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雪

【摘 要】目的:分析探討2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危險因素及相關護理措施。方法:選擇我中心2019年1月—2020年2月接收治療2型糖尿病患者共92例為觀察對象,對所有患者采用單因素與多因素的篩選方法,分析探討周圍神經病變的相關危險因素。結果:①根據調查顯示,影響周圍神經病變的單因素主要為患者的年齡、患病時間、高血壓病史等因素;②多因素主要為患者的年齡、患病時間、HbAlc等,是導致糖尿病周圍神經發生病變的危險因素。結論:2型糖尿病患者發生周圍神經病變的概率較高,可以通過控制患者的飲食、血糖、加強鍛煉、調節患者心態等護理措施來降低患者周圍神經病變的發生率,對患者實行綜合護理后,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對疾病的正確認知,緩解患者病情癥狀,提高治療效果,改善患者血糖水平指標,值得推廣與應用于臨床護理中。
【關鍵詞】2型糖尿??;周圍神經病變;危險因素;護理措施
Risk factors and related nursing measures of peripheral neuropathy in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Meng Xue
Beijing Shunyi District wangquan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Beijing 1013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and analyze the risk factors and related nursing measures of type 2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Methods: a total of 92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who received treatment in our center from January 2019 to February2020 were selected as the observation objects. All the patients were screened by single factor and multiple factors, and the related risk factors of peripheral neuropathy were analyzed. Results: ① according to the investigation, the single factors affecting peripheral neuropathy were mainly the patients age, illness time, history of hypertension and so on; ② multiple factors, such as age, duration of disease and HbAlc, are the risk factors for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genesis. Conclusion: the incidence of peripheral neuropathy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is high. It can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peripheral neuropathy by controlling the patients diet, blood sugar, strengthening exercise and adjusting the patients state of mind. After comprehensive nursing care, patients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ir correct cognition of the disease, relieve the symptoms of the patients, and impro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It is worth popularizing and applying in clinical nursing to improve the blood glucose level index of patients.
【Key?Words】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Peripheral neuropathy; Risk factors; Nursing measures
大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發病時間是在35歲或40歲以后,年齡越大則發病率越高[1]。如果長期缺少適當的運動,不合理的生活方式與作息時間會使體內胰島素的抵抗加重,造成胰島素分泌的缺陷,從而引發2型糖尿病[2]。正確有效的護理可以改善患者的血糖指標與慢性并發癥的發生情況,為了分析探討2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危險因素及相關護理措施,本次研究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選擇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接收治療2型糖尿病患者共92例為觀察對象,患者均符合2型糖尿病診斷標準,伴隨糖尿病典型臨床癥狀。其中男性48例,女性44例,年齡41歲~77歲,平均年齡(52.4±2.11)歲。
1.2 方法
1.2.1 病理收集 將所有患者的基本資料進行統計,包括患者的性別、年齡、吸煙史、飲酒史、過往疾病史、血壓、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空腹c-肽、餐后2h C-肽、空腹胰島素、餐后2h胰島素等資料。
1.2.2 護理方法 醫務人員根據患者病情的嚴重程度,將不良反應、會誘發不良反應的因素與出現后的治療方法告知患者及其家屬,隨時關照患者身體狀況,防止出現其他并發癥;在進行治療前要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深度溝通,讓患者做好心理建設,對患者進行病情培訓護理,讓患者與家屬了解病情狀況與后續治療方向,提高患者依從性,增進醫患關系;加強護理人員業務能力培訓,當患者出現突發癥狀時,護理人員要沉著冷靜有條不紊地采取治療,加強患者信賴度。對于患者患病后出現的焦躁不安、慌亂恐懼等負面情緒,護理人員采取對應的方式進行開導,可以對患者進行病例講解,宣傳治療成功的案例,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使患者充分了解到患病原因、治療過程、生活護理常識、預防措施等。
1.3 觀察指標
將其中50例發生周圍神經病變患者作為觀察組,將42例未發生周圍神經病變患者作為對照組,對所有患者采用單因素與多因素的篩選方法,分析探討周圍神經病變的相關危險因素。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χ±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單因素分析
根據調查顯示,影響周圍神經病變的單因素主要為患者的年齡、患病時間、高血壓病史等因素。
2.2 多因素分析
多因素主要為患者的年齡、患病時間、HbAlc等,是導致糖尿病周圍神經發生病變的危險因素,數據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型糖尿病與1型糖尿病的遺傳因素相同,甚至2型糖尿病的遺傳因素更加明顯,而患者生活的環境、患者的年齡以及患者的生活方式等都會成為2型糖尿病發病原因,經過流行病學研究表示,長期進食高熱量食物,處于肥胖,缺少運動的患者發生2型糖尿病概率更大,而患有高血壓與血脂異常等疾病患者也會有2型糖尿病發病風險[2-3]。
采用綜合護理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指標,降低病情的相關并發癥發生率,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飲食的控制,盡量避免高糖、高脂肪的食物,才能有效保證治療效果[4]。本次研究報告顯示影響周圍神經病變的單因素主要為患者的年齡、患病時間、高血壓病史等因素。多因素主要為患者的年齡、患病時間、HbAlc等。
綜上所述,對患者實行綜合護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對疾病的正確認知,緩解患者病情癥狀,提高治療效果,改善患者血糖水平指標,值得推廣與應用于臨床護理中。

參考文獻
[1] 張英超,楊楨,潘華,等.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發生周圍神經病的相關危險因素研究[J].中華全科醫師雜志,2019,18(9):861-864.
[2] 朱永剛.2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相關因素分析[J].基層醫學論壇,2019,23(29):4157-4158.
[3] 杜馥曼,匡洪宇,段濱紅,等.2型糖尿病合并周圍神經病變患者抑郁傾向患病狀況及危險因素調查[J].中國基層醫藥,2019,26(4):408-411.
[4] 崔靜,王彩霞,嚴軍,等.2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護理干預的臨床觀察[J].航空航天醫學雜志,2021,3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