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裕珍,劉輔蘭,汪瑩,周秀燕,肖慧玲
贛州市南康區第一人民醫院,江西贛州 341400
氣管插管非計劃拔管(UEX)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導管脫落或未經醫護人員同意拔除導管,其屬于重癥加強護理病房(ICU)氣管插管患者常見危險事件[1]。ICU患者病情危重,一旦出現UEX可導致其呼吸、循環紊亂,延長機械通氣與住院時間,甚至引起胸部不可逆低氧、呼吸道損傷等情況,威脅患者生命安全,導致醫療糾紛[2]。因此,如何降低UEX發生率,保證機械通氣順利實施,對促進患者康復,減少醫療糾紛尤為重要。集束化護理將一系列經循證學理論證實的護理操作整合,使患者住院期間獲得最佳護理服務[3]。本研究通過分析拔管原因,將集束化護理用于UEX預防,旨在觀察其實施效果,報告如下。
選取2019年4月—2020年3月贛州市南康區第一人民醫院ICU收治的120例氣管插管患者為研究對象,根據數字表法將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n=60)和觀察組(n=60)。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觀察組:男38例,女22例;年齡32~71歲,平均年齡(53.61±4.08)歲;氣管插管時間3~10 d,平均氣管插管時間(6.21±1.03)d;顱腦損傷28例,腦出血24例,多發傷5例,呼吸衰竭3例。對照組:男36例,女24例;年齡35~73歲,平均年齡(54.29±4.17)歲;氣管插管時間3~10 d,平均氣管插管時間(6.43±1.20)d;顱腦損傷25例,腦出血27例,多發傷6例,呼吸衰竭2例。兩組一般資料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氣管插管3~10 d,急性生理與慢性健康評分低于20分,患者及家屬均知情同意。排除標準:惡性腫瘤,嚴重精神疾病,意識障礙,妊娠期。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即口腔護理、按需吸痰、翻身拍背、心理護理等。加強導管監督,發現異常后更換膠貼,嚴格執行無菌操作。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集束化護理。(1)團隊與培訓。由ICU專科護士、責任護士等組成集束化護理小組,查閱相關文獻提供循證依據。組長組織成員參加集束化護理理念知識培訓會,發放氣管插管維護手冊,制定UEX應急預案。培訓完成后對成員進行考核,成績合格后上崗。(2)制作檢查表。評估檢查患者管路狀況、意識狀態等,是否有管道脫落風險。將其制成檢查表,并討論分析UEX發生原因,如約束不當、鎮靜不到位、躁動、管路固定不佳、溝通不良等,根據討論結果制定對策,組長指導護理措施的落實,護士長檢查落實情況,提出指導意見。(3)對策實施。①插管管理。成員標識患者管道,用深色標記管道深度,記錄數據。每日檢查管道牢固情況與深度,成員換崗時再次檢查。用兩個Y型3M膠布(14×2 cm2)以雙側環形方式固定導管,并單側固定好上唇(避開口角)。②約束。首先使用手腕約束帶,然后增加球拍式約束帶,球拍手柄在腕處,球拍套住雙手,隔開棉帶與身體。間隔2 h幫助取出1次球拍約束帶,按摩或拉伸約束關節處。③鎮靜。針對易怒、煩躁的患者在上述肢體約束的基礎上遵醫囑,經患者及家屬同意后實施鎮靜措施。④心理疏導。加強與患者溝通,實施心理疏導,必要時與家屬共同控制其負面情緒。調低儀器聲響,盡量消除病房周圍異響。⑤加強巡視。做好交接班巡視安排,明確交接班時間,夜間根據患者管道狀況增加值班人數,經驗較少護理人員需與1名經驗豐富護理人員協同工作。⑥UEX風險與拔管指征評估。評估UEX發生風險,包括插管固定情況、是否完全配合治療、有無肢體約束、值班記錄等,根據結果篩選高危患者,針對此類患者增加護理人員數量。從患者意識、四肢活動、呼吸狀況等方面評估其是否符合拔管指征,若符合需及時拔管。
(1)記錄兩組UEX發生率。(2)比較兩組機械通氣時間、ICU住院時間。(3)患者及家屬護理滿意度:出院當天發放護理滿意度量表(CSQ-8),總計8題,評分范圍8~24分,分為非常滿意(17~24分)、滿意(9~16分)、不滿意(≤8分)。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總例數×100%。
采用SPSS 21.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以例數和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發生2例UEX,對照組發生9例UEX,觀察組UEX發生率3.33%(2/60),低于對照組的15.00%(9/6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904,P=0.027)。
觀察組機械通氣及ICU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機械通氣及ICU住院時間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機械通氣及ICU住院時間比較(±s)
組別觀察組(n=60)對照組(n=60)tP機械通氣時間(h)47.31±5.52 56.44±6.17 6.877 0.000 ICU住院時間(d)6.41±2.37 9.82±2.06 88.412 0.000
觀察組患者及家屬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及家屬護理滿意度比較 例(%)
UEX的發生影響因素較多,侵入性置管對患者造成生理、心理上的雙重創傷,使其產生煩躁的不良情緒,甚至出現四肢或軀體過度活動,影響管道穩定性,造成UEX[4-5]。UEX是ICU病房護士面臨難題之一,嚴重影響ICU臨床處理工作,常規UEX預防護理按照既定流程實施,缺乏UEX風險評估與護理人員全面化及專業化的培訓,常因操作不當引起UEX,因而實施效果不佳[6]。
集束化護理運用于ICU患者UEX預防中,實施組通過建團隊、人員培訓、制定檢查表等經臨床證實的護理操作,改善患者預后,提升護理質量,從而增強UEX預防效果[7]。本研究結果表明集束化護理可有效降低UEX發生率,縮短患者ICU住院時間和機械通氣時間,減輕患者痛苦,提高醫患滿意度。賈曉慧等[8]研究顯示,集束化護理能夠降低ICU機械通氣患者非計劃拔管發生率,縮短機械通氣時間、住院時間,提高患者及家屬護理滿意度,與本研究結果基本一致。集束化護理依托于循證護理指南,集合多種影響因素與客觀實際,制定具有針對性、可實施性的護理方案,運用交接班記錄與護士長的定期檢查,確保措施充分落實,在最大程度上發揮護理效果。UEX的發生多由鎮靜不充分、約束不佳、操作不當等導致,集束化護理加強護理人員技能培訓,通過增強其業務能力,避免操作不當引起意外拔管。對患者實施UEX風險評估是集束化護理的關鍵部分,全面評估管道固定狀況、患者意識狀態,改進管道固定方式與四肢約束措施,有效預防患者牽拉管道,導致管道脫落。在集束化護理指導下,護理人員深入了解患者心理狀態,為其營造安靜舒適的住院環境,消除外界影響因素,降低UEX發生風險,保證機械通氣順利實施,從而促進患者病情恢復,縮短住院時間,提高患者及家屬滿意度。
綜上所述,集束化護理干預在預防ICU患者UEX方面效果良好,有效減少UEX的發生,縮短患者機械通氣與ICU住院時間,提高患者及家屬對臨床護理工作的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