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曉薇 馬丁宸

“終于拿到了夢寐以求的救護培訓證,下一場培訓是什么呀?我提前報名。”國網北京大興供電公司職工興奮地說。
2021年8月16日,北京市紅十字會講師進行的專業心肺復蘇技能培訓一個月后,36名職工順利拿到了專業救護培訓證。
這是國網北京大興供電公司工會為職工特意舉辦的專業急救培訓,培訓結束后,得到了職工們一致好評。像這樣的課程,大興供電公司工會還舉辦過很多場,場場廣受歡迎。
接收訴求,開展活動,確保職工的每一份期待都得到關注,讓每一個訴求都得到回應,大興供電公司讓“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落到了實處。
在大興供電公司下屬大興國際機場供電服務中心黨支部,有一個占地70平方米、機艙造型設計的空間。黨員們可以在這里開展文藝活動陶冶情操、學習黨史感悟思想、傾訴心聲建言獻策,因地制宜地為其所用。
2021年8月10日,大興國際機場供電服務中心黨支部,在黨員之家召開接收預備黨員大會。預備黨員列隊面向黨旗,握指成拳,莊嚴宣誓。
會后,黨員之家迅即切換至“職工小家”角色。黨員們利用職工小家的朗讀者錄音平臺一同錄制朗誦作品,準備參加公司“誦讀經典好聲音”活動。
一處空間多種利用,大興供電公司工會擅長在“螺螄殼里作道場”,利用有限空間將黨員之家、職工之家、職工培訓室和訴求服務站建設融為一體。集黨員學習園地、支部建設平臺、職工文化陣地和服務職工港灣多功能于一身的多功能空間,將每一處服務陣地作用發揮到了最大限度。
截至目前,大興供電公司共建設各類職工關愛和文化設施38處,將職工之家、職工書屋、職工訴求服務站等延伸至基層站所和班組,全面覆蓋了供電服務機構。
服務陣地建成后,各式各樣的職工活動也如雨后春筍般出現。除了有閱讀、健身、手工等活動,工會還舉辦過篆刻、聲樂、瑜伽等特色培訓,組建起網球、羽毛球、長跑等文體協會。
花樣眾多的活動讓每一名職工的身心都得到了舒緩,讓每個人的特長都能得到展現。截至目前,大興供電公司2021年度職工參加各類文體活動達1000余人次。
員工張蕾說:“在這些文體活動中,我們的興趣愛好和個性得以充分發揮,也增加了大家的活力和彼此的了解,每一場活動,我都很期待。”
7月11日,工會專職工作者陸子昂在“興云助”微信小程序中收到了一條來自新城供電服務中心職工的消息。“由于服務工作壓力較大,希望得到緩解與疏導。”
接訴即辦。大興供電公司工會立刻回電了解情況并呈報工會主席審核,工會主席直接線上審批,第一時間批復在新城供電服務中心職工活動室舉辦了心理輔導講座。
講座過后幾天,在小程序員工滿意度一欄便出現了這樣一條評價:“公司工會真正做到了為職工辦實事、辦好事,解決問題迅速,特別溫暖。”
把職工的每一件小事都當成大事來辦,大興供電公司工會真正做到了心貼心地關愛職工。
為解決職工實際訴求,去年5月,大興供電公司建立國網北京市電力公司首家職工訴求服務中心,每月定期設立工會主席接待日,邀請職工敞開心扉講心聲、提訴求。職工面對面地給工會主席提建議、說難題。
同時,工會還開發了“興云助”數字化微信小程序,實現“線上+線下”聯動互補,進一步暢通廣大職工合理利益訴求的表達渠道,理順辦理反饋流程,形成閉環高效的職工訴求管理模式。
為進一步加強職工訴求服務體系建設,大興供電公司工會還依托站所、班組職工小家建設了20個實體化職工訴求服務站,形成“1+20”的訴求服務格局,并常態化開展職工思想問卷調查和合理化建議征集活動,以職工的獲得感、歸屬感評判工作質效。
自職工訴求服務中心建成以來,工會共接辦各類訴求26件,辦結率和員工滿意率均達到100%,確保了職工訴求事項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
大興供電公司工會主席高春雷說:“想職工之所想,急職工之所急,我們在付出的同時,收獲的不僅僅是感動,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
今年7月,鄭州發生特大暴雨。按照統一部署,大興供電公司援豫應急搶險隊星夜出發,馳援鄭州災區。
為了給搶險隊提供后勤保障,工會第一時間采購并配發雨衣、雨鞋、被褥、口罩、消毒液、藥品等應急物資和防疫用品,為搶修工作和職工人身安全提供了支撐。
考慮到搶險一線職工的后顧之憂,工會還開辦了以“您安心工作、我用心帶娃”為主題的子女暑期托管班,為職工子女提供暑期托管照看、科學知識普及、文藝素養提升、趣味體育鍛煉等服務。
家鄉在河南的營銷部職工劉智源感慨地說:“對于身處異鄉拼搏的我來說,公司就是我的第二個家,工會為我的生活提供了很多暖心幫助,讓我感受到了家的溫暖,我的父母也很放心。”
近些年,大興供電公司工會這支實干、戰斗力強的“戰斗隊”,全面推行職工慰問制度,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變簡單服務為精準服務,在實踐實干中鍛煉本領,在團隊協作中開拓思路,在解決問題中收獲認可,讓每一名職工感受到了實實在在的溫暖。
春風化雨露,潤物細無聲。大興供電公司工會連續3年開辦職工子女暑期托管班,連續4年舉辦主題職工長走和職工運動會,連續5年開展職工專項心理咨詢、健康講座、團隊拓展活動……
他們在著力打造一系列品牌活動的同時,更深深地走進了職工們的心坎里,真正成為了大家的知心人、貼心人,真正擔起了“娘家人”的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