unprotected perineal technical nursing has a significant nursing effect.
【Key?Words】Unprotective perineum technical nursing; Maternal; Postpartum pain; Labor process
無保護會陰助產技術為臨床長常見分娩技術,在分娩過程中配合實施無保護會陰技術護理,有效預防會陰撕裂與會陰側切,緩解產后疼痛,具有顯著護理效果[1]。本文將以近年來88例產婦為對象開展研究,詳細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的產婦88例為對象,參照組44例,研究組44例。參照組,年齡19歲~36歲,平均年齡(27.64±4.34)歲,孕周37周~42周,平均孕周(39.12±1.16)周,初產婦22例,經產婦22例。研究組,年齡是22歲~37歲,平均年齡(27.97±4.23)歲,孕周38周~42周,平均孕周(39.56±1.23)周,初產婦21例,經產婦23例。研究組與參照組的資料進行比較,P>0.05。
1.2 方法
1.2.1 參照組為常規護理;講述分娩知識,給予產婦鼓勵與支持,密切關注產程變化。
1.2.2 研究組為無保護會陰技術護理:(1)產婦在入院以后,助產士需熱情、積極接待產婦,向產婦講述住院有關知識,包括醫療技術、住院環境等,輔助產婦開展產前檢查,詳細講述各項檢查方法與目的,緩解緊張情緒,并取得產婦的信任。(2)在分娩中,保護產婦的個人隱私,助產士與產婦保持溝通交流,并轉移注意力,引導產婦,采用正確呼吸。在產婦臨產以后,由助產士需積極溝通,講述仿生氣囊助產有關知識,宮口超過5cm表示活躍期,實施仿生氣囊操作。詳細操作如下所示:擴張操作之前,嚴格消毒陰道和外陰,依照無菌操作執行,預防感染。氣囊在使用之前,檢查氣囊助產儀性能,對參數進行調節,例如擴張直徑、充氣時間、充氣速度等。手術之前,產婦需將膀胱排空,宮口開大超過5cm,人工破膜。分娩中若存在宮縮差,靜脈滴注催產素,分娩中由專人監護,觀察宮縮情況與胎心音。在宮口全開以后,對胎頭的娩出速度進行控制,產婦需對用力方式進行改變,助產士用手對胎頭進行控制,產婦需保持放松狀態,在宮縮間期需用力吹氣,管理產婦。胎頭的娩出速度需控制為胎頭在宮縮時需低于1cm,對胎頭的娩出速度進行控制,不需采用胎頭俯屈動作,胎頭娩出角度與方向不干預,在娩出胎頭的雙頂徑時,均勻用力,緩慢娩出。娩出雙頂徑以后,不可仰伸胎頭,娩出胎頭以后,緩慢娩出胎肩,在宮縮時,助產士將胎頭拖住,產婦均勻用力,將前肩用力,不可用力下壓,在娩出前肩以后,緩慢上抬胎頭,后肩緩慢娩出。(3)產婦在分娩后,應多讓嬰兒和產婦接觸。指導產婦產后康復知識,包括運動、飲食、睡眠、情緒管理等。適當下床運動有助于產后恢復,預防并發癥;與嬰兒親密接觸,有助于培養親子感情。
1.3 觀察指標
記錄產程時間、胎兒窘迫率、新生兒窒息率,對比分析。最后,評估產婦產后疼痛程度,使用VAS量表綜合評估。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1.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χ±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產婦產程時間比較
在第一產程、第二產程與總產程中,研究組用時明顯更低(P<0.05),見表1。

2.2 兩組新生兒并發癥比較
研究組44例產婦中,胎兒窘迫發生1例(2.27%),新生兒窒息率0(0);參照組44例產婦中,胎兒窘迫發生6例(13.64%),新生兒窒息率4(9.09%)。研究組胎兒窘迫率、新生兒窒息率均低于參照組,P<0.05(2χ=4.3623,2χ=4.2316)。
2.3 疼痛程度比較
研究組44例產婦中,產后0.5h疼痛評分是(3.34±0.53)分,產后1h疼痛評分是(2.09±0.48),產后6h疼痛評分是(0.89±0.34)分。參照組44例產婦中,產后0.5h疼痛評分是(4.98±0.35)分,產后1h疼痛評分是(3.23±0.53),產后6h疼痛評分是(1.45±0.32)分。研究組產后0.5h、產后1h、產后6h疼痛程度均低于參照組,差異是P<0.05(t=4.5234,t=5.0912,t=4.8343)。
大量臨床實踐表明,產婦應用無保護會陰助產技術,有效縮短產程提高自然分娩率。在無保護會陰助產技術中,產婦能夠熟練掌握分娩知識,充滿自信心,產婦在進入到第二產程以后,使用無保護會陰接生技術,對胎頭的娩出速度進行控制,會陰不需要實施人工保護干預,確保胎兒娩出過程能夠順利進行,促使分娩創傷減少[2]。本次研究中,兩組產婦應用不同護理模式,結果可見,在第一產程、第二產程與總產程中,研究組用時明顯更低(P<0.05)。對于胎兒窘迫率、新生兒窒息率,研究組發生率更低(P<0.05)。研究組產后0.5h、產后1h、產后6h疼痛程度均低于參照組,差異是(P<0.05)。 在無保護會陰技術護理中,是以人性化角度作為出發點,結合個人分娩經歷,在不同產程中為產婦提供有效建議與方法,使得產婦能夠使用不同體位,緩解分娩痛苦,隨著產程進展,醫護人員均給予產婦積極幫助,安慰與鼓勵產婦,使得產婦充滿自信心,將個人能力充分發揮出來,順利分娩,減輕產后疼痛,改善妊娠結局[3-6]。
綜上,產婦實施無保護會陰技術護理,有助于提高配合度,降低會陰撕裂損傷率,提高會陰完整率,預防會陰裂傷,縮短產程,緩解產后疼痛,改善妊娠結局,護理效果顯著。
參考文獻
[1] 曾麗容,梁燕嫦,吳結英,等.無保護會陰接生技術對正常分娩初產婦的臨床價值探討[J].吉林醫學,2020,41(7):1680-1681.
[2] 張文平.無保護會陰分娩技術用于初產婦會陰分娩的效果[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20,20(69):16-17.
[3] 徐燕誼,康金娟,盧竹欣.會陰無保護接生技術在初產婦分娩中的應用[J].當代護士(中旬刊),2019,26(7):56-57.
[4] 高少波,徐鳳珍,呂青青,等.無保護會陰助產技術聯合改良陰部神經阻滯麻醉在自然分娩初產婦中的臨床應用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當代醫學,2020,26(28):37-39.
[5] 咼海霞.導樂式會陰不側切無保護無創接生技術在初產婦中的應用效果[J].中外醫學研究,2019,17(29):180-182.
[6] 邢小娟,王素琴.無保護會陰分娩技術對初產婦自然分娩的作用[J].臨床研究,2019,27(4):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