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敏



2021年10月16日0時23分,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由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順利將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3名航天員送入太空。神舟十二號航天員乘組順利返回地面僅一個月,神舟十三號就出征太空了,它將執行空間站關鍵技術驗證階段的第六次飛行任務,也是“決勝之戰”“收官之戰”。
“試一試”階段
我國計劃在今明兩年通過11次發射任務,“搭積木”式逐步完成中國空間站的建造。這11次任務又根據具體內容分為兩個階段——“試一試”的關鍵技術驗證階段和“造一造”的建造階段。
神舟十三號任務是“試一試”關鍵技術驗證階段的最后一次任務,將更全面地考核空間站,為后續任務做準備。如果神舟十三號任務順利完成,中國空間站工程就會轉入建造階段,問天實驗艙、夢天實驗艙就可以發射啦!
更長更多元
我們說更長、更多元,指的是神舟十三號任務有更長的太空駐留時間和更多元的航天員乘組。
10月16日6時,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進入預定軌道后,采用自主快速交會對接模式,只花了6.5小時就成功對接在天和核心艙徑向端口,與核心艙及天舟二號、天舟三號貨運飛船形成了一艙三船的組合體。3個小時后,3名航天員先后進入天和核心艙,中國空間站迎來了包括首位女航天員在內的第二個飛行乘組,精彩的太空生活開始了。
神舟十三號航天員乘組將在空間站駐留6個月,明年4月返回地球。駐留在太空的時間變長了,航天員們的工作和生活也更加豐富。比如,我國航天員將首次在太空過春節、我國女航天員將首次在太空過國際三八婦女節等。
如何讓半年的太空生活過得更豐富多彩,航天員們各自做了充分的準備。翟志剛帶了影視劇、歌曲以及書法用具,被網友們親切地稱為“太空追劇第一人”。葉光富除了帶上自己喜愛的小物件以及家庭合照外,還帶了樂器,打算開展太空文藝活動。王亞平也帶了樂器,之后會搭配其他器具在空間站展示,她希望帶給大家驚喜。
當然,神舟十三號在太空的主要任務還是工作,我們來看看他們需要完成哪些工作:
·開展各項關鍵技術試驗,為以后建造空間站做準備;
·進行2—3次出艙活動;
·進一步驗證航天員在軌駐留6個月的健康、生活和工作保障技術;
·進行航天醫學、微重力物理領域等科學技術試驗與應用;
·全面考核工程各系統的功能性能以及系統間的匹配性。
除此之外,神舟十三號航天員乘組還將在太空進行“太空授課”等多樣化的科普教育活動。王亞平老師將登上空間站的“講臺”,為我們細說太空奇妙現象,你期待嗎?
神舟十三號任務有什么特別之處?
我國以往的空間交會對接是沿著軸向方向進行的,也就是兩個航天器沿著軌道一前一后飛行,然后進行對接。但這次不同,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與核心艙進行的是中國首次徑向交會對接。那么,什么是徑向交會對接?
天和核心艙有3個對接口,分別是前向對接口、后向對接口和徑向對接口。后向對接口用于對接天舟貨運飛船,前向和徑向對接口用于對接神舟載人飛船。既然有兩個對接口可以對接載人飛船,神舟十三號為什么選擇徑向對接口呢?
未來,中國空間站將支持航天員的輪換。也就是指同一時段,空間站既可以支持前一批3名在軌飛行航天員工作生活,也可以迎接后一批3名航天員的到來。那時,將同時有2艘神舟載人飛船對接在空間站上,將有6名航天員短期同時在軌飛行。因此,將必然有1艘飛船要對接在核心艙的徑向對接口上。此次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與空間站核心艙進行徑向交會對接,就是為了驗證徑向交會對接的技術,為之后的任務打好基礎。
如何成為女航天員?
航天員的選拔訓練是以完成某一次飛行任務為目標而進行的,也就是說,在選拔訓練階段,衡量一個航天員是否符合要求,是從任務的角度出發的,不考慮航天員是男性或者女性。以王亞平的經歷為例,我們來看看如何成為女航天員。
王亞平出身空軍,是一名非常優秀的飛行員,曾駕機參加過汶川抗震救災、北京奧運會消云減雨等重大任務,安全飛行時間達1500多個小時。2003年神舟五號發射,楊利偉成為首位成功進入太空的中國航天員。當時還是飛行員的王亞平和戰友們一起在電視機前看發射,火箭發射時燦爛的尾焰非常震撼,她突然有了一個熱血沸騰的想法:“我們中國現在有了男航天員,什么時候會有女航天員呢?”就在那個時候,她在心里種下了一顆航天的種子。
飛天的夢想鼓勵她刻苦訓練,積極學習。2013年,王亞平憑借過硬的飛行技術和超強的心理素質,通過了層層選拔,執行神舟十號飛天任務,終于圓夢太空。此次神舟十三號任務是王亞平第二次執行飛天任務。
盡管女性和男性天生在體力、耐力等方面有差距,但在日常訓練中,女航天員們的表現一點兒也不遜色。例如為太空行走進行的水下訓練項目,航天員們需要穿上重120千克的艙外航天服進入特制的水槽中訓練。這項訓練一次就要進行4到6小時,中間不停歇、不休息。在水中進行訓練十分消耗體能,航天員們將訓練后的疲勞感覺形容成跑完一次全程馬拉松。訓練后,不僅體重可能會減輕1到2千克,而且吃飯時筷子幾乎都捏不住,會一直抖個不停。對此,王亞平說,盡管訓練很艱苦,但每次訓練后她都感到特別高興,因為每完成一次訓練,我們探索太空的腳步就更加穩健。
男女航天員,誰更厲害?
從完成任務的角度來說,男女航天員優勢不同。相比男航天員,女航天員更細心、更有耐心,在進行一些精細操作時更得心應手;女航天員親和力更強,對太空長期狹小環境中的團隊合作有利;女航天員對航天環境的適應能力更好,不容易出現血栓、鐵中毒、血管痙攣之類的問題等。因此,探索太空,男女航天員都不可或缺。
由于神舟十三號任務是我國女航天員首次進入空間站,因此,為它“備貨”的天舟三號貨運飛船中還搭載了一些特有的“太空快遞”。比如女航天員要使用的服裝、衛生用品以及食品、化妝品等,力求讓女航天員在空間站上過得更加舒適、舒心。
刻苦訓練、堅韌好學的航天員們所表現出的“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公關,特別能奉獻”的載人航天精神,鼓舞同學們從小樹立遠大志向,用刻苦學習來報效祖國。讓我們向航天員學習,以少年之成長鑄祖國之棟梁!
(責任編輯 高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