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歐陽晨煜

你對奶油的印象如何?這種綿密白凈的乳制品,時常附著在你的生日蛋糕一側,成為一朵一朵的裱花,或探入一些濃湯中,成為高級料理調色增味的配料。
切開一塊固體奶油,你會發現它是內部蓬松,漂亮又透氣,稠密又充盈的物體。若你成為填在其中的一部分餡料,越深入越感嘆那堅實的結構,卻構成了如此柔軟的物質。
盡管它如此特別,你依然謹慎地評定奶油為點綴物。因為它無法成為完整的主食,僅僅作為從牛奶中分離出來的一部分,以裝飾物的形式出現。但它的圓潤滑膩,驚艷般的香濃,久久地滯留在你對甜品的記憶里。因而你會有些犯難,奶油這樣的食品究竟應該擁有怎樣的地位呢?
如果以生活為例,奶油是我們個體感受較為重要,但在現實或世俗中理性將之排位靠后的事物。生命中有諸多這樣微妙的奶油,我將它們歸為“頭等小事”。這些頭等小事漂亮又曲折地點綴著我們的頭腦,塑造了我們有別于他人的柔軟和獨特之處。
頭等小事,無比新鮮的名詞。相較于我們熟知的頭等大事,它更加私人,釋放彩蛋和花絮更多的情感體驗。對人們來說,頭等大事是現階段最嚴肅,需要花費氣力且不得不做的事情,而頭等小事則截然不同,它們微妙、踏實,委身于日常,甚至有些主觀浪漫。
如何界定平凡的小事和生命中的奶油,不妨用村上春樹的“炸牡蠣理論”來輔以說明。在寒冷的冬日黃昏,村上春樹走進平時常去的一家餐館,照例點了喜愛的啤酒和炸牡蠣。他描述這樣一個食物剛出鍋,被送上餐桌的具體場景。很多讀者閱讀到這樣的畫面,僅僅認為村上春樹用出色的語言描摹能力,將食用晚餐這樣的平凡小事和牡蠣這樣的普通餐品上升為無限的幸福,是一種文學意境上的夸張。
其實不然,村上春樹之所以將自己的心愛之物搬進書中,并對整個食用過程、氛圍和感受進行情感思考,是為了進一步了解和深入實質的自己。炸牡蠣作為一項廣泛存在于村上春樹平凡生活中的事物,在被細致描述和體驗的過程中,村上春樹和此類事物的相互關系與距離感就得到了自然而然的體現。因而,炸牡蠣此時便成為眾多日常中與他有所關聯的平凡事物的濃縮,甚至擺脫物質形態,成為連接他本人及其細膩內心世界的重要通道。于是,村上春樹說:“我從那里將全世界的炸牡蠣統統接納進來,作為物質,作為血肉,作為概念,作為假設。然后打算利用它們制造出我個人的通信裝置。”
于是你明白了,炸牡蠣不僅僅起到了飽腹作用。炸牡蠣中蘊含的生命奶油,即將噴射出來。當村上春樹步出店外,朝著車站走去時,感到雙肩上有炸牡蠣靜靜的鼓勵,那絕非不可思議的事情。因為炸牡蠣對他來說,是彌足珍貴的個人反映,因而一道熱氣騰騰的餐點就這樣經歷深度的思考和細致的體味后,自然而然地成了一朵獨一無二的奶油,留在個人內心深處。所以,頭等大事是你和現實社會的關聯,但頭等小事是你和靜置自我的關聯,是極其私人的,更為重要的。
以此類推,你可以將某樣食物、某種愛好、某次經歷作為這樣的生命奶油深入觀察。于我而言,日常的寫作便是這樣的存在。當我為一篇文章寫下精妙的比喻,摘除內容中多余的枝節,使每個句子都自然而然地有其應該擁有的分量,至此,一間由我的思想、風格和意識構筑成的小屋就誕生了,隨著這樣私人小屋的不斷建立,我生命中的奶油自然而然就迎來了噴發的時機。
也許你會說,頭等小事和奶油一樣,不過只是生活或蛋糕這樣現實物體的點綴和附著,只能誕生些有限的甜意罷了,可是你忽略了,這些可貴的甜度正是生命中徐徐流淌的精華。而及時提煉和收集這些奶油,生命的糖分才會越來越高。
所以,盡情去尋找可以制成你生命中奶油的原料,暫且從嚴肅的現實中將自己的社會角色剝離開,僅僅成為你自己。因為真正屬于你的那質地獨特、香味馥郁、口感輕盈的奶油,只產自于你自己的生活。
(張曉瑪摘自《知識窗》/圖 槿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