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州市綠化委員會辦公室 常州市園林局
近年來,江蘇省常州市綠化委員會辦公室(市園林局)持續開展“綠色常州”建設,組織實施了一系列國土綠化重點工程,推動國土綠化持續擴面提質、生態環境持續改善提升。截至2020年底,常州市建成區綠地率超過39%,綠地面積超過1萬公頃,其中公園綠地面積3100多公頃,分別是1980年的6.8倍、67.7倍和55.2倍。常州市先后榮獲“國家園林城市”“國家生態市”“國家森林城市”“中國人居環境獎”“全國綠化模范城市”等榮譽稱號。
2021年是全國人大《關于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決議》頒布40周年。在提高全民愛綠植綠護綠意識的基礎上,常州持續加強宣傳發動,開展科普教育,創新盡責形式,實施有益探索,把各類愛綠護綠植綠活動貫穿于城市綠化建設中,精心打造“國內領先,全省一流”的義務植樹常州品牌——在省內率先編制《常州市市民義務植樹基地規劃》,專門開辟市民義務植樹基地,建設國家、省級、市級“三級”義務植樹基地;開通“常州市全民義務植樹”微信公眾號并運行“常州樹木認養”小程序;省內發行義務植樹40周年紀念封。橫塘河濕地公園成為首批國家“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基地,園內開放全國首個以全民義務植樹為主題的專題展覽館。
“常州在創新引導社會公眾參與義務植樹盡責,在打造宜勞、宜教、宜游的‘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基地方面,走在了全國的前列。”全國綠化委員會專職副主任胡章翠說。2019年,全綠辦在常州組織全民義務植樹機制創新研修班,來自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的百余位業內專家在常州進行了實地考察。在2020年江蘇省公眾生態環境滿意度調查中,常州市公眾對環境綠化滿意率為94.8%,排名居全省第一;2021年“愛綠植綠護綠,共建宜居美麗常州的探索實踐”項目獲“江蘇人居環境范例獎”。

橫山橋鎮市民植樹場景

綠韻花意幸福城—常州
常州市綠化委員會辦公室通過“政府推動、政策調動、宣傳發動”,統籌推進城鄉綠化工作,擬訂了全民義務植樹和城鄉造林綠化計劃,認真指導轄市城區、鎮村造林綠化建設和管理,積極開展國土綠化宣傳動員、督促檢查、評比表彰工作。常州市政府制定了《常州市城市綠化條例》《常州市區綠線規劃》《常州市永久性綠地保護管理辦法》《常州市實施〈江蘇省全民義務植樹條例〉辦法》《常州市城市綠地認建認養實施辦法》《常州市市區古樹名木保護管理辦法》等文件,為全民義務植樹工作開展提供有力保障。截至2020年底,常州市建成區綠地率達到39.33%。
在線上,常州市開通了“常州公園”“常州花訊”“常州市全民義務植樹”等微信公眾號和APP,全年發布植樹護綠的最新資訊、法律法規、科普知識、志愿活動信息等;開通“常州樹木認養”小程序,掛牌市屬公園樹木資源,實現樹木(綠地)線上線下同步認養;連續多年組織開展手機短信和網絡捐贈等植樹護綠活動,通過網站、手機臺直播、微信公眾號、微信小程序、移動小游戲、云賞花、云植樹等線上形式,吸引近百萬網友參與活動。在線下,常州市先后組織了 “綠旗傳遞·綠動長江”全國保護母親河江蘇段啟動儀式、“同種一片綠樹·共建生態綠城”“種好常州幸福樹·創建生態園林城”等一批有影響的義務植樹活動;市民通過參與樹木識別、植物種植、花卉培育、綠地管護、園藝插花、科普講座、鳥籠掛放等活動,愛綠植綠護綠的積極性空前高漲。
今年以來,常州市綠委辦在植樹節、《常州市城市綠化條例》施行、建黨100周年、綠色郵政愛心捐贈等重要節點,組織實施了“2021年常州市全民義務植樹活動啟動儀式”、綠色郵政愛心捐贈、全國首個義務植樹主題展覽館開館等13場市區兩級領導及機關干部植樹活動、22場部門單位植樹活動、12場市民植樹活動,營造紀念林14個,開展云植樹3場,掀起了全民義務植樹活動的高潮。

常州市全民義務植樹展覽館開館

國家首批“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基地”橫塘河濕地公園
常州市將市屬公園全部納入全民義務植樹基地,并依托苗圃、林地、濕地等建設了21個國家、省級、市級“三級”義務植樹基地。橫塘河濕地公園致力于打造“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機制創新示范基地,先后開設了微信公眾號、全民義務植樹宣傳長廊和八大盡責形式實景宣傳場景,全方位多形式開展義務植樹、認種認養樹木(綠地)等活動。今年3月12日,公園內的“常州市全民義務植樹展覽館”正式對外開放。這是全市全民義務植樹工作的又一次創新實踐。新龍生態林是省級“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基地,也是長江大保護重點工程。自2015年建成開放至今,這里已連續5年舉辦各類樹木認養、愛綠護綠活動,吸引了50余家企事業單位及社會團體、3300余組愛心家庭參與活動,植樹5000余株,認養樹木4萬余株。橫山橋植樹基地是常州市首個市民義務植樹基地,2011年啟動以來,已有上萬名市民在此開展義務植樹活動,栽下數萬棵樹苗。

2021年常州市全民義務植樹活動啟動儀式

為“市民園長”頒發聘書

長江大保護沿江復綠工程
利用公園陣地將市民百姓“引進來”。 常州市專門成立了園藝發展服務中心,承擔園藝花藝研究和推廣應用,擴大公眾參與覆蓋面,提升愛綠植綠護綠的公共服務效能;創新設立“常州公園義工”“園藝中心”“花藝講堂”等活動平臺,并組織熱心市民成立“家委會”,擔任“市民園長”,共同參與公園自治;搭建“公園+服務”互動平臺,線上線下開展特色服務。紅梅公園的“園藝工作室”、青楓公園的“楓彩工作室”、圩墩遺址公園的“第二課堂”、紫荊公園的“小禧說月季”、荊川公園的“戲精園丁楊班長”、綠化指導站的“啄木鳥義工隊”等,都很好地發揮了作用。據了解,自2008年起,常州市以“一園一花,一園一展”為主題,組織開展“常州市民賞花月歷”系列花展,每年吸引近600萬人入園。
開辟第二課堂,帶著綠色理念“走出去”。全市開展有益有趣、多姿多彩的愛綠植綠護綠活動,拓展市民的第二課堂。自2011年起,常州市以推廣“月季進萬家”系列活動為契機,先后建立了常州市委黨校、鐘樓實驗小學、龍錦小學等月季示范單位,完成了24個社區“鄰里月季園”建設,通過贈送月季的形式,把月季及月季文化傳播進校園、單位、社區和家庭,在做好養護技術指導的同時,進行跟蹤服務,現已惠及群眾近萬人。組織“流動的園藝中心”“鮮花送好人”“社區花藝講座”“最勤勞園丁”“綠色志愿者進社區”“我愛市花義工隊”等公眾參與活動,將愛綠護綠植綠理念播撒千家萬戶。
目前,點線面結合、綠量充沛、布局合理、植物多樣、景觀優美、特色明顯的常州綠地體系已初見成效。常州綠化經驗廣為推廣,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央電視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新華日報等多家媒體多次報道常州城鄉綠化事跡。常州國土綠化和全民義務植樹等工作也得到各級部門的認可。2007年,江蘇省政府在常州召開全省城市綠化工作會議;2011年,江蘇省委、省政府在常州召開全省城鄉建設暨生態文明建設會議;2019年,全省綠委辦主任及省綠委聯絡員會議在常州召開;2020年,江蘇省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領導小組會議在常州召開。全民義務植樹活動的“常州模式”為全國所矚目,浙江嘉興、河北邯鄲以及江蘇省內的淮安、泰州、南京、無錫等城市,先后來常州考察學習“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基地建設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