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寒風


【摘 要】目的:針對優質護理方法在PICC導管腫瘤內科患者護理中的方法探究。方法:在我院2020年6月至2021年5月期間PICC導管腫瘤內科患者中隨機選取180名患者,分為兩組,每組各90名,常規組采用常規護理方法,觀察組進行優質服務護理;觀察分析兩組術后對治療的順從性以及并發癥的情況。結果:觀察組患者對術后治療的順從性為98.89%,并發癥的發生率為8.89%,效果均優于常規組。結論:優質護理方法在PICC導管腫瘤內科患者護理中的效果顯著提高,大大減少并發癥的發生。
【關鍵詞】腫瘤;PICC導管;優質護理;方法
Exploration on high quality nursing methods of PICC catheter in oncology department
Sui Hanfeng
Department of oncology,The Third peoples Hospital in Datong, Shanxi Datong 037006,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ole of high-quality nursing methods in the nursing of patients in PICC catheter oncology department. Methods: From June 2020 to may2021 ,180 patientsin PICC catheter oncology department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90 patients in each group. The routine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high-quality nursing; The compliance to treatment and complication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and analyzed. Results: the compliance of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o postoperative treatment was 98.9%, and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was 8.9%,the effect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routine group. 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high-quality nursing method in the nursing of patients with PICC catheter oncology department i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nd the occurrence of complications is greatly reduced.
【Key?Words】Tumor; PICC catheter; Quality care; Method
目前,惡性腫瘤的治療方法較少,化療是臨床上常用也是最主要的治療手段,但長期治療后會給患者帶來嚴重的疼痛以及各種不可逆的機體損傷和精神創傷等。因此,通過外周靜脈穿刺(PICC)進行中心靜脈置管引起了廣泛關注[1-2]。本研究分析了PICC置管治療腫瘤患者的方法,以探討優質治療護理方法的可行性。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在我院2020年6月至2021年5月期間PICC導管腫瘤內科的580名患者中選取180名患者,隨機分為不同的兩組,常規組90例,采用常規護理方法,其中男60例,女30例,年齡28歲~69歲,平均年齡(48.56±4.38)歲;觀察組90例患者是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進行優質護理,男45例,女45例,年齡34歲~76歲,平均年齡(50±3.92)歲。本次收入病人的標準為:①經過系統檢查后,確診為對應的腫瘤癥狀;②所有患者均知情且自愿加入,并簽有知情同意書;③不攜帶其他重大疾病。以及本次的排除準則為:①包含其他多種重大疾病的患者②患有精神異常或有精神疾病史的患者。經過對比觀察后,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差異無顯著性,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常規組:本組的90例患者接受是常規護理,護理措施包括置管預防措施、置管護理、健康教育、急救等具體操作。
1.2.2 觀察組:本組的90例患者均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接受高質量護理干預,具體護理措施為:(1)護理人員在置管前對患者普及健康教育知識,詳細講解相關腫瘤知識和重要點,告知患者PICC置管治療流程機理,處理原則和適當的預防措施。讓患者在進行置管之前,對PICC置管的進行有一個全面、詳細的了解,可大程度地增加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的順從性;(2)護理工作者需要對PICC置管進行指導、分解步驟,主要推薦采用藥淋的方式進行清理,必須排除盆浴和泡浴的形式;患者在淋浴之前必須用三圈保鮮膜纏繞在肘腕處,并用膠帶牢牢固定保鮮膜邊緣,防止過程中有水進入;在淋浴結束后要及時檢查保鮮膜是否進水等,若發現有進水,需要及時更換;(3)需要定時引導置管患者的手臂進行適當的物理鍛煉,但不能過度以防出現過度損傷的情況;(4)護理人員要應定期護理PICC置管患者,通常按照7天的標準實行沖洗導管、更換膜以及更換肝素帽等措施;并時刻觀察患者的置管情況,主要觀察針孔附近是否出現泛紅、疼痛、腫脹、滲出液等情況。一旦發現有異常情況的出現,應立即采取適當措施;(5)積極與患者進行溝通交流,及時回答患者的問題,耐心傾聽患者的實際需求,并充分鼓勵患者,平復患者的不良情緒等;(6)在日常護理時可用100u/ ml肝素鈉鹽溶液進行沖洗,可有效降低靜脈炎和血栓形成的發生率;另外,對于皮膚過敏的患者應使用具有良好的滲透性和過敏性較好的貼膜。如果患者有嚴重過敏,應立即使用適當的抗過敏藥物,以確保治療的安全可行;(7)做好患者心理狀態的預估:相關醫護人員應及時評估患者的心理狀態、注射部位的出血情況、導管插入術的具體操作情況以及患者的皮膚狀況等,以便醫生充分了解患者的基礎情況;(8)離院指導:通知患者每周接受一次導管維護,并通知患者及其親屬密切監測患者的穿刺部位。如果出現異常情況,必須及時到醫院進行檢查。
1.3 觀察指標
(1)對兩組患者的術后治療的順從性,其主要包括完全順從、部分順從,以及不順從;(2)觀察兩組患者在護理后并發癥(導管出血,穿刺點出血、紅腫,靜脈炎癥等)的具體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χ±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后的順從性
觀察組患者對化療過程中的順從性為98.89%,明顯高于常規組的86.67%,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治療后的并發癥情況的比較
觀察組的患者并發癥的發生率為8.89%,明顯低于常規組的27.78%,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目前,PICC置管已在臨床上廣泛推廣。PICC導管技術被用于腫瘤患者的治療,能有效減少反復靜脈穿刺帶來的痛苦,使整個治療過程更高效、更穩定、更準確,減少副作用的發生。同時,在PICC置管中采用優質護理能有效預防腫瘤患者靜脈炎的發生。但是,由于患者精神狀態、身體素質等方面存在不小的差異,一些患者無法實施PICC導管插入術進行治療,而一些患者即使同時接受PICC治療,也會過度擔心并發癥的發生。在本研究中,觀察組患者對術后治療的順從性為98.89%,明顯高于常規組的86.67%;觀察組并發癥的發生率為8.89%,明顯低于常規組的27.78%;觀察組的術后綜合護理滿意度為96.6%,明顯高于常規組的83.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因此,對腫瘤患者采取高質量的護理干預可以有效提高患者PICC置管的合作性和順從性,有效提高治療的效率和成效。促進醫患關系的和諧以及有效緩解患者的恐懼心理,全面及時解決患者的實際問題。
參考文獻
[1] 陳靜.優質護理干預對乳腺癌患者PICC導管維護中不良反應的影響[J].中國醫藥指南,2020,18(1):231.
[2] 李藝.腫瘤內科PICC置管有效護理方法研究[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9,4(36):7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