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聰

摘要:外文期刊具有信息量大、時效性強、觀賞和學術價值較高等特點,是現代公共圖書館館藏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和藏書重要標志,也是廣大讀者學習外語、獲取國外信息、了解國際社會發展水平以及研究國外學術動態的平臺。與此同時,外文期刊利用率低下也一直是困擾各大公共圖書館的現實問題,筆者以具有代表性的省級公共圖書館--湖北省圖書館為例,通過對100名外文期刊閱覽區的讀者進行問卷調查和訪談,從讀者視角對提升外文期刊利用率做初步的研究和探討,以期為公共圖書館提高外文期刊利用率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外文紙本期刊;閱讀推廣
一、湖北省圖書館外文期刊的利用現狀
湖北省圖書館外刊閱覽區以外文紙本期刊和報紙閱讀為主,暫無外文付費電子期刊資源。自2000年中國加入WTO以來,湖北省圖書館外文紙本期刊的訂購量逐年增加,年采購金額60-80萬元,外文紙本現刊和報紙種類達220多種,以英語刊為主,小語種刊以日文刊居多,共11種,此外,還有法、德等其他語種,內容涵蓋了政治、經濟、社會、文學、歷史、工業技術等眾多類別。截止到2020年,湖北省圖書館外文期刊合訂本數量達13.1萬冊(包括進口原版外文期刊和國內購權影印外文期刊)。
通過對外文期刊閱覽區的讀者進行問卷調查及訪談,并對讀者類型和閱讀喜好進行分析,本區域年齡20-30歲的讀者人數最多,占比58%,其次為30-40歲的讀者,占比16%;男女比例大致相等,分別為男性46%,女性54%;本科生為主要讀者群體,占比72%;英語四六級水平人數最多,占比60%;讀者群體以學生居多,占比36%,其次為企事業工作人員及專業技術人員,占比20%;閱覽紙本期刊的目的以休閑娛樂為主,占比38%,其次為工作充電與增長知識,占比30%,獲取并了解國外信息次之,占比16%;最感興趣的期刊類型(可多選)依次為:經濟類(40%),文學類(36%),時事政治類(28%),最不感興趣的刊物類別為:地理和文體運動;是否需要征訂外文期刊全文數據庫,選擇“建議購買”的讀者人數占42%,選擇“可有可無”的讀者人數占38%,在選擇“建議購買”的讀者人數中,推薦購買Wiley Online Library的讀者人數占比47%,推薦購買Elsevier Science Direct的讀者人數占比42%;此外,從讀者角度出發,能有效提升外文期刊利用率的舉措中,選擇“進行外文新刊的宣傳和推介工作”的讀者占比40%,選擇“提供針對不同英語水平、愛好的期刊推薦服務”的讀者占比38%,選擇“提供外文工具書或電子翻譯設備輔助閱讀”的讀者人數占比34%。
通過統計近五年來湖北省圖書館到館人數及外文區域的讀者人數,全館到館人數與外文區域閱覽區人數逐年穩步提升,外文區域閱覽區人數占全館到館人數的比重也逐年增加。(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響,公共圖書館均實行限流及預約制,到館人數均有大幅下滑)
二、湖北省圖書館面臨的外文期刊閱讀推廣的諸多問題
2.1外文期刊采購經費不充足
公共圖書館作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一部分,其購書經費全部來源于政府撥款,受政府財政收支影響較大,采購經費相對有限。湖北省圖書館2020年購買紙質書刊總經費為2600萬元,其中用于外文期刊及報紙的購置經費約為60萬元,僅占全館購書總經費的2.3%。同時,外文期刊的價格遠比中文期刊價格昂貴,且外文期刊訂購價格呈每年3-5%左右的上漲趨勢,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外文期刊的采購。
2.2外文期刊采購周期較長
外文期刊內容緊跟社會熱點,內容新穎是吸引讀者的重要因素,然而受采購周期、加工周期等客觀因素影響,期刊上架時往往過了時效性,難以及時滿足讀者的閱讀需求。同時,受2020年以來的全球新冠疫情影響,外文紙本期刊的到館滯后現象更加嚴重,從而造成了一批外文期刊讀者逐步流失。
2.3外文期刊閱讀推廣力度不夠
湖北省圖書館外文閱覽區的工作人員雖然為讀者創造了良好的閱覽環境,但外文期刊和報紙的閱讀推廣力度不夠,沒有將閱讀推廣活動貫穿到日常工作中,活動缺乏長期性和連貫性,導致廣大讀者對外文期刊資源了解有限。
2.4公共館的讀者外語閱讀能力不足
通過對湖北省圖書館外文期刊閱覽區的讀者進行問卷調查,來訪讀者大多為本科學歷,英語水平為大學英語四六級及以下,直接閱讀外文期刊有一定的困難,面對專業詞匯有畏難情緒,容易缺乏耐心和熱情,客觀上也影響了外文期刊的利用。
2.5外文期刊閱覽區域的管理問題
湖北省圖書館的外文閱覽區為保證館藏的完整性,一直沿用傳統的服務模式,外文期刊和報紙均不提供外借服務,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外文期刊資源的利用。另外,外刊區域的館員在周末和節假日輪崗頻繁,導致外刊的閱讀推薦及服務工作無法深入、專業、系統地開展。同時,紙本外刊不方便檢索,讀者查閱難度較大。
三、湖北省圖書館外文期刊閱讀推廣方案
3.1針對讀者需求進行調研,調整采購策略
3.1.1優化外文紙本期刊的采選
公共圖書館應改變傳統的采訪方式,由“采訪館員”為主導轉變為以“讀者”為主導,由重保存向重利用轉變,由資源建設向資源服務傾斜。采訪館員在訂購外文紙本期刊資源時,應注重了解讀者需求,選購讀者翻閱較多的期刊,剔除讀者翻閱較少、學科重復的期刊,從而不斷優化館藏結構,合理利用購置經費。
由于在開架閱覽且不外借的情況下,很難精準地統計外文紙本期刊的使用率,經問卷調查與訪談顯示,湖北省圖書館紙本外文期刊的72%的讀者群體的學歷在大學本科水平,60%的讀者群體的英語水平在大學英語四、六級,該讀者群體較少開展研究型學習且受英語水平限制,更喜歡圖文并茂的時事政治、經濟、文學類的紙本期刊,而專業術語偏多的學術紙本期刊鮮有翻閱。此外,服飾類時尚類雜志共訂購了43種,是訂購數量最多的外文現刊,占總數近20%,但從讀者喜好調查看,該類別僅22%的讀者選擇喜歡,排在經濟、文學、時政、文化教育、藝術等類別之后。
3.1.2嘗試外文電子期刊的采選
隨著數字圖書館時代的到來,電子期刊作為更有時效性和便捷性的刊物,其閱讀需求日趨明顯,尤其是偏好自然科學類的讀者,占湖北省圖書館讀者群體的10%左右,這部分讀者群體大多具有良好的英語水平,但人數不多,而外文電子期刊數據庫的整庫訂購價格昂貴,可以嘗試采用PPV模式即Pay-Per-View按量付費模式,即圖書館根據授權用戶(讀者)實際獲取文章的篇數支付費用的模式,一方面可以大大降低使用成本,緩解了經費壓力,。另一方面,也彌補了紙本外文期刊的館藏不足,幫助公共圖書館利用有限的經費最大限度地購置讀者真正需要的電子期刊,滿足了讀者的閱讀需求。
湖北省圖書館可成立PPV采購小組,將提供PPV服務的數據庫資源添加到官網資源列表中,讀者可直接進入相應主頁查找文章,查到后向負責參考咨詢的館員提交文獻需求申請,由館員下載相應的外文電子期刊資源,再轉給讀者。
3.1.3整合開放存取期刊(OA刊)資源
開放獲取(Open Access,簡稱OA)是基于傳統出版模式的另外一種方式,是國際學術界、出版界、圖書情報界為推動科研成果利用互聯網自由傳播采取的行動。2014年底,由中國科學院立項啟動、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負責實施建設的“Go OA”平臺正式上線提供服務(http://gooa.las.ac.cn)。Go OA 面向全球科研人員提供“高質量”開放論文的一站式發現、遴選、保存和使用。隨著OA刊的增多,其學術價值和影響力也不斷提高,湖北省圖書館可以將OA刊進行收集、整理并添加到資源列表中,建立一個長效機制,定期更新和維護,使OA刊成為湖北省圖書館館藏外刊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
3.1.4建立聯合館藏,實現區域內資源共享
中國圖書館學會發布的《圖書館服務宣言》提出的目標之一是開展信息資源的共建共享,促進全社會信息資源的有效利用。中國科學院的NSTL作為國家科技文獻平臺的核心和外文科技文獻保障體系,訂購紙本外刊1.5萬種,外文會議錄3000余種,全國開通網絡版外文期刊已達215種,面向全國提供公益性的文獻檢索和文獻傳遞服務,使資源的利用發揮了最大效能。深圳大學城圖書館、深圳圖書館以及深圳大學圖書館等三家大型圖書館嘗試在外文紙本期刊分布保存、電子資源文獻傳遞等方面開展廣泛的合作,建立了深圳地區文獻資源保障體系協調管理機制,通過資源共建共享,極大地擴充了單一館的資源。湖北省圖書館作為華中地區的大館,立足于本館現有資源,建立華中地區外文文獻資源建設聯盟,也將是大勢所趨。
3.2針對讀者需求進行分析,調整服務策略
3.2.1大力開展外文新刊推介、報道服務
針對外刊區域讀者人數較少的現狀,應改變“等讀者上門”的被動做法,采取積極主動的宣傳策略,利用公眾號、官方網站、KT板等形式,向讀者公布最新的期刊目次,展示館藏外文期刊的動態,提升讀者外文期刊閱讀興趣。通過將一些熱門期刊結合社會熱點、選取一些可欣賞性程度較高的文字段落、封面設計等在公眾號及宣傳板上進行宣傳,達到吸引讀者,提升外文期刊利用率的目的。
3.2.2建立館藏外文期刊的網上檢索和文獻傳遞機制
選拔優秀的參考咨詢官員,成立外文參考咨詢小組。一方面通過調研公共圖書館的重點用戶、重點科研項目,在提供網上檢索、下載論文的基礎上,針對學科課題進一步細分,形成高質量的二、三次文獻。此外,還可建立館藏外文期刊的文獻傳遞機制,由館員通過電話、電子郵件、網上咨詢等多種途徑,定時回復讀者需求,以掃描文件的方式滿足特定讀者群體的借閱需求。
3.2.3為讀者提供個性化閱讀服務
圖書館外文期刊館員要培養“為人找刊,為刊找人”的服務理念。在對外文期刊報紙有深層次了解的基礎上,通過與讀者溝通,了解其外語水平、閱讀需求與興趣,有針對性地為讀者提供參考咨詢、宣傳指導、揭示館藏等服務工作。
3.2.4提供英語閱讀工具輔助服務
針對公共館的讀者外語閱讀能力不足的情況,可考慮購置一批專門供閱覽使
用的工具書、電子翻譯筆,輔助讀者進行閱讀,激發讀者閱讀興趣。
3.2.5培養外文期刊參考咨詢館員
外刊館員應當立足于當下讀者需求,培養以下能力和素養:一是外語能力,能閱讀不同語言難度的外文期刊,能根據其主題內容進行新刊的推介、報道工作,并能根據讀者的外語水平推薦適合其閱讀的外文期刊和報紙。二是參考咨詢能力,能根據讀者的特定需求進行信息資源的搜集、加工和整理能力,能對OA期刊資源進行整合利用,進行二次文獻的編纂與整理等。三是科研能力,能參與科研活動,整合學科知識信息,并進行深層次的情報研究與分析。
四、結語
公共圖書館提高外文期刊利用率,應緊密結合讀者的實際需求,不斷優化外文期刊資源采選機制和藏刊結構,有選擇地采選期刊,有計劃地進行資源管理,有價值地開發利用,有針對性地提供服務,系統性地開展館員培訓。
參考文獻:
[1]張曉林,孫坦,劉細文,等.數字時代國家科技文獻中心的戰略選擇[J].圖書情報工作,2009,153(1):42—46.
[2]錢小榮,趙莉.高校館藏外文期刊利用率的實證研究[J].圖書館學研究,2009(9):69-74
[3]李詠梅.研究型圖書館外文期刊采訪探析[J].圖書情報工作,2010(1):75-78
[4]藍冬梅.大數據環境下高校圖書館開放存取文獻的采訪策略[J].河南圖書館學刊,2016(1):66-67
[5]吳雪芝,孫書霞,鐘文娟.美國大學圖書館按量付費期刊采購案例分析及思考[J].大學圖書館學報,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