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樹平
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會上指出:“統一戰線始終是中國共產黨凝聚人心、匯聚力量的重要法寶?!币话倌陙?,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浴血奮戰、百折不撓,創造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成就;自力更生、發憤圖強,創造了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偉大成就;解放思想、銳意進取,創造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成就;自信自強、守正創新,統攬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創造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成就。伴隨著中國共產黨百年的輝煌歷程,統一戰線也歷經滄桑、走過風雨,成為中國共產黨凝聚人心、匯聚力量的重要法寶。
人心向背從來都是一個政黨奪取、鞏固和執掌政權的最關鍵和決定性因素。中國共產黨一直把統一戰線作為一個重要的政治路線長期堅持、不斷完善,使之成為團結朋友、戰勝敵人的重要武器。
1922年7月,黨的二大第一次明確提出建立民主聯合戰線的政治主張,統一了全黨在統一戰線方面的思想,為建立民主聯合戰線奠定了基礎,在黨的統一戰線發展史上具有重要意義。1923年6月,黨的三大決定采取共產黨員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的形式實現國共合作,同時保持共產黨在政治上、思想上和組織上的獨立性。這是中國共產黨實踐民主革命綱領和統一戰線政策的重大勝利,標志著第一次國共合作的正式形成。1928年6月,黨的六大制定了工農民主統一戰線的策略,鞏固了“工人階級與共產黨在農民運動與工人運動中的領導”。
抗日戰爭爆發后,中國共產黨從全民族利益出發,主張停止內戰,一致對外,積極倡導和組織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毛澤東同志在瓦窯堡舉行的黨的活動分子會議上作的《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報告中指出,目前是大變動的前夜,黨的任務就是把紅軍的活動和全國的工人、農民、學生、小資產階級、民族資產階級的一切活動匯合起來,成為一個統一的民族革命戰線,強調要堅決贊成統一戰線、反對關門主義,把工農共和國改變為人民共和國,爭取將民族資產階級轉變為新增加的革命動力。這些主張贏得了更多人對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認同、支持和擁護。為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人士參與抗戰,中國共產黨不但積極倡導、大力推動建立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而且將其成功付諸于抗日根據地政權建設的實踐之中,創立了一種深得民心的統一戰線性質的新政權——“三三制”政權,這些都為最終贏得抗日戰爭的勝利奠定了堅實基礎。
人民解放戰爭中,為了贏得越來越多黨派、階層的支持,奪取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最后勝利,中國共產黨建立了最廣泛的人民民主統一戰線,共同反對蔣介石國民黨反動政權。1947年12月,毛澤東同志在《目前形勢和我們的任務》的報告中提出,中國共產黨的最基本的政治綱領是:“聯合工農兵學商各被壓迫階級、各人民團體、各民主黨派、各少數民族、各地華僑和其他愛國分子,組成民族統一戰線,打倒蔣介石獨裁政府,成立民主聯合政府”。毛澤東同志指出:“中國新民主主義的革命要勝利,沒有一個包括全民族絕大多數人口的最廣泛的統一戰線,是不可能的?!?948年4月30日,黨中央發布了紀念“五一”國際勞動節的口號,號召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各社會賢達迅速召開政治協商會議,討論并實現召集人民代表大會,成立民主聯合政府,得到了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無黨派民主人士及海外華僑的積極響應,使得他們堅定地和中國共產黨站到了一起,自覺、自愿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共同為解放全中國、建立新中國而奮斗。1949年9月21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召開,參加新政協的662名代表中,中共黨員約占44%,工農代表與無黨派民主人士約占26%,民主黨派約占30%。這一陣容從組織上反映了中國革命從舊民主主義到新民主主義所經歷的復雜曲折的歷程,既保證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又體現了共產黨同黨外人士的團結合作,鞏固和擴大了統一戰線,保證了國家新民主主義的前進方向。會議討論通過了具有臨時憲法性質的《共同綱領》?!豆餐V領》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為新民主主義即人民民主主義的國家,實行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團結各民主階級和國內各民族的人民民主專政。中國歷史,自此進入一個人民當家作主的新時代,中華民族發展進步從此開啟了新的歷史紀元。在中國革命勝利的艱難歷程中,統一戰線發揮了極其重大的歷史作用。正如毛澤東同志在《〈共產黨人〉發刊詞》一文中提出:“統一戰線,武裝斗爭,黨的建設,是中國共產黨在中國革命中戰勝敵人的三個法寶”。
新中國成立以后,統一戰線在新形勢下進一步發展壯大,成為推動社會主義建設不斷取得新勝利的重要法寶之一。無論是新中國成立初期的百廢待興,還是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進程中,中國共產黨通過統一戰線把各黨派、各團體、各階層、各民族、各界人士以及港澳臺同胞和海外僑胞緊緊團結起來,圍繞黨和國家的中心任務,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智往一處謀,同心書寫了社會主義建設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新輝煌。1956年4月,毛澤東同志在《論十大關系》中談到黨和非黨的關系時,明確提出:“究竟是一個黨好,還是幾個黨好?現在看來,恐怕是幾個黨好。不但過去如此,而且將來也可以如此,就是長期共存,互相監督。”不僅強調了繼續團結民主黨派、抓好統一戰線工作的重要性,而且把中國共產黨和民主黨派之間“長期共存,互相監督”這一重要原則從此確定下來。統一戰線成為人民民主專政制度鞏固、發展的堅實基礎和重要保障,為我國革命和建設匯聚起越來越強大的力量。統一戰線服從服務于人民民主專政的鞏固發展,在恢復國民經濟、進行社會主義改造和社會主義建設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為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作出了歷史性貢獻。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以鄧小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認真總結以往統一戰線的經驗教訓,進一步提出中國共產黨與民主黨派“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方針,愛國統一戰線發展成為全體社會主義勞動者、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和擁護祖國統一的愛國者的最廣泛的聯盟。統一戰線適應黨的工作重心的轉移,堅持大團結、大聯合主題,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在維護世界和平、實現祖國統一中進一步發揮了重要的法寶作用。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以后,以江澤民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從國內外形勢的發展變化和統一戰線擔負的艱巨任務出發,繼承和發展了毛澤東統一戰線思想和鄧小平新時期統一戰線理論,深刻總結統一戰線長期積累的實踐經驗,多黨合作、政治協商邁上制度化、規范化軌道,非公有制經濟統戰工作實現新的突破,民族、宗教工作卓有成效,“一國兩制”在香港、澳門取得成功實踐,統一戰線各項工作取得重大進展。黨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錦濤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牢固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著力促進政黨關系、民族關系、宗教關系、階層關系和海內外同胞關系的和諧,制定出臺了一系列涉及統一戰線的重要政策文件,統一戰線各領域工作在理論和實踐上都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和突破,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作出了重要貢獻。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統一戰線工作,鞏固和發展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在2015年召開的中央統戰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必須正確處理一致性和多樣性關系。一方面,要不斷鞏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礎,包括鞏固已有共識、推動形成新的共識。另一方面,要充分發揚民主、尊重包容差異,盡可能通過耐心細致的工作找到最大公約數。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堅持一致性和多樣性統一的論述,為新時代統一戰線如何“求同存異”提供了新指針。他還對什么是黨對統一戰線的領導作出了新概括,為落實黨對統一戰線的領導指明了方向和重點。習近平總書記先后主持召開了中央統戰工作會議、中央民族工作會議、全國宗教工作會議、第二次、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中央第六次、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和全國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統戰工作會議,領導和推動統一戰線不斷創新發展、鞏固壯大,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統一戰線是黨的事業取得勝利的重要法寶,必須長期堅持。” 黨的十九大修改的《中國共產黨章程》明確提出:“進一步發展和壯大由全體社會主義勞動者、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擁護祖國統一和致力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愛國者組成的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睂崿F中國夢,需要凝聚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奮斗。只有把全體社會主義勞動者、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擁護祖國統一和致力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愛國者都團結起來、凝聚起來,實現中國夢才能獲得強大持久廣泛的力量支持?!爸铝τ谥腥A民族偉大復興的愛國者”的內涵更加廣泛,將其上升為憲法規定,有利于新時代團結更多海內外中華兒女,共同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發展、致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綱領性文件,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強調:“實現‘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必須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充分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廣泛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形成推動發展的強大合力?!边@就要求我們更加重視、努力做好新時代的統一戰線工作,更好地讓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起來,形成強大合力。
“人心向背,力量對比是決定黨和人民事業成敗的關鍵,是最大的政治”。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會上指出:“新的征程上,我們必須大力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樹立高度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緊緊依靠全體中華兒女共同奮斗,堅持大團結大聯合,不斷鞏固和發展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廣泛凝聚中華民族一切智慧和力量,形成海內外全體中華兒女萬眾一心、共襄民族復興偉業的生動局面?!?統一戰線所追求的大團結大聯合,是堅強的團結,是廣泛的聯合,是沿著正確政治方向、向著共同目標前進的團結聯合。當前,我們面臨的環境更為復雜多變,黨所處的歷史方位、所面臨的內外形勢、所肩負的使命任務也發生了重大變化,中華民族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接近實現偉大復興的目標。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著力構建新發展格局,統籌國際國內兩個大局,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開創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新局面,新時代統一戰線任重而道遠。要發揚統一戰線的優良傳統,強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引領,積極推進思路理念、方式方法和體制機制創新,最大限度發揮好法寶作用。通過制度優勢,正確處理好“五大關系”,構建能夠充分反映不同所有制、不同社會階層、不同群體利益表達訴求機制,最大限度地凝聚共識、凝聚人心、凝聚智慧、凝聚力量,促進社會和諧,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廣泛凝心聚力,作出新的貢獻。
(本文作者 河北省社會主義學院科研部主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