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尼康Z fc采用了嵌入式的指令轉盤,機身前后各有一個。2幾乎純平的前面板讓相機看起來非常規整,但缺少突起手柄的設計也令握持起來并不那么牢靠。3直到現在尼康的Z系統中DX鏡頭僅有兩支,其中一支就是圖中的16-50mm套裝
參考價格:約6500元(單機身)
影像傳感器:2090萬像素CMOS傳感器
自動對焦系統:209點
感光度范圍:ISO 100-51200(可擴展至ISO 204800)
最大圖片尺寸:5568×3712像素
視頻功能:4K UHD最高30p
取景器:0.39英寸236萬畫點OLED電子取景器
存儲介質:SD/SDHC/SDXC(支持UHS-I)
機背屏幕:全角度翻轉觸控屏
最大連拍速率:11fps
尺寸:135×94×44mm
重量:390g,僅機身;445g,含電池和存儲卡
和富士、奧林巴斯、徠卡品牌相同,尼康再一次推出了復古風格的相機。之所以說再一次,是因為尼康曾經在2013 年推出過類似膠片單反設計風格的全畫幅單反相機Df,而如今推出的Z fc是一臺APS-C規格的無反相機。兩臺復古相機設計思路不同的是,Df 為了復古的造型舍棄了一些實用特性,而Z fc則是一臺和同級競品在特性上幾乎一致的機型,在實用性不受影響的情況下實現了更耐看的復古造型。
對Df有所記憶的讀者,一定也能在Z fc上看到Df的影子,畢竟它們的外觀風格設計都取材自上世紀80年代尼康推出的經典FM單反相機。而在機身配置上,Z fc是一臺全新的相機,它使用的很多技術和尼康另一臺Z系統APS-C無反相機Z 50有著諸多的相同之處。Z 50無論性能還是綜合表現在同類競品中是很有優勢的,想必“換臉”之后的表現也不會差。
Z fc 與 Z 50共享了 2090萬像素APS-C傳感器,傳感器前依然采用了傳統的低通濾鏡。圖像處理器也是相同的 Expeed 6。單從像素數看,2090萬像素的Z fc低于 APS-C領域主流的2400萬像素競品,如果與佳能和富士的高級型號對比,像素數上的差距會更大,但從實用角度講,2090萬像素已經能夠提供相當出色的分辨率,此外更大的單個像素在弱光情況下的噪點抑制以及動態范圍表現反而更有優勢。
Z fc的自動對焦系統依然采用了209點相位對比混合式自動對焦系統,并帶有人類和動物的眼部偵測功能。從發布時的數據可以看出,尼康提升了這套工作系統的最低光照情況,從Z 50上的-4EV升級為了現在的-4.5EV。
兩臺相機相同的還有連拍速率,最高數值均為11fps。視頻層面的性能也是相同的,Z fc可以最高以 30p的幀率拍攝 UHD 3840×2160像素的4K視頻素材,而且拍攝時傳感器可使用全部的寬度,用戶不會遇到鏡頭視角縮水的問題。

4不像尼康其他Z相機使用的上下翻折屏,Z fc采用了可側向翻出的全角度翻轉屏。5 236萬畫點的電子取景器雖然不是最高規格的型號,不過在同價位競品中依然是相當高的配置。6為了保證外觀風格,機背上的四向方向鍵尺寸較小,不過在導航菜單時使用起來非常方便,當然,用戶也可使用觸控屏幕直接點選。7?Z fc的機頂充滿了復古風格設計,感光度轉盤下方集成了調整曝光模式的撥桿,風格感和實用性得到了兼顧。8在機頂的右側可以看到實體快門速度轉盤,曝光補償轉盤,它們與左肩的感光度轉盤形成了很好的呼應。9尼康Z系統鏡頭沒有配備實體的光圈環,為了讓用戶能夠直觀看到光圈設置,尼康在這里安裝了一塊尺寸超小的單色液晶屏。
Z fc使用了和 Z 50相同的0.39英寸236萬畫點的 OLED電子取景器,不過兩者機背屏幕是不同的。Z fc的機背觸控屏支持全角度翻折,但尺寸上稍稍比Z 50的小一些(3英寸對3.2英寸)。從實用角度講,這款屏幕雖然尺寸小,但在自拍和拍攝Vlog時明顯方便得多。而且這也是尼康第一次為Z系統相機配備全角度翻轉屏。相信不會過多久,就會有更多配備此類屏幕的Z系統相機出現在人們面前了。
在操控界面方面Z fc與Z 50的差別非常大。對于傳統操控布局的相機來說,通常會配備曝光模式轉盤,而快門速度和ISO等參數則需要通過數碼界面來進行調整。在Z fc上我們看不到曝光模式轉盤,它變成了一個小小的撥桿集成在巨大的ISO轉盤下面。而在機頂的另外一側,用戶還可看到專用的快門速度轉盤以及曝光補償轉盤,用戶唯一無法直接用機械結構調整的參數是鏡頭的光圈,遺憾的是尼康Z系列鏡頭都沒有實體的光圈環,在需要時依然需要用戶參考電子界面進行設置。
尼康相機的做工品質一向被人們稱贊,Z fc作為一臺以外觀為主要賣點的產品自然也不會出錯。Z fc給人的第一感覺非常精致,機頂的銀色部分全部采用了金屬材質,很好地還原了經典風格。與此同時機頂以下的黑色部分則采用了工程塑料材質,讓相機的重量也能得到不錯的控制。我們認為 Z fc最出彩的地方是它的機頂,質感和手感都很出色的實體轉盤無論視覺還是操控體驗都能給人帶來不小的愉悅感,喜歡膠片時代單反的相機用戶更是對此無法抗拒。此外,這款相機的前后兩個指令轉盤在轉動時也會給予用戶非常積極且富有高級感的卡頓反饋,模擬出了很棒的機械感,與競品形成了鮮明的區別。
在機頂的最右側能夠看到曝光補償轉盤,它的位置十分靠前,因此并不會被大拇指誤觸到。在曝光模式轉盤旁邊有一塊尺寸很小的屏幕,它的功能非常單一,就是顯示當前鏡頭的光圈,一定程度上彌補了Z系統鏡頭沒有實體光圈環的問題。單色小尺寸的液晶屏幕不僅沒有破壞原有的設計感,同時也解決了用戶需要在機背屏幕上確定光圈設置的尷尬情況,是非常棒的設計!

在同價位競品中,尼康Z fc的2090萬像素傳感器在像素數上的確沒有優勢,但從實拍照片角度講,2090萬像素的照片依然擁有十分豐富的細節,如果不仔細對比,一般用戶很難發現2090萬像素與2400萬像素的區別。

可以多角度翻轉的觸控屏幕在進行低角度或是豎拍時都能幫助用戶更容易地取景,對于視頻和自拍用戶更是非常實用的配置。配合這臺相機高效的自動對焦系統,能夠非常輕松地拍攝像樣圖這樣的低機位照片。

目前Z DX畫幅的鏡頭數量非常有限,但同時Z fc的用戶依然可以使用畫質出色的全畫幅Z系統鏡頭和轉接F卡口鏡頭。
將視線轉到相機背面,我們看到此前尼康Z系統相機從未使用過的全角度翻轉屏。不過在使用中我們也理解了尼康為何不為其他相機配備這樣的屏幕。確實,能夠側向翻出并可以向前旋轉的屏幕在拍攝Vlog時特別方便,但對于攝影用戶來說,側向翻出后的屏幕遠離了光軸,讓構圖反而變得十分別扭。如果在街拍場景中希望利用翻轉屏進行腰平取景的話,側向翻出的屏幕無論看上去還是用起來都是很奇怪的。

富士X-T30
參考價格:約6100元
這臺富士相機看上去并不是那么復古,但依然配備了實體的快門速度和光圈控制機構,在鏡頭選擇上明顯優于Z fc。
★★★★★

奧林巴斯
OM-D E-M10 Mark Ⅳ
參考價格:約5700元
E-M10 Mark Ⅳ的優勢在于便攜,更小的機身和鏡頭讓它特別適合旅行使用,此外M4/3系統可選的鏡頭數量也是十分可觀的。
★★★★★

索尼 A6400
參考價格:約6700元
索尼的機身設計風格一點也不復古,不過這臺相機的性能十分強勁,其對焦能力以及視頻拍攝性能都很突出。
★★★★
當然,漂亮的外觀也不是沒有代價的,雖然豐富的實體轉盤配合全角度翻轉觸控屏能夠讓用戶快速進行相應的設置,但Z fc在握持感上的確相比于 Z 50劣勢明顯。為了“復刻”經典膠片相機的外形,Z fc去掉了突出的手柄部分,單手持機時需要格外小心并大力捏住機身,不然可能發生摔機事故。同樣,機身背后仿皮材質的蒙皮并沒有想象中那樣能夠提供足夠的摩擦力,在手汗較多的情況下還會變得更滑。我們在使用Z fc過程中總是依賴左手托住鏡頭的方式支撐相機,單靠右手持機真的讓人放不下心,所以在這里我們也強烈推薦讀者在使用 Z fc時一定要配合肩帶或是腕帶。尼康對這個情況也非常清楚,因此也推出了需要另外購買的GR-1附加手柄,有了手柄之后前面的問題就能得到解決,當然相機的設計感也會受到影響,魚與熊掌不可兼得。


出色的自動對焦系統讓這臺相機十分適合抓拍生活中的各種瞬間,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這臺相機沒有配備機身防抖系統,使用較慢的快門時需要三腳架的配合。
與Z fc一同搭配銷售的是銀色版本的ZDX 16-50mm f/3.5-5.6 VR鏡頭,除了表面涂層的變化,這支鏡頭和Z 50的套裝鏡頭是一致的。鏡頭的外觀非常緊湊,長度只有32mm,而重量也僅有135g,如此小的身板卻提供了等效24-75mm的非常實用的焦段覆蓋,非常了不起。
我們認為適合Z fc復古風格機身的另一支鏡頭是全畫幅定焦鏡頭 Z 28mmf/2.8 SE。雖然使用起來沒有 16-50mm變焦鏡頭方便,但從拍攝風格和使用體驗來講,Z fc的用戶通常會更加熱衷于使用這支等效 42mm的定焦鏡頭。定焦鏡頭會迫使用戶通過走動尋找更好的構圖機會,42mm的等效焦距能夠提供非常自然的視角,在大多數情況下都非常好用。
基于相同的影像傳感器和圖像處理器,Z fc的畫質表現與 Z 50幾乎一致的成績也就不意外了。和其他同價位的競品相比,2090萬像素的影像傳感器雖然在像素數上不具備優勢,但卻在動態范圍以及高感光度表現上占據先天優勢。從我們的主觀角度來講,2090萬像素的照片和2400萬像素的照片在大多數情況下區別很小,但更好的動態范圍和弱光表現卻能實實在在帶來更多的可能性。
當然,APS-C畫幅也有其先天的劣勢,在與全畫幅比拼高感光度畫質時的差距依然是非常明顯的。在使用 ISO 3200時,如果100%放大照片就已經可以看到非常明顯的噪點了。值得一提的是,這片傳感器的動態范圍表現很不錯,配合尼康的 Active D-lighting動態范圍增強功能能夠給用戶提供相當不錯的直出效果。此外,Z fc的矩陣測光系統的表現也是可圈可點的,即使在光線十分復雜的情況下依然能夠給出比較準確的測光結果。
同樣優秀的還有這臺相機的自動對焦系統,在使用套裝鏡頭16-50mm時,無論在弱光情況下還是在追蹤快速移動物體時,這套對焦系統的響應速度以及對焦精度都是值得肯定的。

2090萬像素的Z fc在此項測試上顯然沒有優勢,與同為2000萬像素的奧林巴斯打成平手。
信噪比(分貝)

雖然Z fc是一臺新相機,但它使用的影像傳感器依然采用了較老的技術,可以看到它的表現相比于使用X-Tran 4傳感器的富士X-T30有著較明顯的差距。
動態范圍(曝光值)

在低感光度區間尼康、富士和奧林巴斯三臺相機的表現非常接近,不過憑借最大的單像素面積,在高感光度區間Zfc的優勢會更加明顯。

Z fc是一臺以復古外觀和操控布局為賣點的APS-C無反相機,我們認為它的設計非常成功,在實現經典造型的基礎上并沒有犧牲過多的實用性。Z fc的內核與尼康Z 50無反相機幾乎一致,在畫質、對焦等表現上都得到了高分。總體而言,這臺相機并不僅僅面向追求風格外觀的用戶,對一般攝影人群來說也是非常優秀的APS-C無反機型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