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農業農村廳近日出臺了《食用農產品生產主體信用綜合監管實施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辦法》)。
《辦法》分為6章,共23條,主要包括適用范圍、職責分工、信息歸集與信用評價、嚴重失信名單、評價指標有效期與信用修復、評價結果應用等內容。信用評價標準采用扣分制,總分為1000分,包括公共基礎信息(300分)和行業生產行為信息(700分)兩部分,共由10個一級指標、23個二級指標組成,包含主體基本情況、生產管控、檢驗檢測、追溯管理、質量提升、違法違規、安全事故等內容。
根據《辦法》,按照食用農產品生產主體信用評價結果實施分級分類監管,將信用評價結果納入“雙隨機”抽查監管機制。對于信用等級為A、B級的主體,抽檢比例和巡查檢查頻次可以降低為原來的50%;對于信用等級為C級的主體,抽檢比例和巡查檢查頻次為原來的100%;對于信用等級為D、E級的主體,抽檢比例和巡查檢查頻次為原來的200%;對于列入嚴重失信名單的主體,不受抽查比例和頻次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