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華凌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任何時候都不能忽視農業、忘記農民、淡漠農村。2021年9月23日,是我國第3個“中國農民豐收節”。“中國農民豐收節”的設立,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三農”工作的高度重視,對廣大農民的深切關懷,是一件具有歷史意義的大事,是一件蘊涵人民情懷的好事,極大調動起億萬農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提升了億萬農民的榮譽感、幸福感、獲得感。“中國農民豐收節”,充分展示農村改革發展的巨大成就,展示中國農民的偉大創造,展現鄉村振興的美好前景,展現農業更強、農村更美、農民更富,凝聚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磅礴力量。
豐收節展示著中國農業一年更比一年強。食為民天,農為正本。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歷史一再證明,穩住農業基本盤、守好“三農”基礎,是求解鄉村振興之路的根本,是應變局、開新局的“壓艙石”,關系全局。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實現全面建成社會主義國家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必然要求,是建設美麗中國的關鍵舉措,是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選擇。近年來,我國用現代物質條件裝備農業,用現代科學技術改造農業,用現代產業體系提升農業,用現代經營形式推進農業,用現代發展理念引領農業,用培養新型農民發展農業,中國已經構建了全球最完整的農業科技創新體系。從過去靠天吃飯的傳統生產,發展成良種良法配套、農機農藝融合的現代農業技術體系。中國農業一年更比一年強。
豐收節展示著中國農村一年更比一年美。這些年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深入人心,各地積極推進美麗宜居鄉村建設,村容村貌日益干凈整潔,基礎設施明顯改善。農村交通、環境衛生、沼氣、用電和農業機械化水平等基礎設施建設得到明顯加強。圍繞村莊自然稟賦、人文內涵、產業特色,科學修訂或完善村莊建設規劃,堅持城鄉融合發展,推進城市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向農村延伸,推動美麗鄉村由“一處美”向“處處美”、“一時美”向“持久美”、“外在美”向“內在美”轉變,打造各具特色的現代版“富春山居圖”。黨員干部率領人民群眾找準坐標、找準方位、找準靶心,堅定信心、咬定目標、真抓實干,成果顯著。生態環境更美了,美麗鄉村更靚了,綠色農業更優了。“綠水青山”農村美,記住鄉愁是農村。

豐收節展示著中國農民一年更比一年富。習近平總書記站在全局和戰略的高度,按照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思想,提出“農業興才能百業興、農民富才能全國富、農村穩才能全局穩”。豐收,是習近平總書記的深深關切,是國富民強的生動寫照,是鄉村振興的大美篇章。鄉村振興是農業、農村、農民的全面振興。脫貧只是起點,讓農民富裕才是鄉村振興的關鍵目標。“要更加重視促進農民增收,讓廣大農民都過上幸福美滿的好日子,一個都不能少,一戶都不能落。”“要加快構建促進農民持續較快增收的長效政策機制,讓廣大農民都盡快富裕起來。”在相關政策的激勵下,一場農村產業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正在廣袤的中國鄉村如火如荼地進行。在鄉村振興過程中,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腦袋,促進農村教育發展、文化繁榮,讓精神文明在廣闊農村生根發芽,茁壯成長。精神富裕既是鄉村振興的目標,也是鄉村振興的動力。豐收節展示著中國農民物質和精神一年更比一年富。
農業強起來、農村美起來、農民富起來已從夢想照進現實,農民的好日子、甜日子正在路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久久為功、賡續發力,推進鄉村全面振興,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中國解決“三農”問題的偉大成就,為提高全球糧食安全水平貢獻了中國方案、中國智慧、中國力量。